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274866514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含详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探测等。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 5 cm 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Na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Na2OAl2O33SiO2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D橄榄石中铁元素为2价【答案】B2由二氧化硅制高纯硅的流程如下,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 g BH2和HC

2、l均可循环利用CSiO2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 D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A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g/mol,故A错误;B由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可知,H2和HCl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所以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H2和HCl,故B正确;CSiO2是原子晶体,硬度大、熔点高,故C正确;D反应为SiO2+2CSi+2CO,反应Si(粗)+3HClSiHCl3+H2,反应SiHCl3+H2Si(粗)+3HCl,三个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7把浓盐酸分别滴入点滴板上的各种溶液中,现象如下:实验现象 中溶液变蓝中溶液产生胶状沉淀中生成沉淀中产生黄

3、绿色气体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溶液变蓝,体现了浓盐酸的氧化性B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2H+SiO32-=H2SiO3C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中产生黄绿色气体:ClO-+Cl-+2H+=Cl2+H2O【答案】A8漂粉精同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Ca(ClO)2+4HCl(浓) 2C12+CaCl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HCl作还原剂,Ca(ClO)2作氧化剂B每消耗1mol Ca(ClO)2,有4molHCl被氧化C已知漂白粉样品mg,反应结束后测得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m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43v/448m%D依据该反应产生的氯气中,除含水蒸

4、气外,还含有HCl气体【答案】B9下列实验用来证明气体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能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 通入H2S饱和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难溶于稀硝酸。A能证明 B能证明 C都不能证明 D只有能证明【答案】D【解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为二氧化硫,也可为氯气等,错误;能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的气体有酸性或氧化性,可能是SO2,也可能为CO2、Cl2等,错误; 12已知NH3和HCl都是能用来做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相同条件下用

5、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3和HCl分别形成蓝色、红色喷泉B制备干燥的NH3和HCl,所需的干燥剂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C若烧瓶中改为NO2,则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不同D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也可引发喷泉【答案】Cn(HNO3)=,溶液的体积为HNO3的体积,所以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c(HNO3)= =0.0446mol/L,设氨气或氯化氢体积为1L,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形成喷泉实验形成的溶液浓度=0.0446mol/L,若改为NO2气体,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相同,C错

6、误;D.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用双手捂住烧瓶,待导气管气泡冒出后,冷却烧瓶会引发喷泉,D正确。13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不一定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答案】B14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也可用于制取H2B、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C应先向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

7、式为NH3CO2H2ONH4+HCO3-【答案】D【解析】A. 制氢气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为固液反应,可利用装置进行,故A正确;B. 中盛放饱和食盐水,能促进生成的NaHCO3析出,中盛放浓氨水,用于制备NH3,故B正确;C. 中盛放饱和食盐水,CO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足量NH3使饱和食盐水呈碱性,增大CO2的溶解度,加快NaHCO3的析出,故C正确;D. 中反应生成NaHCO3以沉淀的形式析出,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NaHCO3NH4+,故D错误。 (6)设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解得c=1mol/L。2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S

8、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浓硫酸表现出_性。(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离子方程式为_,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时需要还原剂_mol。(3)装置A中使用前需检漏的仪器是_(填名称)。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D:_。【答案】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氧化性和酸性 MnO2+4H+2C1-Mn2+Cl2+2H2O 0.2 分液漏斗 褪色的品红恢复红色 无明显现象 (2)实验室用装置E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Cl2,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

9、H+2C1-Mn2+Cl2+2H2O。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1mol,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氯化氢中的氯从-1价变为0价,所以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HCl,因此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时需要还原剂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2mol;(3)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带有活塞,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二氧化硫漂白后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加热时又能变为红色,而氯气的漂白具有不可逆性,加热也不能恢复红色,所以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中褪色的品红恢复红色,D中无明显现象。 22SO2是常见的硫氧化物,在化工、生活等领域中

10、应用广泛。I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实验现象为_,证明SO2有_性(3)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II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操作现象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1)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2)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

11、,无变化;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实验a的目的是_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 (3)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向沉淀X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_【答案】Na2SO3+H2SO4=Na2SO4+SO2+H2O 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氧化 SO2+2OH-=SO32-+ H2O 碱性、漂白性 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排除干扰 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硝酸银反应 CaSO4 SO2+Cl2+2H2O=SO42-+2Cl-+4H+

12、(3)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 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2OH-=SO32-+ 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 H2O;II(1)漂粉精的pH约为12,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后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碱性、漂白性;(2)实验a的目的是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如果有氯气,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故答案为: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排除干扰;白雾中混有SO2,可以被硝酸氧化为硫酸,硫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硝酸银反应;(3)取上层清液,加入B

13、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被氧化为SO42-,故沉淀X为CaSO4,故答案为:CaSO4;溶液呈黄绿色,有Cl2生成,Cl2与SO2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SO42-+2Cl-+4H+,故答案为: SO2+Cl2+2H2O=SO42-+2Cl-+4H+。23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观察到固体变黑,片刻后,黑色物质急剧膨胀,同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如下图所示)(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性(填“吸水”、“脱水”或“强氧化”)。(2)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成分。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颜色恢复。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_(填“能”或 “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其理由是_。 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完成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 _。【答案】脱水 SO2 不能 SO2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2H2SO4(浓) CO22SO22H2O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都会生成沉淀溶液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不能;SO2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