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悟卿 文档编号:276767041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0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贵州省高考一模适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一、选择题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城市化水平高达84(2019年)。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前来务工,缓解了该国劳动力短缺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以下国家中,到沙特阿拉伯务工最多的是( )A. 埃及B. 巴西C. 法国D. 以色列2. 沙特阿拉伯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A 中东咽喉,远洋运输便利B. 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特C. 气候干旱,石油工业发达D. 国土辽阔,环境承载力大【12题答案】【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埃及属于北非发展中

2、国家,距离沙特较近,到沙特务工最多,A正确;巴西位于南美洲,距离沙特较远,B错误;法国属于发达国家,法国劳动力在本国就业机会更多,C错误;以色列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本国劳动力在国内就业机会更多,D错误。故选A。【2题详解】中东咽喉地理位置优越,远洋运输便利,便于沙特对外联系,对城市化水平影响不大,A错误;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特,对城市化水平也影响不大,B错误;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自然环境恶劣且不利于农业发展;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因此人口大量聚集到工业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C正确;国土虽然辽阔,但是气候干旱,环境承载

3、力较小,D错误。故选C。【点睛】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自然环境恶劣且不利于农业发展;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因此人口大量聚集到工业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法国干邑地区生产的葡萄酒享誉全球,与当地种植的优质葡萄息息相关。该地葡萄种植区面积约750平方千米,区内地势起伏小,但葡萄品质差异较大。1887年后,葡萄酒产量和产值明显提升,促进了葡萄酒生产企业的不断集聚,出口葡萄酒的包装也从单一的木桶装变成木桶装和瓶装。下图示意干邑地区不同品质酿酒葡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影响干邑地区葡萄品质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B

4、. 土壤C. 水源D. 热量4. 干邑地区高端葡萄酒出口多采用瓶装的主要原因是( )A. 防止酒蒸发B. 提高产品口感C. 注重品牌保护D. 减少植被破坏5. 葡萄酒生产企业不断集聚干邑地区,主要是为了( )A. 获得规模效益B. 利用廉价劳动力C. 降低能源消耗D. 推动下游产业发展【35题答案】【答案】3. B 4. C 5. A【解析】【3题详解】法国干邑地区葡萄种植区面积约750平方千米,在小范围空间尺度情况下,该地经纬度跨度不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区,气候降水差异不大,所以区域内光照差异不大,A错;由于纬度跨度不大,区内地势起伏小,所以热量差异不大,D错;区域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5、降水均匀,且有河流流经不同品质葡萄产区,所以葡萄品质差异也不是由水源引起的,C错。在小范围空间尺度情况下,土壤存在差异,不同类型、肥力的土壤对葡萄的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B正确。4题详解】木桶装和瓶装只要密封条件好都可以很好的防止酒的蒸发,A错;影响葡萄酒口感的因素主要是葡萄品种、风土条件(产地土壤和气候)、酿造者、收获年份、储藏方式(葡萄酒贮藏环境的温度,最好维持在1215,恒湿),所以高端葡萄酒采用瓶装并不能提升口感,B错;采用瓶装还是桶装与植被破坏没有关系,D错;玻璃瓶可以塑造不同瓶装外形,更加利于塑造高端葡萄酒品牌形象,C正确。【5题详解】法国干邑地区生产的葡萄酒享誉全球,与当地种植

6、的优质葡萄息息相关,说明当地葡萄原料供应充足且质量好,葡萄酒生产企业集聚靠近原料,减少了原料的交通运输成本,共用基础设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知名度,从而获得规模效益,A正确;当地为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较高,B错;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下游产业发展不是葡萄酒生产企业集聚的目的,CD错。故选A。【点睛】葡萄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这个“适应能力”是指葡萄存活的要求,而不是品质好的要求。灰质高的岩层能让葡萄拥有更多的风味及单宁。矿物质越高,PH值就越高,但是偏碱性的土壤却能让葡萄的酸度变高,而酿造白兰地需要酸性环境,因为较高的酸度下的化学反应是其多重香味的来源,所以区域内的土壤不同,对葡萄品质影响也

7、不同。1973-2017年间黄河口海岸线长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图示意黄河口海岸线变化速率。黄河口海岸带分为三段:五号桩(位于、之间)以北为北段、五号桩至张镇河(位于、之间)为中段、张镇河以南为南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黄河口海岸带南段属于( )A. 强淤进型海岸B. 淤进型海岸C. 平衡型海岸D. 蚀退型海岸7. 1973-2017年间黄河口海岸线长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主要有( )上游地区修建大量水库中游地区泥沙在此淤积下游地区大量引黄灌溉沿海海水顶托与海浪侵蚀A. B. C. D. 8. 黄河口近年来增加的土地,主要类型为( )A. 阔叶林地B. 滩涂湿地C. 旱作耕地D. 港口用地【

8、68题答案】【答案】6. D 7. C 8. B【解析】【6题详解】根据材料结合图可知,张镇河(位于、之间)以南为南段,海岸线变化速率为负值,说明以海洋侵蚀作用为主,泥沙淤积很少,向陆退缩,海岸被侵蚀。因此,黄河口海岸带南段属于蚀退型海岸,D对;根据强淤进型海岸、淤进型海岸,可推知海岸线变化速率为正值,以泥沙淤积为主平。同理可推知衡型海岸海岸线变化速率为0,泥沙淤积与海洋侵蚀持平,但南段海岸线变化速率为负值,因此,黄河口海岸带南段不属于强淤进型海岸、淤进型海岸、平衡型海岸,A、B、C错。故选D。【7题详解】读图可知1973-2017年间黄河口海岸线变得曲折,可推知长度显著增加,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9、,主要受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侵蚀影响。黄河口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受上游修建水库影响小,同时也不受下游的引水灌溉影响,错;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因地势低平、海水顶托作用等影响泥沙在黄河口堆积。随着黄河两岸堤防的日益完备, 黄河尾闾段已经不再任意游荡摆动或改道,因而现在的大部分海岸处于蚀退状态, 以海蚀作用为主, 淤积主要发生在现在的黄河流经地段,导致黄河口海岸线变得曲折,长度显著增加,对。故选C。【8题详解】黄河口受河流、海浪侵淤等动力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新增加的土地,这里水源充足,芦苇等植被丰富,水文条件独特,海淡水交汇,形成了宽阔的滩涂湿

10、地,但由于土壤含水、含盐分过多,因而,形成不了阔叶林地和旱作耕地,A、C错,B对;港口建设要求水深、面阔、避风。但黄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水浅,建港条件不利,D错。故选B。【点睛】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侵蚀是该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两大核心驱动力。海岸线的进淤与蚀退状况与黄河流路直接相关。历史上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属于进淤型海岸; 但是, 随着黄河两岸堤防的日益完备,黄河尾闾段已经不再任意游荡摆动或改道,因而现在的大部分海岸处于蚀退状态, 以海蚀作用为主,淤积主要发生在现在的黄河流路地段。一个地方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为气温年较差。下图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年较差(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城市甲乙丙丁气温年较差14.930.726.242.49. 丙城市为( )A. 广州B. 武汉C. 北京D. 哈尔滨10. 导致丁城市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与地表形态B. 海陆位置与地表形态C. 太阳辐射与地表植被D. 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11. 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春季( )A. 乔木落叶数量多B. 白昼时长变化大C. 气温上升幅度大D. 沙尘天气日数多【911题答案】【答案】9. B 10. D 11. A【解析】【9题详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因此四城市夏季温度较高;但冬季太阳直射点到南半球,因此纬度越低,

12、冬季气温越高,年温差越小,纬度越高,冬季气温越低,年温差越大,按照纬度由低到高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因此丙城市是武汉,故ACD不选。答案选择B。【10题详解】由题1可知,丁城市温差最大,纬度最高,应是哈尔滨,气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纬度较高,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且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大,因此温差更大,故D正确;地表形态对温差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原因,故AB不选;地表植被的多少可能会影响局部区域的气温变化,但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原因,故C不选。答案选择D。【11题详解】根据题意,由题1、2结论可知,甲属于广州,属于亚热带季

13、风气候,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落叶,而乙属于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落叶,因此春季掉落的树叶甲城市多,故A正确;由于乙城市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冬季白昼时间更短,气温下降得更低,因此乙城市白昼时长变化大,气温上升幅度大,反之甲城市变化小,故BC错;甲位于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沙尘天气少,故D错。答案选择A。【点睛】南北方气候差异:气候地带不同:南方是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不同:北方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南方气

14、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二、非选择题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连接日喀则至加德满都的中尼铁路,中国段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尼泊尔段即将适时推进修建。该铁路沿线自然环境复杂,修建难度大,尤其在中尼交界区域最为明显。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技术的进步,使得在中尼铁路中修建长距离隧道成为现实。下图示意中尼铁路(局部)。(1)简述中尼铁路建设难度集中在中尼交界区域的主要原因。(2)说明中尼铁路多处采用长距离隧道的理由。(3)指出中国段通车后,对修建尼泊尔段铁路的有利影响。【1214题答案】【答案】(1)中尼交界区域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基础

15、设施薄弱,人口密度小,生产和生活物资补给困难;文化差异大,协调较困难等。 (2)隧道施工技术成熟,施工难度下降,成本下降;穿越高大山脉,克服地形障碍;可以缩短线路长度,节省运输时间;长距离隧道较为平直,能保证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等。 (3)积累建设经验,提供可行方案;便于建设物资和人员运输;为尼泊尔段建设提振信心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中尼铁路建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制约交通运输线建设区位因素及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尼铁路建设难度集中在中尼交界区域的主要原因:中尼交界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区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高寒高海拔环境,冻土广布,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人烟稀少,生产和生活物资补给困难;少数民族区域,语音沟通困难,饮食等文化差异大,协调较困难等。小问2详解】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克服众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