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爱生****鼠 文档编号:276708817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 姓名:_ 班级:_ 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B.七年级(3)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C.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D.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答案:A2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下岗后靠那点微薄的补贴养活(嗷嗷待哺)的四口之家已经十分困难,实在没有力量再供他念书。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这个排

2、雷部队已伤亡200多人。C.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真是(举不胜举)。D.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达950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处无期徒刑,(罚不当罪),难平民愤。答案:C3运用修辞不恰当,影响表达效果的一项是()A.崇高的友谊是人生乐章的一个音符,没有它,不成曲调。B.看见这样好的麦苗就闻到面包的香味了。C.蟋蟀在窗下大声欢叫,我在灯前认真地复习功课。D.没有阵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步。答案:C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小镇的马路上,行人车马,(比肩接踵),络绎不绝。B.这几年短跑训苦练没有白费,他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看来(百步

3、穿杨)是有可能办到的。C.他的祖父动脉硬化严重,两只手常常(情不自禁)地抖起来。D.小张对工作不仅负责,而且熟悉业务,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答案:D5对下面的广告词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运用反衬手法,说明瑞士钟表公司的维修人员是不太勤快,但瑞士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十分可靠。B.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运用引用、对偶、夸张的手法说明产品数量多、性能好。C.美国柯达公司广告:“你只需按一下快门,余下的一切由我来做。”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产品的使用方便。D.湖南“天仙”电扇厂广告:“实不相瞒,天仙

4、的名气是吹出来的。”运用双关的手法说明产品销量大、质量好。答案:D6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就要到达泰山山顶了,可原本拥有雄心壮志的同学们都累得纷纷停了下来,没有了动力。张老师大声说道:“同学们,_,大家要一鼓作气啊!”一踏进学校大门,就能看见学校的校训_,它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自觉向上、永不松懈的态度。A.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句填“自强不息”B.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句填“不屈不挠”C.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句填“自强不息”D.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句填“不屈不挠”答案:A二、填空题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

5、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臣无祖母,_;祖母无臣,_。(李密陈情表)答案: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3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扪参历井仰胁息,_。(李白蜀道难)答案:别有幽愁暗恨生以手抚膺坐长叹4子曰:“不愤不启,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答案: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5弦弦掩抑声声思,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案: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6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海客谈瀛洲云霞明灭或可睹三、古诗文阅读1阅读读本选段,完成文后问题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

6、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1)本文段选自,作者是_。文段运用了_和_这两种论证方式,推出了“_”这个结论。答案:五蠹;韩非子;例证;对比;世异则事异2)“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的“处”字有四种解释,此处正确的是()A.逗留B.居住C.处所D.处理答案:B3)与例句中加点词与“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行仁义而怀.西戎?A.外连衡而斗.诸侯B.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则修文德以来.之

7、答案:B4)选出与“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中“有”意义相同的一项()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答案:C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答案:这是(因为)仁义只适用于古代,不适用于现在。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构建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

8、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

9、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

10、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通衢大道,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11、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此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国

12、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字的分类中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分类的依据是现象与事物的表象,这种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B.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汉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C.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系联的

13、特征。D.“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通衢大道的象形,所以人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于路的联想。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旳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肘,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务式初知识观念,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答案:C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