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爱****明 文档编号:274866567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 一、 默写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 (3)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句子是_,_。 (4)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两句是_,_。(5)晚春一诗中,表明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反而要珍惜光阴,抓住时光,“春光”是不负有心人的句子是_,_。 二、 古诗词鉴赏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

2、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诗中“幽篁”是什么意思?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志,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里

3、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请自选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选出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A.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一个“独”字贯串了全篇。B.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C.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也不希望别人理解。D.全诗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春夜

4、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古人离别常以_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2)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逢入京使岑 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试从修辞的角度对“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作赏析。 (2)体会“凭君传语报平安”中所蕴含的情感。8.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逢入京使唐岑 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诗中“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故园”指的是自己在长安的家,“东望”点明了长安的位置。B.“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C.三、四句表明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难以自已。D.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6、惟解漫天作雪飞。(1)“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 (2)有人认为本诗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吗?为什么?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赏析诗歌中意蕴深刻的三、四句。参考答案一、 默写题 1.(1)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2)散入春风满洛城(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二、 古诗词鉴赏 2.(1)幽深的竹林。(2)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

7、啸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3.(1)D(2)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4.(1)C(2)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5.(1)听到折杨柳这首叙离别之情的曲子。(2)思念家乡、亲人的深情。6.(1)柳(2)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7.(1)“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

8、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作铺垫。(2)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凭君传语”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8.(1)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传语:捎口信。(2)C9.(1)拟人(2)示例一: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示例二: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10.(1)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努力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诗人鼓励人们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思想感情。或:赞美春天的蓬勃生机。)(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如雪花般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借此表达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试卷第5页,总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