《立体裁剪》教学设计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276767211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裁剪》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立体裁剪》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立体裁剪》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立体裁剪》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体裁剪》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裁剪》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时间第一周 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 ) 习题课( ) 其 他(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立体裁剪与制版;第一节、立体裁剪概论、基础;第二节、立体裁剪的用具和材料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熟悉立体裁剪常见工具及用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熟悉立体裁剪常见工具及用法教学方法及手段:讲述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概论、基础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裁剪而言的一种服装造型手段,是指用布料、大头针和剪刀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进行的立体服装造

2、型和式样裁剪。一、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立体裁剪产生于十三世纪的哥特时代中期。这时,欧洲服装经过自身的发展和对外来服装文化的融合之后,在继承古代文明的平面造型基础上,形成了另一种独立的服装造型风格和技法。这种技法的形成取决于当时人们对空间造型的觉悟,换句话说就是对服装立体空间的认识。立体裁剪在以后的岁月里,随着人们对服装的定制与需求,逐渐得到了发展与完善。而且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发展,又使立体裁剪使用的范围从个体化制衣,逐渐扩大到工业化生产,并成为服装院校的必修课程。与服装平面造型不同的是,立体裁剪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形成的对应关系,追求的是衣与人体之间形成的理想空间,具有直观的服装造型特点。如同绘

3、画中写实风格。利用一块布料就可以任意“塑造”出各种复杂的服装造型,它不仅使设计者摆脱了计算的烦恼,而且使设计者将服装造型更加理想化、艺术化。二、立体裁剪的特点:1、立体裁剪有较强的造型效果;2、立体裁剪可以边设计边裁剪;3、立体裁剪可以加深对平面裁剪的理解;4、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融合。第二节、立体裁剪的用具和材料:一、 人体模型:是立体裁剪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其规格、尺寸、质量都应基本符合真实人体的各种要素,人体模型标准比例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在立体裁剪中设计服装的质量。人体模型的种类主要有:a 男体模型; b 女体模型; c 童体模型。人体模型的长度主要有:a 全身模型; b 2/3身模型;

4、 c 半身模型。人体模型的形式有:a 裸体模型:是一种不加松量的人体模型,适用于内衣、礼服等不同款式的服装造型和裁剪。b 成衣模型:是加进了放松量的人体模型,适合于较宽松服装的造型设计与样品检验。二、布料:一般根据服装款式不同,选择质地不同的平纹白棉坯布。立裁剪所用布料大体上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成品服装的布料无特殊风格时,可采用门幅为113cm的平布;二是成品服装的布纹有特殊风格。可尽量选择风格相近的但价格低廉的布料代替。三是为使立体裁剪做成的造型布纹方向显著,采用经向、纬向都用色线强成的格状平纹布;这样既经济,又能使制成的服装和设计构思尽量保持一致。为降低成本,立体裁剪用布多用白坯布作为代用布

5、,在选择代用布上则应尽量选择与面料质地相近的代用布,以保证最终面料造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三、大头针:立体裁剪中充当针线的角色。宜选择细而尖的大头针。四、针包:为了方便在立裁中随时取用大头针而设计的一种戴在手腕上的针插。一般以丝绒、绸缎缝制为佳,多做成圆形,内填棉花。五、色带:在立裁中比较醒目的黑、白或红色标线。一面有胶能粘着于人台上,在人体模型中用来标识结构线,款式操作中用来做指示线。六、手臂模型:与人体模型一样是立体裁剪主要的制作工具。手臂模型是仿人体手臂的形状而制作的。最外层用与人体模型相同的布料包裹,内用棉花填充,一只手臂约用150g棉花。手臂模型可以自由拆卸,在设计需要时,加上手臂模型,使人体更符合真实的人体。 七、剪刀、一般裁布料选用9、10、11号裁衣剪,另一种是小镊剪,用以剪断纱线,打剪口。八、熨斗:非常重要的坯布整理工具。九、记号笔:坯布在人体模型上做好造型后,用记号笔作标位记十、牛皮纸:将造型好的坯布摊平在牛皮纸上,用滚轮将坯布款式的标位线反映到下层的牛皮纸上,就成了平面结构设计中的纸样。十一 、其它工具:除了上述的基本工具与材料外,还有笔、划粉、尺、齿状滚轮(擂盘)、补正棉、针、线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业布置课下认真熟悉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后记通过老师的讲解及学生的练习,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只要个别学生对工具还不太熟练,课下还需要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