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76678120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重庆市七校联合体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模拟考试卷姓名:_ 年级:_ 学号: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试卷详情: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填空题 7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1、单选题 共 8 题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 C. 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

2、气汽化的现象 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的密度约为l.0103kg/m3 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C.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D.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质量量约200kg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路灯 B. 路边的树木 C. 小明 D. 驶来的校车在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重庆夜空出现的月食 B.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楼 C.拱桥在水中的倒影 D.透过鱼缸看水中的鱼如图所示,a、b是一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

3、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B.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交点可能在主轴上 D.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可能不交于一点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在证件检验、军队安全、安全检查等方面。文物展馆就安装了这一设备。当人们进入场馆门口0.51.0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小明在

4、期末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梳理,他的部分笔记如下: 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 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在光现象中,有折射现象必有反射现象 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归纳中属于错误知识的有 A. B. C. D.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52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4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 (已知水=1 g/cm3,酒精=0.8 g/cm3) A. 400m3 B. 350 cm3 C. 250cm3 D. 200cm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m/s。从地面向月球发

5、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km。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和科学用眼的方法,就会形成如图所示情景,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形成了_视眼(选填“近”或“远”),其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_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 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从图像中获取的信息可以知道:甲_(填“”“”或“”)乙,其中乙物质可能是_。 某隧道长930m,一列车车厢长30m,正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节车厢完全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是_s;该节车厢中某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m/s

6、,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_s。如图所示,测得物体A的长度是_cm。 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两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 (2)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_调(选“上”或“下”);调节好烛焰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B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_。 (3)晓军同学发现所在实验小组的凸透镜上部缺掉了一块,其它条件不变,用它来探究成实像,则光屏上_(选填“有”或“无”)完整

7、的像。 (4)小明实验时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的位置后,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请在题图中画出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出的光线。 (_)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

8、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 (3)接下来的步骤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_。 (4)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同学们认识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纠正了生活中的错误认识,那就是像的大小只由_的大小决定。特技飞行表演可谓是“刀尖上的舞蹈”,女飞行员余旭近日驾

9、驶歼-10战机做飞行表演时不幸遇难。歼-10战机机长15m,若在某次特技飞行表演中需要完成“双机对飞”动作,如图所示,当机头间距300m时,对飞开始,每架飞机的速度均为600m/s,机尾分离,对飞结束。短兵相接, 甚是精彩! (1)若已知歼-10战机上某一个体积为5cm3的钛合金零件的质量为22.5g,求这个零件的密度; (2)若歼-10战机在5s内从机场飞至距离机场1.5km的表演上空。求战机从机场到表演上空的平均速度; (3)求两架战机完成“双机对飞”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目前我国汽车上所使用的防冻液有两种:乙二醇防冻液和酒精甘油防冻液,而考虑到价格和适用性一般选择乙二醇防冻液,它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其相关配方数据如下表所示,求: (1)如图所示是小严从某购物网站上购买的一桶防冻液,求该桶防冻液内乙二醇的质量; (2)若另一种防冻液的凝固点(液态变固态时的温度)为-22,求此时防冻液的密度; (3)如果将这两种防冻液进行混合,获得凝固点为-32的防冻液6L,那么需要这两种防冻液各多少升。(已知水=1.0103kg/m3,乙二醇=1.1103kg/m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试卷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