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情歌对唱

黯然淡****微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55KB
约2页
文档ID:276722982
2022年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情歌对唱_第1页
1/2

[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情歌对唱  兴国山歌,赣南独具特色的一种客家山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统音乐工程         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的兴国,全县各乡镇流传着多种多样的民间歌舞山歌较为普遍,其歌头“哎呀嘞〞及结束句前的称谓词“心肝哥〞或“心肝妹〞,“心肝格〞(新民歌为“同志格〞)最富代表性   这种由独具一格的歌头和特色称谓词形成的固定结构模式,不仅在传统民歌中常见,新民歌也普遍采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等领导的工农红军曾在兴国县开展革命根据地建设活动,此时民歌的即时性和反映人民心声的特点迅速表达,群众很快就口头创作出新民歌苏区干部好作风,歌唱这一令人振奋的新事新气象这首新民歌从“哎呀嘞呃〞高亢嘹亮的歌头起唱,接着:“苏区(格)干部就是好作风,(哎)自带干粮(那个)去办(呐格)公哎呀�话)日着(该只)草鞋干革命(呐),同志格!(该就)夜走山路打灯(呀格)笼〞歌中的“苏区(格)干部〞是因当时的工农政府称为“苏维埃政府〞而来,唱词中的衬词“哎呀�话〞、“呀格〞、“呐格〞都是客家方言,“同志格〞那么是特色称谓词唱词朗朗上口,富于生活化,将传统民歌的“心肝哥〞变为了“同志格〞,赋予了新山歌的时代气息。

这首赞美“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歌曲唱出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心声,很快流传开来,历经几十年传唱不衰,至今还是许多音乐会上颇受欢迎的保存节目 苏区干部好作风作为兴国山歌的代表性曲目,充分表达了客家山歌的风格特点而客家山歌的形成,与历史上自西晋(公元265~316)以来,中原移民向南迁徙到赣之南、粤之东、闽之西的广阔客家地区有密切关系在中原移民到达赣、粤、闽三省交界山区之前,这里是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通过中原汉族的移民与当地畲、瑶土著民长期杂居而处的民族音乐融合,久而久之便交融成了独特的客家山歌兴国县属纯客县,全县人口近六十万,95%以上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中原汉族音乐的古风遗韵与当地土著民纯朴的音乐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兴国山歌无论兴国的城镇还是乡村,处处是歌声,人人是歌手   兴国山歌生活气息浓郁、形式多样现今,作为娱悦他人的表演唱时,人们常使用小锣伴奏或者小乐队伴奏传统兴国山歌按内容可分为“丢关音〞(双头词)、“锁歌〞(问答)、“十二月牡丹〞(唱历史人物)、“书俚〞(知识性)、“郎恋姐〞及“姐恋郎〞(情歌),“反答歌〞(即“拉翻歌〞)等,其唱词多为每段四句式,也有五句式(俗称“三跌板〞)和多句体。

它按照演唱形式又可划分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按照体裁那么分为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兴国山歌的代表性曲目有打只山歌过横排高山岽上开良田(书俚・三跌板)赞八仙曹操带兵征江东(十二月牡丹)等,均已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