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77KB
约10页
文档ID:275624518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_第1页
1/10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前身为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南徐学院成立于2022年,2022年经教导部批准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二级独立学院菩提文摘网 我今天为大家用心打定了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梦想对大家有所扶助!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简介 长江之滨、扬子江畔,坐落在美观沙洲的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正在蓬勃进展一全体着80年办学历史的、享有国内"造船工程师摇篮'美誉的江苏科技大学和一座有着雄厚经济实力和高度重视教导的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携手校地联姻,共绘高等教导蓝图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进展思路和富有创新的市校合作办学机制一个弥漫活力、契合地方经济社会进展的高等学府正在崛起在这里,学识与才能、视野与素养是不变的追求,特色与品牌、开拓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前身为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成立于2022年),2022年6月,经教导部和江苏省教导厅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迁址江苏省张家港市。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是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投资创办(代表方:张家港市金城投资进展有限公司)和江苏科技大学(负责办学管理)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遍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城北科教新城沙洲湖畔,占地约856亩,创办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校园环境美好、学风浓郁,象征着热心、友爱的香樟树浓荫遍布,伴随着琅琅书声蔚然成林 学校的举办方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遍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创办高校,教导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导部卓越工程师教导培养筹划高校依托江苏科技大学扎实的办学气力,学校采取新机制新模式办学,与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协调进展,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并逐步形成"一体两翼'的进展思路"根植张家港、创办新江苏、服务长三角',学校以办好人民合意的教导为宗旨,坚持政产学研结合,走开放办学之路,强化内涵创办,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创办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学校设有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商学院、公共教导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财务管理等24个本科专业。

学校是继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之后江苏省第3所在本二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经江苏省教导厅批准,2022年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操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4个专业在江苏省本二批次招生,学费标准按照普遍公办本科标准执行学院对学习期满、劳绩合格,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可持续进展潜质、创新才能和国际化视野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在武书连2022中国322所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学校列全国第20位、江苏省第4位学校坚持每年在新生中选拔组建"综合改革测验班'"综合改革测验班'的招生以学生高考劳绩为依据,进校后通过学生自主申请,结合数学、英语考试劳绩,综合考评入选"综合改革测验班'设有工程技术、信息科学和商科3个大类以及国际合作班等类型学生进入测验班后按照学科大类举行培养,得志条件的优先在学科大类中举行专业调整测验班在管理模式上借荐"书院制'的模式,单独组班、集中管理,实施"双导师制'。

按照一年级举行通识教导,二年级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完成相应专业培养的模式,利用学校优质教导教学资源,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和生动的管理模式,强化教导、培养与督导,为学生持续教导与留学深造供给良好的条件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富有特色、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1/5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1/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研究生导师30余人,充分依托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硕士生约100人在校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现有江苏省有突出付出中青年专家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中船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1人,江苏省"双创筹划-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首席专家1人,扬州市"绿扬金凤筹划'创业领军人才1人,泰州市"双创'人才1人;入选张家港"港城英才筹划'及紧缺高层次人才10人共有7位教师荣获省级专业学科讲课比赛二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2人;有9位教师荣获校级讲课比赛二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3人 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逐步形成了"立足张家港、服务长三角'的政、产、学、研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全面产学研合作。

2022年6月,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科技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和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筹划3年为研究院投入3000万元专项经费;2022年,学校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设立400万"永钢奖学金'截止目前,学校已与张家港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6家,各类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1家,与20余家企业和行业协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大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英、澳、韩、加、法等10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底特律大学、 伦敦商业研究学院、法兰西商学院、加拿大麦科文大学、韩国浦项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了合作工程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教导'的育人理念,坚持打造"先进思想引领青年,高雅文化塑造青年,多元领域培养青年,优质平台服务青年'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励志教导、助学帮扶、奖学基金、创业扶持等完善的鼓舞政策为优良学风创办形成了有力的支撑,高水平校园文化及科技活动为学生全面进展供给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以及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等活动中屡屡获奖。

丰富多彩的其次课堂、创业实践等活动,让宏大学子学识更加广泛,才能不断巩固学校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徜徉在美观的校园中,清婉的微风拂面,伴送着抑扬吟咏的乐声;苍劲雄厚的碑铭,镌刻着船魂精神的生生不息;荫荫蓬勃的桂树林,记载着科大苏理工人不懈追求的执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与时俱进中抢抓新的进展机遇,在强烈竞争中提炼办学特色,为创造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代码:1837(省内)、13991(省外) 学校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 邮编: 215600 与: 051256731008 招生接洽:051256731061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领导介绍 第一任院长:黄国建 1942年11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籍贯:江苏省常州市 196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65-1978年在武昌造船厂任技术员、工程师;1981年起在江苏科技大学(原名镇江船舶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任教,先后任自动化系系主任、院教务长、副院长等职,1994年晋升为教授。

1984年、1997年先后在意大利帕维亚(PAVIA)大学凯特(MARQUETTE)大学进修现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镇江市计算机学会、镇江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优秀教师,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起与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州马凯特(MARQUETTE)大学进修现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镇江市计算机学会、镇江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优秀教师,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起与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自动化领域中的计算机操纵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九.五国防预研重点工程、船舶工业国防科技根基研究基金工程和企事业单位嘱托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工程多项,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主编船舶类规划教材、论著多部,在国内外出名期刊、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以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

其次任院长:顾平 1963年生,硕士生导师、教授1980年7月毕业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计算机与自动化专业,1993年在江苏大学内燃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博士研究生.先后主持并加入八五国防重点科研工程,江苏科技厅科技工程,企业嘱托科研工程多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镇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多篇,获华东船院管理骨干,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第三任院长:葛世伦 葛世伦,男,1963年10月生,浙江天台人,汉族,管理学博士,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付出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镇江市劳动模范曾任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院长,现已调任盐城工学院任职党委副书记,校长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华东工程学院自动化本科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7年4月在华东工学院军事系统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2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6月至2022年2月任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2022年2月至2022年3月任管理工程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22年5月至2022年3月,任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助理2022年3月任现职至今 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模型,制造业信息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及企业嘱托科研工程20余项;主持开发了具有自主学识产权的金舟CAPP/PDM/ERP管理软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了以影子工厂为核心特色的相对完备经管测验教学体系;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4部,先后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一类优秀课程1项,省二类精品课程1项;目前承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及企业嘱托工程多项现为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灵巧造船集成管理研究团队带头人,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省现场统计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   学校常驻领导 俞孟蕻,男,1962年7月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人事四处长;现承担: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张家港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苏理工常务副院长俞孟蕻、中国造船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航空学会常务理事、船舶电工专委会理事、《中外船舶科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