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毕业论文doc)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系别: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焊剂技术及自动化一班 学号: 指导教师: 年04月15日 摘要 本论文是对毕业设计——二氧化碳保护焊和飞溅所采用的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硬件、软件技术和所能达到的效果的描述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热物理性能的特殊影响,使用常规焊接电源时,焊丝端头熔化金属不可能形成平衡的轴向自由过渡,通常需要采用短路和熔滴缩颈爆断、因此,与MIG焊自由过渡相比,飞溅较多但如采用优质焊机,参数选择合适,可以得到很稳定的焊接过程,使飞溅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关键词:飞溅;短路电流;焊接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第1章绪论 (1) 1.1概述 (1) 1.2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 第2章我国焊接材料的发展现状 (2) 2.1电焊条的发展现状 (2) 2.2焊丝的发展现状 (3) 2.3焊剂的发展现状 (6) 2.4钎焊材料的发展现状 (7) 第3章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优缺点及操作 (8) 3.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方法。
(8) 3.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也有一些缺点 (8) 3.3二氧化碳气保焊操作 (8) 第4章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飞溅 (12) 4.1飞溅产生的原因 (12) 4.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特点 (12) 4.3逆变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机控制方案: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第1章绪论 1.1概述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的保护气体是二氧化碳(有时采用CO 2+O 2 的混合 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热物理性能的特殊影响,使用常规焊接电源时,焊丝端头熔化金属不可能形成平衡的轴向自由过渡,通常需要采用短路和熔滴缩颈爆断、因此,与MIG焊自由过渡相比,飞溅较多但如采用优质焊机,参数选择合适,可以得到很稳定的焊接过程,使飞溅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由于所用保护气体价格低廉,采用短路过渡时焊缝成形良好,加上使用含脱氧剂的焊丝即可获得无内部缺陷的刘质量焊接接头因此这种焊接方法目前已成为黑色金属材料最重要焊接方法之一 1.2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CO 2焊接技术发展与金属结构制造状况密不可分。
50年代初期,CO 2 气保焊技 术一经开发,就应用于金属结构制造,并伴随着焊接结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的 不断提高,逐渐成为金属结构焊接的主要方法其高效、优质、自动化的技术特点,具有良好应用条件,并且极大地推动了金属结构焊接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焊接技术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目前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采用焊接金属结构件比例日趋增大,其中CO 2 气保焊消耗的焊接金属材料重量约占全部焊接材料总重量的50%~75%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CO 2 气保焊技术在金属结构制造业中的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第2章我国焊接材料的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焊接材料生产企业约600多家,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竞争能力的有100多家左右近30年来,我国焊接材料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2年有206个品种,1995年增加到576个,产品包括各种电焊条、焊丝(co2焊丝、埋弧焊焊丝、药芯焊丝等)、焊剂、钎料、合金粉末、焊带等,特别是co2焊丝和药芯焊丝发展较快目前我国焊接材料年生产能力超过150吨,其中电焊条年 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CO 2 焊丝年生产能力为15万吨,埋弧自动焊焊剂年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上,埋弧焊焊丝年生产能力约10万吨,钎焊材料年生产能力约5万吨。
2.1电焊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焊接材料工业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在焊接材料行业中,生产电焊条的企业最多,约有500多家(其中具备完善的生产条件、检测手段和合理的质保体系的近300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近几年我国电焊条年产量大约在80~90万吨左右(其中出口大约5~6万吨),占整个焊接材料产量的85%~90%左右我国生产的电焊条以钛钙型(药皮中含氧化钛30%以上,碳酸盐20%以下)和低氢型(药皮这含钙、镁的碳酸盐和萤石)为主自1980年以来,我国焊条行业有2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先后引进了瑞士奥利康、瑞典伊萨、德国万沙、日本神钢等公司的焊条生产线、压涂设备、先进配方和检测仪器等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企业技术改造,焊条质量、品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约50个厂家的产品取得了中国CCS的认可,有30多个厂家的产品取得了英国LR、美国ABS、挪威NV、日本NK等国际上权威船级社饿认可我国还以独创的“先涂后切”工艺成批生产出了直径为σ(0.8~1.8)mm)的特细焊条,并发明了具有良好冶金特性、优质高品位的焊条(如全位置立向下焊条、高效铁粉焊条、高纤维素焊条优质不锈钢和耐热钢焊条等)十分短缺,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1997年列入我国《焊接材料产品样本》中的产品有368种没有列入的专用焊条、车工产品用的焊条等还有近百种 2.2焊丝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气体保护焊焊丝开始发展缓慢,1985年后才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各种自动和半自动焊接方法的推广应用,焊接的品种逐渐增多,使用量也逐年扩大各国焊条和焊丝产量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焊接自动化水平我国目前焊丝生产企业150多家,整个焊丝行业年生产能力约30玩吨,多数是生产埋弧焊(SAW)和co2气体保护焊用焊丝,具备药芯焊丝生产条件的企业有20多家 我国焊接材料生产能力,特别是自动焊接用焊丝的生产能力,近年来有了明显发展,表2列出我国近年来焊接材料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焊接材料生产中自动化焊接用焊丝产量占焊接材料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由20世纪80年代 中期的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5%左右(总产量约16万吨),预计今后数年间焊丝的增长仍延续下去 表2我国近年来焊接材料产量的变化/万吨 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自动化焊接材料的发展,特别是co 气体保 2 护焊丝和药芯焊丝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1985年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年产量达到约10万吨国内药芯焊丝的使用始于宝山钢铁公司的建设其后,机械制造行业、能源化工行业、船舶制造和海洋结构行业、建筑和桥梁业、输油及输气管线建设行业等相继使用了进口焊丝和国产焊丝 我国药芯焊丝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但很长时间没有实现批量生产近几年我国药芯焊丝发展速度很快,使用量也逐年扩大国产药芯焊丝生产始于1987年北京焊条厂从英国CPV公司引进一条全连轧式药芯焊丝生产线1993~1998年时我国药芯焊丝生产设备引进的高峰期,有十几个企业先后从英国、美国、日本、乌克兰、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引进焊丝生产线和药芯焊丝生产设备至2022年,我国药芯焊丝制造厂已有29家,生产线总计48条(引进生产线24条、自制生产线24条) 目前我国药芯焊丝已发展到几十个品种,药芯焊丝的产量从1996年不足0.1吨(以粗丝为主),发展到2022年的近1.2万吨(以细丝为主)平均每年超过50%的增长率在发展应用领域也从造船-海洋结构行业逐步扩大到建筑-桥梁、重型机械、锅炉-压力容器、输送管道、钢结构等多个行业 在生产设备上已研制出钢带法生产线、盘条法生产线和钢管法生产线,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设备设计和制造能力。
其中,国产钢带法生产线已稳定的在实际生产中运行,单套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0.1~0.15)万吨 从各行业的使用品种上看,在船舶和海洋结构行业、建筑和桥梁业、机械制造行业、能源化工行业、钢结构行业,主要使用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在输油及输气管线建设中主要使用保护药芯焊丝耐磨堆焊药芯焊丝应用于各行业材料的表面性能改进上在各行业中,以船舶制造和海洋结构行业使用药芯焊丝量最大,近年来在其他行业药芯焊丝的使用正不断提高 在进口产品中,以钛型气保护碳钢、低合金钢药芯焊丝为主,占全部药芯焊丝的比例约为95%;自保护药芯焊丝的5%;其他品种(气保护不锈钢药芯焊丝等)约占1%在国产产品中,以钛型气保护碳钢、硬面堆焊药芯焊丝为主,约占98%(其中堆焊焊丝约占10%);钛型低合金和不锈钢药芯焊丝的占2%(其中不锈钢焊丝约占10%)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尽快提高我国焊接自动化水平,调整我国焊接材料的构成比例,大力发展自动或半自动焊接材料我国目前实芯焊丝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品种较少,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药芯焊丝主要是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增加品种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发展无缝镀铜和金属型药芯焊丝也势在必行。
我国焊丝行业历经多年的磨砺整逐渐形成规模,生产设备和产品的制造能力和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的应用域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各行业对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焊接材料需求的持续增长根据市场需求,预计今后数年我国实芯和药芯焊丝的产量和品种将会有较快的发展 2.3焊剂的发展现状 埋弧自动焊在我国应用较早,但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以生产和使用熔炼焊剂为主,生产企业有20余家近年来,由于烧结焊接市场不断扩大,专门生产烧结焊接的企业不断增加;目前生产焊剂的企业有10多家 随着各种自动和半自动焊接方法的广泛应用,焊剂的品种逐渐增多,使用量也逐年扩大我国目前有埋弧自动焊焊剂生产企业40多家,年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上,但埋弧焊焊剂仍以熔炼型为主,约占焊剂总产量的85%,其中HJ431占熔炼焊剂的90%上目前我国一些高性能的焊剂仍主要靠进口 我国近年来烧结焊剂的用量也在逐渐增多,自锦州电焊条厂1986年引进瑞士奥利康公司烧结焊剂生产线和配方以来,我国烧结焊剂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根据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统计,我国1987年烧结焊剂的消耗量(不包括进口的烧结焊剂)仅0.03万吨左右,而1991年已接近0.3万吨,1996年烧结焊剂的消耗量已接近0.8万吨,约占全部焊剂消耗量的20%左右;2000年烧结焊剂的产量为1万多吨,仍低于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