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德育工作思路新编

上传人:瑾1****明德 文档编号:276680384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学德育工作思路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学德育工作思路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学德育工作思路新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道酬勤中学德育工作思路一、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主要做法和特色经历1.强化领导,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于今年10月召开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汪德和同志作了亲笔批示,要求全市社会各界都应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作为精神文明建立的重要内容来抓。市、县(区)教育局都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主抓的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市教育局还建立了科级干部兼任学校德育辅导员制度,强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各学校德育工作根本上构成了一网三线的工作格局。一网即学校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网,三线即校长-政教处(德育处)-德育研究

2、室-班主任-思想品德课老师-其他科任老师为行政线,工会、团委(少先队大队)、学生会等为群团工作线,家长委员会、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等为辅助教育线,构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力共建的德育工作良好场面。一些学校还积极探究符合学校实际的工作机制。市一中建立健全班主任例会制度和班主任值班制度,建立了德育工作咨询责制,分层负责,层层监视,确保德育工作获得实效。市四中依照本身实际,设立了德育研究室,为学校内设机构,并依照学校实际开展了老师校内出差活动,每周都要安排老师到学校和学生同吃同住,关心住校生的生活和平安,此项活动已经构成制度。2.选择和开发适宜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校都将课堂教学

3、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部就班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等有机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德育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抓好思想品德教学,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教学大纲同时,我们结合中小学新课程的施行,开发了德育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如市一中、市四中分别开发了仙女湖旅游资源开发前景、漂亮的新余,我的家两教材。各校坚持主题班会制度,规定每周一次。针对班级详细情况和出现的咨询题让学生进展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治理。3、强化德育实践,注重活动育人。各中小学以行为适应养成教育为重点,把守那么、标准详细化、细目化,抓住各种重要节日、纪念

4、日等教育资源,在重要场所和严重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成人宣誓仪式,以及各种方式的明白礼节、讲礼貌、辞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学生加强礼仪、礼节、礼貌认识,提高道德修养,市教育局今年3月开展了全市中小学守那么、中小学生行为标准知识竞赛、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周年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举办了首届中学生校园吉尼斯竞赛、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开展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调研、开展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精神读书教育活动。各地各校制造性地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分宜县开展诵读古诗文读书活动,活动开展三年来,现小学生普遍能背古诗文60首,幼儿园学生也能背30首。渝水区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

5、教育,下发了关爱留守学生的施行意见,要求各学校为留守学生聘请代理家长,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市一中施行品行建立工程、飞升工程、优生工程,学校成立了品行建立督查队,各班实行天天5分钟,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制度。市二中加强诚信教育,开设诚信考场,对学生考试实行无人监考,并要求各班级坚持记班级荣辱观日记。市五中开展协助弱势群体家庭学生活动,规定每个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员、班主任一帮一,共帮扶50多名学生。市六中深化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起了各级媒体予以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展了报道。市长青小学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适应的重点和打破口,组织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开展我能行主题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欢。新钢一小开展传统体育工程教育,在XX年省运会上,该校学生共为新余夺得21.5块金牌,占新余金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体教结合的新钢一小方式得到省里充分确信。渝水三小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编写廉政文化三字经,并制造成小卡片,发给每一位学生。分宜一小开展新三好学生评比活动,教育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小孩,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分宜二小长期开展模仿法庭活动,把青青年常犯的错误编成脚本,由学生组织案件审理,以案释法,加强学生的法制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