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的应用篇 第七章 水文學的應用篇 一、 水資源的分布 表7-1 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 台灣水資源的來源與分布 1. (2) 台灣年平均降雨量為2510㎜,為全球平均值的3倍 (3) 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天賦降雨量』相當缺乏,僅為全球平均值的22%→因地狹人稠 2. 5~6月梅雨雨季,7~9月颱風雨雨季 (2) 空間分布不均→雨量由東北向西或西南部遷減山地多於平地 (3) 年平均降雨量最少的兩個地區→_____群島及中部_________河口的南北兩側沿海 (4) 年雨均降雨量最多的三個地區→ A. 北部→雪山山脈北坡及大屯山 區 B. 中部→玉山、阿里山山區 C. 南部→大武山山區 3. 流量大多流入海中 (2) 降雨季節分布不均 (3) 日照時數長,蒸發量大 (4) 地狹人多 三、 台灣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 A. 以屏東平原和濁水溪沖 積扇最豐富,其次是台 北盆地。
B. 東部以蘭陽平原和台東 縱谷平原較豐 (2) 開發: A. 以台北盆地開發最盛→ 因台北盆地人口稠密、 工業發達 B. 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因養 殖漁業的需求,也大量 抽取地下水 C. 為了農業及民生用水需 求,濁水溪沖積扇、屏 東平原和蘭陽平原也大 量使用地下水 2. A. 北部和南部的水庫皆以給水、灌溉和防洪為主 B. 中部的水庫以發電最重要,主要集中在濁水溪流域和大甲溪流域 (2) 台灣的水庫總共有38座,其中以曾文水庫蓄水量最大 (3) 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為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抽蓄水電廠 3. (主要為河水)來灌溉 四、 水資源開發造成環境的衝擊 1. 河川性質改變→以興建水庫為例,除了經濟效益之外,將造成如下負面的影響: (1) 河川上游地形陡峻,地質脆弱,河岸邊坡的開發豪雨之後,造成水庫淤積,水庫壽命減短 (2) 水庫攔沙,使河沙輸出量減少,造成河床降低,橋墩裸露,減少河口泥沙補給量,甚至海水入侵,海岸線後退,沿海土壤鹽鹼化,台灣西 南部海岸線明顯後退即為一例。
(3) 房屋、土地、歷史古蹟變成淹水區 (4) 野生動植物生態環境受到衝擊 (5) 風景區景觀改變、微氣候改變 2. 滲入地下,造成水質污染 3. (2) 地層外陷的原因: A. 自然因素→地球內營力,地 震、火山爆發;石灰岩的溶 蝕作用;鬆軟未固結的岩層 (如:泥岩) B. 人為因素→超抽地下水,土 壤孔隙中水分被抽出,使孔 隙產生壓密作用;地下開發 礦產,使地下支撐物減少; 都市化快速,地表載重增加 (3) 台灣地區因人口增加、工業發 達、從事養殖漁業過度抽取地 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造成了 海水入侵、土壤鹽化、海水倒 灌與淹水不退等生命財產的損失 (4) 全世界因過度抽取地下水而造成地層下陷的都市以墨西哥市最為嚴重,近百年來的下陷量達九公尺 (5) 台灣地層下陷區,主要分布於大肚溪以南的西南沿海、蘭陽平原沿海 等地,以屏東林邊地區為最 五、 水資源規畫 1. (2) 氣候不穩定,水資源不足。
2. 3. 發計畫包含防洪、灌溉、水土保持、發電、供水、航運、環保等,多屬大河的規畫,常與國土資源規畫及全國經濟計畫有密切關係2)地區性規畫:指行政區、經濟區、地理區,規畫重點有的以灌溉為主, 有的以排水為主,因地而異 (3)跨流域規畫:指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水資源規畫如:中國大陸的南 水北調 (4)專業規畫:為解決流域內某一單項水資源問題的規畫如:防洪、航 運、灌溉等規畫 六、水資源的永續利用 1. 2. 3. 好污水處理設施 4. 水 5. 七、洪患 1. 江河水患急速上漲之現象 2.,因洪水所造成之生命財產上的損失,稱之 3. 雨 (2)集水區濫墾濫伐,水土保持不佳 (3)漲潮,使河口或河岸低窪地造成洪水 (4)地震、山崩、水壩與堤防的潰決 (5)人口與產業高度集中的都會區地面多人工建物,雨水不易下滲,地面 逕流迅速排入河川溝渠,河渠水位暴漲而成洪患。
4. A. 特徵→短時間內,降下大量暴雨 B. 台灣地區大部分水災屬於此類,主因→集水區面積相當小、上游土地開發、森林的砍伐 (2) 排水不良的水災 A. 排水系統受泥沙淤積或雜物堵塞 B. 台灣地區各大都市多屬這類型水災 (3) 地層下陷型水災 A. 地表因地層下陷,而造成積水或海水倒灌 B. 台灣西南部沿海的雲林縣、嘉義縣多屬這類型水災 5. 洪措施,如黃河下游、長江中游的 荊江段、台北盆地主要河川 (2) 採用的措施,如長江中游的荊江 段,台北市的基隆河下游 (3) 因流量大增,常採用此方法,如台 北盆地大漢溪和新店溪交會處建 二重疏洪道 (4) 川及疏洪道的總匯集處,且原河寬僅450公尺,目前已將海拔2.5公尺以上的地區拓寬為550公尺,以宣洩洪水 (5)地西部的五股地區也規畫一塊蓄洪區 (6) (7) 八、 試題練習 1. 下圖為某流域某次雨後的變化,假如該流域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光,其流量變化(水文歷線)將有如下列哪一幅圖的狀況? 2. 築堤束洪是最常見用來防患洪災的方式,至於修築的堤防高度,主要是 參考: (A)年平均雨量 (B)降雨集中的程度 (C)雨量變率數值 (D)頻率洪水量 (E)河川的流域面積大小。
3. 造成48年八七水災,52年葛樂禮洪患的共同主因為何? (A)產業高 度發展(B)人口迅速增加(C)集水區不當開發(D)都市化(E)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