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274866855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含详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优点八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典例1在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B2=2B+A2;C+A2=2A +C2;2B+D2=2D+B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C2A+D2=2D+A2反应可以进行 D2C+B2=2B+C2反应不能进【解析】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D2B2A2C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所以还原性:CABD,由此可判断C、D都正确。故选A。【答案】A2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典例2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两个

2、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使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混合盐溶液,阴极上先析出c。Aabc Bbca Ccab Dbac【解析】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可说明b为负极,a为正极,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则还原性ba;为电解,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较强的离子先在阴极析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越弱,阴极上先析出c,说明活泼性ac。则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为bac,故选D。【答案】D3依据化学反应条件和反应程度进行判断典例3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氧气4HCl(浓)+

3、MnO2MnCl2+Cl2+2H2O;4HCl(浓)+O22Cl2+2H2O2KMnO4 +16HCl2KCl+2MnCl2 +5Cl2 +8H2O试比较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 。【解析】根据方程式4HCl(浓)+MnO2MnCl2+Cl2+2H2O;4HCl(浓)+O22Cl2+2H2O;2KMnO4 +16HCl2KCl+2MnCl2 +5Cl2 +8H2O知,没有反应条件,的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和催化剂,反应条件越少的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发生,越容易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所以氧化性最强的是高锰酸钾,其次是二氧化锰,最后是氧气,故为:KMnO4MnO2O2

4、【答案】氧化性:KMnO4MnO2O2二对点增分集训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元素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NaCl中的钠元素,故A错误;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阳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故B错误;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与其所含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无直接关系,而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如:Nae=Na,Al3e=Al3,但还原性NaAl,故C错误;一般情况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若是

5、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还必须存在中间价态才能发生反应,如浓硫酸与二氧化硫不能发生反应。【答案】D2有下列三个反应:3Cl22FeI2=2FeCl32I22Fe2+Br2=2Fe3+2Br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B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强弱顺序Cl2Fe3+Co2O3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D在反应中当1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mol HCl被氧化【解析】反应的还原剂分别为Fe2+与I、Fe2+、Cl,其氧化产物分别为Fe3+与I2、Fe3+、Cl2,A项

6、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氧化性强弱,由可知Cl2Fe3+,由可知Br2Fe3+,由可知Co2O3Cl2,综合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o2O3Cl2Fe3+,B错误;由于还原性Fe2+Br,通入Cl2后,优先氧化Fe2+,C错误;反应中当1mol Co2O3参加反应时,6mol HCl中只有2mol HCl被氧化为Cl2,D正确。【答案】D3已知反应:Cl2+2KI=2KCl+I2KClO3+6HCl=3Cl2KCl+3H2O2KIO3+Cl2=I2+2KCl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IO3KClO3Cl2I2C反应中还

7、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反应中1 mol还原剂参与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解析】中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为置换反应,A项错误;中氧化剂为Cl2,氧化产物为I2;中氧化剂为KClO3,氧化产物为Cl2;中氧化剂为KIO3,氧化产物为KClO3,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IO3KClO3Cl2I2,B项正确;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分别为HCl、KClO3,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C项错误;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中1mol还原剂参与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50)10mol,D项错误。【答案】B4已知

8、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IFe2BrCl,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H2O=2Fe2+SO2HBI2SOH2O=SO2I2HC2Fe2+I2=2Fe3+2IDBr2SOH2O=SO2Br2H【解析】A项,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Fe2+,与已知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不选A;B项,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I,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不选B;C项,因该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Fe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Fe2+I,与已知

9、的还原性强弱不一致,反应不能发生,故选C;D项,因该反应中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O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Br,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不选D。【答案】C5已知:H2SO3Br2H2O=2HBrH2SO4。现将0.03 mol Cl2缓缓通入含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的c(H)与n(Cl2)的关系示意图是(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 )【解析】根据方程式知,还原性H2SO3HBr,所以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时,先氧化H2SO3后氧化HBr,根据方程式H2SO3+Cl2+H2O=2HCl+H2SO4知,0

10、.02mol H2SO3完全被氧化,需要n(Cl2)=n(H2SO3)=0.02mol,亚硫酸是弱酸、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增大;剩余的0.01mol氯气氧化HBr,根据Cl2+2HBr=Br2+2HCl知,0.01mol氯气能氧化0.02mol HBr,HCl、HBr都是强电解质,所以该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不变,即横坐标增大而纵坐标不变,故选A【答案】A6硫酸亚铁的煅烧反应为2FeSO4SO2Fe2O3SO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FeSO4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 Fe2O3转移电子数约为6.0

11、21023D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可得到BaSO3和BaSO4两种沉淀【解析】A项,F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S化合价降低,被还原,FeSO4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正确;B项,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还原性,错误;C项,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Fe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 Fe2O3转移2mol电子,电子数目约为26.021023,错误;D项,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没有BaSO3生成,错误。【答案】A7已知某一反应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

12、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则关于该反应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B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H2O2,还原产物是O2C氧化性:H2CrO4O2D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L【解析】由信息H2O2O2可知,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H2O2为还原剂,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则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还原反应的过程为H2CrO4Cr(OH)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A正确;H2O2为还原剂,B错误;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

13、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性H2CrO4O2,C正确;由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可知,生成3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则转移了0.3mol电子,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mol0.15mol,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15mol22.4Lmol13.36L,D正确。【答案】B8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代表Fe2+的变化情况B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Ca值等于6D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ol【解析】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IFe

14、2+Br,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反应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故线段I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代表Fe2+的变化情况,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由通入氯气可知,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溶液中n(I)=2n(Cl2)=2mol,溶液中n(Fe2+)=2n(Cl2)=2(3mol1mol)=4mol,Fe2+反应完毕,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I)+n(Br)=2n(Fe2+),故n(Br)=2n(Fe2+)n(I)=24mol2mol=6mol。A、由上述分析可知,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线段I代表I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Br)=2n(Fe2+)n(I)=24mol2mol=6mol,根据2Br+Cl2=Br2+2Cl可知,溴离子反应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a=3+3=6,故C正确;D、溶液中n(Br)=6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mol,故D错误。故选C【答案】C9碘化亚铜(Cu2I2)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