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76710682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明月共同途 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事迹心得 感动中国2021年代人物揭

2、晓,在这个获奖名单当中,有这么一位科学家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场论四个领域拥有13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学术实力的天花板,被公认为理论物理学史上的顶级大师。 他为中国科学事业默默奉献五十余载,他说,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他就是代表着华人世界里最高科学成就的杨振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无良的媒体对他的科学成就,和对中国的贡献选择性失明,却故意去放大他的生活和隐私。这就使得不少人不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实际上,杨振宁所做出的科学成就以及对于中国的贡献已经远远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

3、科学家颜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杨振宁先生,你是我们的爱豆。我可能毕生也无法达到您的高度,但从您可以看到华人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杨振宁的科学成就 1956年,杨振宁和另外一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的论文,正式提出了“宇称不守恒”,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科学成就呢? 当时两人找到有着“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希望她用实验验证了这个发现。吴健雄等物理学家还真的成功证明了“宇称不守恒”。于是,就在第二年,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宇称不守恒”的成就对于99%以上的物理学家

4、来说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更不要说能拿一次诺奖都够一个科学家吹一辈子的,毕竟一共不到100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可是你不知道,“宇称不守恒”对于杨振宁来说,不算是最顶级的科学成就。如果把他一生做出的科学成果排一个顺序,在四大领域有13项诺奖级别的成就,而“宇称不守恒”顶多能排到第三位。那他最大的成就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是:杨米尔斯理论。那这个理论到底厉害在哪里? 话说现代科学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黄金年代是上世纪的前30年。到了上世纪的40,50年代,量子力学日臻完善,连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这样的人物都不得不放弃研究量子力学,转投其他领域。 此时的物理学家们一直都在

5、尝试,用对撞机来获取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现象,结果就是撞出了100多种粒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物理学家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如何才能把这些粒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时科学家们就发现,这么多的粒子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费米子,一类是玻色子。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就打一个比方,假如一个东西可以无限切分,切到最后切不下去时,就会剩下基础粒子,其中费米子可以理解成最小的“颗粒”,占据一定的体积,最基本的费米子有夸克,电子等。 而玻色子更像是胶水,通过传递“相互作用”把费米子聚合在一起。科学家发现,宇宙中一共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其中,胶子可以传

6、递强相互作用,W和Z玻色子传递弱相互作用,光子可以传递电磁相互作用,还有一种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赋予粒子质量。 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家们用“粒子”“相互作用”和“场”的概念,就把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了起来,创立出了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理论,这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座理论物理高峰。 杨振宁和他当时的研究生助手米尔斯一起做出的杨米尔斯理论,就是“标准模型”的理论,解决了强力的机制问题,用杨米尔斯理论来强力的科学家一共有5位,这5位被分为2批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仅如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还帮助其他科学家指出了研究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的一个新

7、方向。于是,物理学家温伯格和格拉肖在杨米尔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弱电统一理论,实现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 在这座物理学高峰当中,杨振宁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是奠基人一般的存在。那这样的科学成就在物理学领域属于什么样的江湖地位呢? 客观地说,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由于都曾凭借一人之力完成了一个核心理论的创立,因此他们应该属于独一档的存在,仅次于他们的是量子力学和标准模型的奠基人们,他们是多人一起努力完成了一个核心理论的创立,而杨振宁就应该排在这一档,而且是排在靠前的位置。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有很多,其中也不乏科学家,比如:物理学家聂华桐就曾说过, 我们常听到一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像麦克斯韦、

8、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现在再要往下排的话,我想杨先生的名字就应该算在里面。 杨振宁为中国做出的贡献 在中国,我们常常会提倡德艺双馨,中国对于品德是十分重视的,同时还究竟“忠”和“孝”。这也是杨振宁之前被一些根本不知情的人所诟病的地方,他们说杨振宁老了才知道回国养老,没有对国家做出贡献。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不是! 在1971年,杨振宁在报纸上看到,美国“禁止国家”的名单当中划去了中国。于是,他立马申请回国,成为了第一位访华的学者。回国后,国家领导人接近了他,还和他谈了很久很久。从那之后,几乎每年他都要回国,并且成为了中国沟通的桥梁。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特殊时期

9、,很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而杨振宁呢?他拒绝了马里兰大学提供的高薪职位,把美国唯一的房产卖掉,捐给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同时把清华大学给他的工资收入也全部捐掉了。甚至后来清华大学给他住所,他也只要居住权,而没有要所有权。 除此之外,他从80年代起,就开始在中国旅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筹集资金给各大高校建造顶级的实验室,建立高等研究院,其中清华高等研究院现在已经是世界顶级的研究机构。 同时,他还为国家在海外招募大量顶级的科研人才,比如:现在清华著名的姚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是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建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顶级计算机人才。 无论是招募人才,还是募集资金建立一流实验室、高等研究院

10、,甚至是发起设立给科学家颁奖的各类组织,他5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同时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他还帮助清华建立起了凝聚态物理系,在研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始终如一地坚守在科研的第一线,并发表了多项成果。 而另一件让他进入公众视野的事情就是反对对撞机,实际上,他在刚回国时,就被邀请去探讨中国是否应该建立对撞机的事宜。比如,在1972年,当时参与会议的科学家中,只有杨振宁一直在反对建造对撞机。 他认为,当时中国很贫穷,能花钱建造的对撞机都是西方国家十多年前淘汰的技术水平,即便是建造了也得不到什么巨大的成果,不如省下这些钱去发展计算机、芯片半导体、生物、机械工程方面的领域。 杨振宁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贡献,

11、很难用一篇文章全部书写完。2019年度的“求是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他。2021年9月22日,在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年华诞,国家也特意为这位伟大科学家送上了生日祝福。 中央电视台为什么举办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能感动中国,就在于他们的付出帮助了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们牺牲了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自己的高尚行为诠释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面对他们的作为,我们每一个常人为之动容. 国家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主要在于弘扬主旋律,发扬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励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