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1980****05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42KB
约24页
文档ID:274332680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_第1页
1/24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 晋公庙中学数学组 学习目标: 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的分析,列出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2.通过分析方程的特点,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培养归纳分析的能力 3.会说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学习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学习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 二、自学指导: 1、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31页至32页内容,独立思考解答下列问题: 1)情境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一个面积为120 m 2 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 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设未知数列方程 你能将方程化成ax 2 +bx+c=0的形式吗? 阅读课本P48,回答问题: 1)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2)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二次项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及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2、合作交流: 1.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举例: 1)一块四周镶有宽度相等的花边的地毯,如图所示,它的长为8m ,宽为5m ,如果地毯中央长方形图案的面积为18m 2 ,那么花边有多宽列 方程并化成一般 形式。

2)求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 如果设中间的一个数为x ,列 方程并化成一般形式 3)如图,一个长为10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8m ,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 ,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列出方程并化简 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x m ,列 方程并化成一般形式 2.知识梳理: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强调三个特征:①它是______方程;②它只含______未知数;③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在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_______是必不可少的项. 2)几种不同的表示形式: ①ax 2 +bx+c=0 (a ≠0,b ≠0,c ≠0) ② ___________ (a ≠0,b ≠0,c=0) ③____________ (a ≠0,b=0,c ≠0) ④___________ (a ≠ 0,b=0,c=0) 8 三、当堂训练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1)x 2 -y=1 (2) 1/ x 2 -3=2 (3)2x+ x 2 =3 (4)3x-1=0 (5) (5x+2)(3x-7)=15 x 2(k 为常数)(6)a x 2 +bx+c=0 (7)()0212 2=-++k x k 2、.当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a-1)x 2 -bx+c =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分别是什么 当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a-1)x 2 -bx+c =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几个( ) ① ()x x 2 432+ =-, ②02 =+b ax , ③ 03)21(22=-+--a x a x ④0222=-+m x x m , ⑤x x =-522, ⑥ ()02122=+++ax x a A .6个 B . 5个 C .4个 D .3个 4.x x 5322 =-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项分别为( ). 5.关于x 的方程(k 2 -1)x 2 + 2 (k -1) x + 2k + 2=0,当k ______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k_____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6.当m=_________时,方程032)1(1 =++-+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四、课堂小结: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 2 +bx+c=0(a,b,c 为常数,a ≠0) 其中ax 2 , bx , c 分别为二次项,一次项及常数项 五、作业: 基础题:课本32页随堂练习1、2,知识技能2 提高题:课本32页知识技能1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1、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 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 通过探索方程的解,增进对方解的认识,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 学习难点: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导入新课: 1.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2 x 2 ―x +1=0 (2)―x 2 +1=0 (3 x 2 ―x =0 (4)― 3 x 2 =0 (5)(8-2x )(5-2x)=18 二、自学指导: 1、P31花边问题中方程的一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求出x 吗? (1)x 可能小于0吗?说说你的理由; (2)x 可能大于4吗?可能大于2.5吗?为什么? (3)完成下表 (4)你知道地毯花边的宽x(m)是多少吗?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与同伴交流 2、合作探究 通过估算求近似解的方法: 先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其解的大致范围,再通过具体的列表计算进行两边“夹逼”,逐步求得近似解。

三、例题解析 例题1:P31梯子问题 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 (m )满足 (x +6)2 +72 =102 一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认为底端也滑动了1米吗?为什么? (2)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是2m 吗?可能是3m 吗? (3)你能猜出滑动距离x(m)的大致范围吗?x 的整数部分是几? (4)填表计算: 进一步计算 十分位是几?照此思路可以估算出x 的百分位和千分位 四、当堂训练: 1、见课本P34页随堂练习 2.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有两个解为1和-1,则有a b c ++= ____________,且有 a b c -+=________. 3.若关于x 的方程2 21x mx m -=-有一个根为-1,则m=_____________. 4.用平方根的意义求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准确解: (1)122=x (2) 016812 =-x (3)()1212 =-x 8 (4) ()162812 =-x (5)01532=+x 5、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012192=-x (2)()422 =-x (3) 0132=+x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并了解了近似计算的重要思想——“夹逼”思想.估计方程的近似解可用列表法求,估算的精度不要求很高 六、作业 基础题:35页知识技能1 提高题:1.完成基础题;2.课本35页知识技能2,数学理解3 板书设计: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3.把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 十m)2 =n(n ≥0)的形式,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会利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 十m)2 =n(n ≥0)的形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x 2 =9 (2)(x +2)2 =16 2.什么是完全平方公式? 利用公式计算:(1)(x +6)2 (2)(x -12 )2 注意:它们的常数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指导: 1、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36-37页,解方程:x 2 +12x -15=0(配方法) 解: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 配方,得:__________________.(两边同时加上__________的平方)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平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42 =-x x 配方法:通过配成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

2、合作交流: 配方: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 (1)x 2 +12x +_____=(x +6)2 (2)x 2 ―4x +______=(x ―____)2 (3)x 2 +8x +______=(x +_____)2 从上可知:常数项配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解析 例1. 解方程: x 2 十8x 一 9=0. 解:可以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x 2 十8x=9 两边都加42 (一次项系数8的一半的平方),得 x 2 十8x+42=9+42 即 (X+4)2 =25 两边开平方,得 X+4=±5 即 X+4=5 , 或 X+4=-5 所以 X 1=1, X 2=-9 四、当堂训练 1.一元二次方程x 2 -2x -m=0,用配方法解该方程,配方后的方程为( ) A.(x -1)2 =m 2 +1 B.(x -1)2 =m -1 C.(x -1)2 =1-m D.(x -1)2 =m+1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 x 2 一l0x 十25=7; (2) (3) x 2+3x =1; (4) x 2 +2x 十2=8x +4; 1.关于x 的方程(x+m)2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两个解x=。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