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274866527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04章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含详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产生白烟C硝酸应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保存D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解析:NO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且NO和O2反应生成NO2,所以NO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项错误。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强氧化性酸B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不会给作物带来危害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原因是HNO3分解生成了NO2D因为浓硝酸有酸性,所以浓硝酸不可用铁制容器盛放解析:盐酸、稀硫酸不属于强氧化性酸,A选项错误;C选项,发生3Fe2NO4H=3Fe3

2、NO2H2O,NO遇空气生成红棕色NO2,C项错误;D选项,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D项错误。答案:B3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尾气吸收的是()解析:A项,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A正确;B项,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连漏斗,漏斗的边缘紧靠液面,易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能防止倒吸,B正确;C项,吸收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到液面以下,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时产生倒吸,C错误;D项吸收装置可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能防止倒吸,D正确。答案:C4关于氮的

3、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上述反应中只有属于氮的固定解析:工业上生产硝酸的流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最后将NO2溶于水得到硝酸,A正确。路线: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O;路线:NO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NO2;路线:NO2溶于水生成硝酸,B正确。N元素化合价变化:N2(0价)NH3(3)价NO(2价),N2(0价)NO(2价)NO2(4价)HNO3(5价),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是

4、氮的固定,D错误。答案:D5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1)和(2)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B43C57 D75解析:设试管的体积为1 L,水充满整个试管,溶液的体积是1 L,无论是NO2还是NO都转变成了HNO3,根据氮元素守恒,生成的HNO3的物质的量相等,即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答案选A。答案:A6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的试管中的现象是()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

5、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解析:生成的Cu(NO3)2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HNO3,铜片会继续溶解生成NO。答案:D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某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CO2 BNH3、NO2、N2CNH3、NO2、CO2 DNO、CO2、N2解析:NO2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一定不存在NO2;甲气体经过足量的浓硫酸后剩余气体体积为80 mL,说明一定有NH3存在;二氧化

6、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无色的NO气体与氧气反应变为红棕色的NO2,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没有N2,所以一定含有的气体为NH3、NO、CO2,一定不含有NO2、N2,故选A。答案:A8“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解析

7、:A选项,NH4Cl受热分解生成的NH3、HCl,在上部化合生成固体NH4Cl,A选项错误;B选项,I2易升华,正确;C选项,氨气易挥发,加热时,氨水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选项错误;2NO2N2O4为放热反应,所以d内气体颜色变深,D选项错误。答案:B9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 mLC30 mL D15 mL解析:由电子守

8、恒和电荷守恒可知O2得电子数等于Cu2结合的OH数,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0.06 L60 mL。答案:A10.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 Cu。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原混合酸中N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的是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的最终溶质为FeSO4D稀H2SO4浓度为2.5 molL1解析:铁粉既能与硝酸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从题干图看出OA段

9、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的是氢气,反应为Fe2H=Fe2H2,可知NO反应完了,第二份溶液中NO应为330.1 mol,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此时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 g,即0.25 mol,故原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2.5 molL1,NO物质的量为0.2 mol。答案:A11某研究小组要快速制取干燥的氨气,提供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提供的仪器如图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1)需选择的药品是_,该小组将选择的药品混合后快速放出氨气的原因是_,选择的仪器_(填序号)。(

10、2)若用如图装置收集NH3,如何判断烧瓶中已收集满NH3?_。解析:(1)要快速制备NH3可选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原因是NaOH固体溶解时放热加快NH3逸出,且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左移,有利于NH3放出。选用或。(2)由于氨气易溶于水NH3H2ONH3H2O,呈碱性,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据此可判断。答案:(1)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气,且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左移,有利于NH3放出或(2)漏斗下端边沿与水面接触处溶液颜色变为浅红色1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

11、。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若要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解析:(1)打开a、b活塞,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由于NH3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2)先打开a、c活塞,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烧瓶中的气压迅速减小,烧瓶中的HCl气体会流向烧瓶中,且与NH3化合生成

12、NH4Cl而产生白烟。(3)在(2)基础上,若关闭a活塞,打开b活塞,烧杯中的水会迅速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若打开b活塞,不关闭a活塞,烧瓶中的水便会同时进入烧瓶和中,形成双喷泉。答案:(1)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2)烧瓶中导管口处产生白烟(3)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活塞,然后打开b活塞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打开b活塞1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适量铜片和过量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