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爱生****鼠 文档编号:276704155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 姓名:_ 班级:_ 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喻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偶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比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污秽叱咤风云博击气冲斗牛B.祈祷懊诲不已怪诞回环曲折C.销蚀参差不齐撺掇大彻大悟D.羁拌迥乎不同蓦然相得益彰答案:C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

2、香初绽悠悠云答案:A4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尽态极妍梦寐以求锲而不舍一尘不染B.迫不及待进退维谷一反既往气冲斗牛C.迥乎不同眼花缭乱兀兀穷年家喻户晓D.鲜为人知锋芒必路来势汹汹色彩班澜答案:D5下列句子运用夸张手法不当的一句是()A.山高水险石卡卡,红苕洋芋包谷耙。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等到大米找回来,娃娃已经满地爬。B.王老汉种的甜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C.面片擀得一张纸,面条切下一条线,下到锅里莲花转,盛到碗里赛牡丹。D.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答案:D6对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掌上明珠:比喻父母特别疼爱小儿

3、子,将之视为明珠B.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C.征兆:事情发生以后出现的迹象D.踉踉跄跄:健步如飞的样子答案:B二、填空题1_,枉用相存。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答案:越陌度阡契阔谈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杜牧阿房宫赋)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4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子曰:“不愤不启,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答案: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6鹿

4、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答案: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三、古诗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臣本布衣,躬耕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那么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亮

5、的出师表)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猥.自枉屈猥(wi)B.夙.夜忧叹夙(sh)C.庶竭驽.钝驽(n)D.攘.除奸凶攘(rng)答案:B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躬.耕于躬:辛勤。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拜访。C.遂许.先帝以驱驰许:容许。D.后值.倾覆值:遇到。答案:A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一样的一个是A.先帝不以臣卑劣.B.恐托付.不效C.先帝知臣慎重.D.至于斟酌.损益答案:A4)从以下各句的主语看,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句是A.由是感谢B.受任于败军之际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故五月渡泸,深入

6、不毛答案:C5)以下对文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表现了诸亮小心慎重的性格特点B.表现了诸亮傲视王侯的高尚精神C.表现了诸亮远祸全身的平常心态D.表现了诸亮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答案:C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构建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

7、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

8、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

9、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通衢大道,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

10、么”,此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

11、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字的分类中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分类的依据是现象与事物的表象,这种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B.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汉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C.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系联的特征。D.“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通

12、衢大道的象形,所以人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于路的联想。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旳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肘,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务式初知识观念,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答案:C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