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1 .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教学重难点.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1 .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完成预习1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是词的故乡我们为有如此厚重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和骄傲唐诗因为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而博大精深,宋词因为有了苏轼、陆 游、李清照而流光溢彩历史的车轮滚到宋朝,辛弃疾的诞生,也为中国古代文 学添上了精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 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 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 赵奇士的侠义之气三、写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布衣陈亮“为人才气 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假设,抱负相同, 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 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1 .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 律2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4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五、检查字词1.重点字词醉里:醉酒之中挑灯:拨动灯火,点灯看剑:查看宝剑八百里:“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晋王恺有一条良牛名“八百里驳”一次王济与王恺比箭,以此牛为赌济“一起便破的“,遂杀牛作炙麾下:麾:军旗麾下:指部下炙:烤肉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史记•封禅书》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声音悲切,帝禁不住这与悲凉苍茫的“塞外声”有相近之处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 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了却:了结,完成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六、层次结构上阕:“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下阕: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七、精读课文,把握文章1.赏析以下词句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明确: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 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 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意味无穷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 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单独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 “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 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 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 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 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 “梦里”所想的 一切统统变为现实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明确: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 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 胜的前景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明确: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 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奔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假设干连续 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 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4)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明确:这是一场还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 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 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 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 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 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 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 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这处境,确实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 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明确: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 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收复国 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八、合作探究1.作者的“壮”表现哪些方面?明确:(1)战场壮阔(2)主将豪迈(3) 士气高昂(4)战斗激烈(5)志向远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 连营?明确:闲居在家,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到连营表现出诗人时刻不忘杀 敌报国2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 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明确:《破阵子》这两句出现了 "马''和“弓”,这是战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激烈的战斗场面马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 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 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全胜。
3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作者杀 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明确:不是君王天下事”,作者看来就是收复中原,与自己的抗金思想是一 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事,正是自己实现 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表达赢得生前身后名”不过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已, 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小重山》词中也说“白首为功名" 这些都是指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4 .“可怜白发生诗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前九句和这一句是什么关系? 明确: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 梦中的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情壮志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 前九句实际上是为了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之语衬托铺垫的这种前后强烈的比照, 更突出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令人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悲 愤,而叹息5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 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 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 酬的悲情。
6 .“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明确:(1)诗人毕生的杀敌报国的志向终未实现,可怜;(2)诗人的杀敌之策不被统治者采纳,致使收复中原大业不成,可怜;(3)诗人身已老迈,鬓已如霜,虽仍有杀敌报国之志,但仍赋闲在家,不得其 用,壮志难酬,可怜4)诗人只能以酒为伴,在醉梦中重温杀敌报国的情景,可怜总结:诗人可怜的不是自己老了,而是自己已经老了,但杀敌报国之志仍未实现7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明确: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 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比照,作者有 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 悲情壮词”意即激昂发奋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绘的军营生活 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表达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 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 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8 .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这首词托名为抚慰朋友,实那么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 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0.如何理解这首词?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 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 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 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 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 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九、艺术手法.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明确:用典引用“八百里驳”与“素女鼓五十弦”的典故从形、声两方面着 笔,写吃肉奏乐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1 .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明确: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 征的场景2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明确:例如一;比喻,把弓弦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 面O例如二:用典引用“的卢”的典故,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突出惊险 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渴望驰骋沙场,恢复旧日山河的决心例如三:侧面描写,以马快弦急烘托战斗的激烈,刻画了出征英雄意气风发、英 勇无畏的精神。
十、本文主旨这首词通过现实与梦境的鲜明比照,抒发了词人不灭的抗金之志和报国壮志 难酬的悲愤之情电*句默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是:2 .辛弃疾尽管已是“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表现这 种眷恋的情结的词句是:3 .下阕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答案及解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