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爱生****鼠 文档编号:276713938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 姓名:_ 班级:_ 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喻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偶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比答案:D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哺育(f)笨拙(zhu)惩恶扬善(chng)B.狭隘(y)粗犷(gung)茅塞顿开(s)C.游弋(y)淡薄(b)自给自足(j)D.绮丽(q)蓓蕾(li)忍俊不禁(jn)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百色以它得天

2、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B.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玉树小城。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答案:C4运用修辞不恰当,影响表达效果的一项是()A.崇高的友谊是人生乐章的一个音符,没有它,不成曲调。B.看见这样好的麦苗就闻到面包的香味了。C.蟋蟀在窗下大声欢叫,我在灯前认真地复习功课。D.没有阵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步。答案:C5对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掌上明珠:比喻父母特别疼爱小儿子,将之视为明珠B.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C.征兆:事情发生以后出现的迹象D.踉踉跄

3、跄:健步如飞的样子答案:B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兄弟俩一块出生,一块长大,一块上学,两小无猜。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鸡鸣狗盗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C.老人在危急时刻用鱼叉扎住了鲨鱼,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D.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答案:D二、填空题1剑阁峥嵘而崔嵬,_,_。(李白蜀道难)答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答案:还顾望旧乡长路

4、漫浩浩4声声慢“_,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了冷清凄凉的景象;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_”明媚中有几分落寞。答案:梧桐更兼细雨烟光凝而暮山紫5凭谁问: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答案: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三、古诗文阅读1阅读读本选段,完成文后问题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1)本文段选自

5、,作者是_。文段运用了_和_这两种论证方式,推出了“_”这个结论。答案:五蠹;韩非子;例证;对比;世异则事异2)“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的“处”字有四种解释,此处正确的是()A.逗留B.居住C.处所D.处理答案:B3)与例句中加点词与“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行仁义而怀.西戎?A.外连衡而斗.诸侯B.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则修文德以来.之答案:B4)选出与“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中“有”意义相同的一项()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答案:C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仁义用于古而

6、不用于今也。答案:这是(因为)仁义只适用于古代,不适用于现在。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面子孙智慧可怜天下父母心!城里的教学质量好,发了财的张生就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不久前,他的一个叔伯姐姐捎信来,说城里有套住房空着,让他先给看着,出租费好商量。张生高兴坏了,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更何况,平日里都是他有事求这个姐姐,现在这个姐姐居然也求到自己的头上了,总算把丢的面子拾回来了。他姐姐的住房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二楼,100多平方米。张生搬进来后,每天除了做些小生意就是接儿子上下学。时间一长,等他了解了居住的环境后,却生出一种自卑感。原来这是一个“干部楼”,住的都是干部,官衔倒是

7、都不大,净是一些厂里的科长、局里的主任之类的。和他这个平民百姓一比,把他从他姐姐那儿拾起来的面子重又给弄得荡然无存,这明显是低人一等嘛。张生看到别人的笑脸就感到了尴尬,感到了无比的羞愧。这天,他接儿子放学回家,走到胡同口走不动了,胡同口围满了人,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张生驮着儿子挤进里边看热闹,仔细一听,明白了。他楼上的一个邻居正和两名警察争论不休,警察要看他的驾驶证,那位邻居死活不让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理。眼下,市里正在创“三优”,对交通秩序检查得紧。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那邻居更抹不开面子了,和两名警察吵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张生的儿子跟张生要手机,说我给我同学打个电话。他儿子“滴滴”地按了一通,

8、喂,杨志的爸爸吗?我找杨志。啊,杨志,没走远,好啊,我这儿出了点麻烦,能不能让你爸爸过来一趟。没多大工夫,一辆小面包车驶来,车身上写着“公安”俩字。从车上下来那个叫杨志的同学,来到张生的儿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班长,啥事?张生的儿子指了指那邻居,说我叔叔遇上了麻烦,想让你爸爸帮帮忙。那小子的爸爸径直走到那两名警察面前,低声耳语几句,两名警察放了行。一旁的张生看得呆了,行啊,臭小子,你也会来这一套了,不过,也给我长了面子。儿子不屑地撇撇嘴:我同学的爸爸是个大队长,我们班找他办事的多着呢。这下,张生住的楼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想到楼里还住着个神通广大的人哩。再有人看着张生笑,张生就不再感到尴尬

9、了,他看出大家都带着一种羡慕的表情。儿子能在班上当班长,他爹能差到哪儿去?这么个小芝麻官竟然也能办到大人都办不了的事呢!张生更得意了,他不失时机地宣传他儿子,大家也都把他当成了个人物,张生感到和邻里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天,他又去学校门口接儿子。刚要扭身离去,又看见两名警察拦住一个骑摩托的人。张生觉得这个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儿子在旁边,那位同学肯定还没走远,一个电话打过去,问题就解决了。他拉着儿子往跟前凑。走到近前,他儿子倏地像骡子受惊了似的向他身后撤。干什么,你给老爸露脸的时候到了。张生呵斥儿子。他儿子却使了吃奶的劲把他拽到一边,说,那是我老师,我都听到她给我的那位同学他爸打

10、电话了,谁稀罕咱帮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嘟囔着:怪不得我看着有些面熟呢!(选自北文学,有删节)1)张生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张生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爱面子。平时姐姐帮助他,他认为是丢了面子;姐姐有求于他,他认为是拾回了面子。看到同住一栋楼的人的地位比自己高,就感到无比羞愧,没有面子了;儿子一个电话解了邻居的围,便认为是儿子给自己挣了面子。第二次想让儿子再露露脸,却没有露成,就怏怏不乐。总之,张生是为面子而活着,不管这面子该不该挣。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2)张生觉得这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答案:

11、(1)正好需要(或非常及时)。(2)张生想借儿子露露脸给熟人看,为自己再一次挣个面子。3)文章第四段,作者是怎样通过场面描写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一是通过一邻居与警察的争吵来烘托张生的儿子,面对警察看驾驶证的要求,邻居只能与警察由争论到吵得脸红脖子粗。二是通过围观的人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越聚越多的观众面对这场争执也无能为力。三是通过张生来烘托其儿子,张生只是驮着儿子挤进去看热闹,根本就没有想到有能力去帮助解决这场争执,这时只见张生的儿子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就请来一位公安局大队长,把一场争吵化为乌有。一个”小大能人”的形象,就在这众人的烘托下凸显出来了。这样写的作用是借”小大能人”的形象对社会上存在的”为了不应有的面子却丢失了应有的面子(原则)的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4)文章最后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张生在老师直接给儿子的同学的父亲打电话的情况下,又一次感到失去了面子,丢了面子,心情顿时不乐,喜怒哀乐全被面子左右了。作者以此给张生这些一生就为所谓的面子活的人以辛辣的讽刺:死要面子,最终还是会失去面子。从而突出了主旨。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