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爱生****鼠 文档编号:276709060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 姓名:_ 班级:_ 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考上大学后,他给自己尊敬的老师写了一封(缠绵悱恻)的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B.李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在学术界很受人尊敬。C.晚饭后在教学楼后面是草坪上散步,与我班的王小玲(邂逅相遇),正好一起探讨了今天一道难题的解法。D.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污秽叱咤风云博击气冲斗牛B.祈祷懊诲不已怪诞回环曲折C.销蚀参差不齐撺掇大彻大悟D.羁拌迥

2、乎不同蓦然相得益彰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熟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天气骤冷,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等了一个小时。B.今天,与当年红军的伟大长征相比,“重走长征路”是微不足道的,但还是能继承革命精神,磨砺人的意志。C.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拉美某些国家的贫困人群: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D.7月的青藏高原铁路沿线两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答案:A4选出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伫立(ch)玷污(din)B.粗犷(gung)刹那(ch;)C.庸碌(yng)蓬蒿(go)D.干涸(h)眼睑

3、(lin)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答案:D6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训诫粗制滥造骇人听闻B.震慑狼籍司空见惯根深蒂固C.羁绊憔悴一泻千里暗然失色D.蜕变挑衅重峦叠障眼花缭乱答案:A二、填空题1绕树三匝,_?(曹操短歌行)答案:何枝可依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4、(李密陈情表)答案:过蒙拔擢宠命优渥3声声慢“_,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了冷清凄凉的景象;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_”明媚中有几分落寞。答案:梧桐更兼细雨烟光凝而暮山紫4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答案: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6_,飞羽觞而醉月。_,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答案:开琼筵以坐花不有佳咏三、古诗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臣本布衣,躬耕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5、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那么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亮的出师表)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猥.自枉屈猥(wi)B.夙.夜忧叹夙(sh)C.庶竭驽.钝驽(n)D.攘.除奸凶攘(rng)答案:B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

6、一项A.躬.耕于躬:辛勤。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拜访。C.遂许.先帝以驱驰许:容许。D.后值.倾覆值:遇到。答案:A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一样的一个是A.先帝不以臣卑劣.B.恐托付.不效C.先帝知臣慎重.D.至于斟酌.损益答案:A4)从以下各句的主语看,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句是A.由是感谢B.受任于败军之际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答案:C5)以下对文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表现了诸亮小心慎重的性格特点B.表现了诸亮傲视王侯的高尚精神C.表现了诸亮远祸全身的平常心态D.表现了诸亮壮志难酬的苦闷情

7、怀答案:C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铁拐李”传奇陈圣芳他,拄着拐杖,个子瘦瘦高高的,是一个流浪乞丐,身背很多口袋的褡祾,每天走村串户地乞讨,像一个行脚僧,人们背地里都叫他“铁拐李”。“铁拐李”讨米很特别,用手抓的米他是断然不会要的。原来一个刁顽尖滑的大嫂,把一只紧捏的空手放进米袋子,然后从他袋子里面带出一大把米来。铁拐李乞讨没有定性,走哪是哪。天黑了,随便睡在学校或者队屋廊檐下,将身子蜷缩成大虾米,囫囵睡去。当天放明时,又不知所踪了。而一方方的墙壁上,却用土坷垃划写满了诗文。湾子里的斋儒老先生曾经教过私塾,他一手捻着他那稀稀落落的几缕白胡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哦着,一脸的陶醉。“铁拐

8、李”他有时也会给几分钱湾里的剃头匠,让剃头匠将他那乱茅草一样的头发理得顺顺当当的,但是他那飘然若仙的胡子他是一定不会剪的,而且,他每次去河边洗碗时,都会把胡子润湿,对着水面捊了又捊。然后把碗刷的贼亮,像猫子舔了似的。“铁拐李”虽然疯癫时六亲不认,举起拐杖见人就打,见狗就追。一旦安静下来,他又特别喜欢孩子。那天他在苕货家门口发现苕货在写字,便蹑手蹑脚笑眯眯地走了过去,在后面认真地端详着,并且细声细气地告诉苕货:你发倒笔了,这个勾是“利刀勾”,这个不是这样的,是“宝盖头”,上面没有一点他告诉苕货很多以后,当再遇见苕货时,他还不忘在他的草稿纸上教几个字,过几天他回来时,他一定会考考苕货,如果苕货回答

9、正确了,他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把花花绿绿的豌豆糖来,赏给苕货。有段时间,“铁拐李”突然不疯癫了,他居然背了一个上面印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的书包,一步一拐地走学校赶乡集,卖他用澴河潭坡上的泥巴做出来的口哨。那泥巴做的口哨的确精妙绝伦,有高音的,有中音的,也有低音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如果那个小朋友吹的好,他会摸摸他的小脑袋,笑眯眯地说,拿去吧,不要钱。得到哨子的孩子像过年般的高兴,于是刹那间,满湾子从南到北都是“蛐蛐”般忽高忽低的泥巴口哨声。不过,他尤其喜欢苕货,他看见苕货往往会送他几个五颜六色的泥巴哨,并且还要当面给苕货做示范,同是“蛐蛐”几声,却别有一番韵味。等到学生上课后,他

10、就默默地站在教室的廊檐下,看着琅琅读书的孩子,一脸笑意。有一次,他在走廊小黑板前伫立良久,然后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在黑板上涂改起来。一个老师发现了,便吼了几声,吓得铁拐李一溜烟跑了。那老师过来一看却愣住了,原来他修改了一处语法错误。从此以后,这位老师便特别关注起铁拐李来。有一天,他路过铁拐李寄住的废砖窑时,看到一个漂亮的城里女子,对着铁拐李声泪俱下地说着什么,而他却有滋有味吃着讨来的米饭,理也不理。后来那女子伸手去拉铁拐李,不料一下子惹恼了他,他挥舞着拐杖,吼道:“你滚,你滚,我不要你管”那位老师忙躲到一边,看见那女人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废砖窑。后来听人说铁拐李原来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因为说错了一句

11、什么话划成右派,加上妻子闹离婚,所以就成了流浪的疯子;还有的人说,那个女人是他的学生,很是崇拜他,知道了恩师落脚地后,踏破铁鞋不远千里赶到这里打这天起,铁拐李就突然从人们的视线里悄然消失了。开始还有人念叨一下:铁拐李好长时间没有来讨饭哩?再后来,铁拐李这个名字就像从澴河上游冲下来的一截树枝,在河湾汊里打个转顺流而下,一去无踪。而当“铁拐李”这个名字,再次被人提起时,已是十几年后的一天了。那天,已考取博士生的苕货,给家里寄来一张他和导师以及师母的合影。邻居们呼啦一下子围过来看,马上有人说:“咦!师母好年轻啊,怕要比导师年轻不少哩。”突然有人叫了一声:“这苕货的导师,有点像铁拐李呢。”大伙围过来一

12、看,“呵呵,别说,还真有点像哩!”马上就有人说了:“瞎说,一个要饭的,一个是导师,八竿子也打不着呀!”苕货娘说,那好办,我打电话问问就知道了。于是苕货娘在一圈人的注视下,拨通了电话:“喂,苕货,我问你一件事情哈”(选自2015年中国小小说精选)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小说第一段,运用白描手法,简要勾勒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生活状况,并交代了“铁拐李”这一外号的由来。B.“铁拐李”虽以乞讨为生,但却不要手抓的米,还在墙壁上写满诗文,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C.小说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如“铁拐李”背的书包、漂亮的城里女子的出现等,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

13、代背景,揭示了“铁拐李”人性扭曲的社会原因。D.小说中的“苕货”其实并不“苕”,是理解作品的重要线索人物。“铁拐李”教他写字,送他泥巴哨子等情节,很好地凸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E.该小说讲述了“铁拐李”颠沛流离的生活。全文结构紧凑,情节不蔓不枝,语言朴素精炼,体现了作者较高的叙事技巧。答案:BC2)“铁拐李”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不修边幅,举止特别.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头发虽理得顺当,却不剪胡子.能诗能文,学识渊博.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帮学校老师改正语法错误.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一笔一划地教“苕货”识字,用豌豆糖奖励孩子的进步.富有生活情趣.潦倒落魄时,用泥巴做口哨,还吹出不同的声音。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