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厦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第十篇 第六章 厦门城市配送物流管理运行标准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77KB
约5页
文档ID:274321724
厦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第十篇 第六章 厦门城市配送物流管理运行标准_第1页
1/5

第十篇 第六章城市配送物流管理运行标准第一节总那么L适用范围及目的意义为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求,提高城市配送效率,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 开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标准2.目标大力开展绿色物流,形成绿色高效配送体系第二节编制依据1 .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开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 发(2014) 42 号)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开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7) 11 号)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开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7) 73号)4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假设干 意见》(交规发(2016) 147号)5 .国家开展改革委等2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开展促进形 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 352号)6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城市绿色货 运配送示范工程创立城市的通知》(交办运(2018) 75号)7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开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假设干意见》(厦府(2015) 314 号)8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开展和改革委员会社建省公安厅福建省商 务厅福建省邮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配送集约高效开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 交运(2019) 17号)9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物流办等部门关于支持快递业开展 假设干措施的通知》(厦府办(2018) 67号)10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实 施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18) 211号)其他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第三节管理标准L基础设施1.1 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

建设数量到达3个以上,具备仓储、 分拨、配载、配送、信息服务、中转换装等功能,实现干线规模化运输与支线 集散分拨一体化操作1.2 公共配送中心建设数量到达5个以上,联接货运枢纽(物流园区)与 末端共同配送站,具备统一存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的集约组织等功能1.3 末端配送点建设数量到达15()个以上,功能包括货物装卸点、货物集 散点,能为终端客户提供停靠、装卸、分拣等服务,满足社区、高校、商务区 等末端商品配送需求2 ,物流用地保障末端配送网点用地做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新建工业、商 业和社区工程应规划、预留物流配送末端网点用地,新建写字楼、居住小区应 同时规划建设配送末端网点用房3 .运输设备3.1 城市配送车辆城市配送车辆逐步实现新能源化,逐步实施统一标识和 通行管理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特指在城市市区内从事货物运输(包括快件接 送)服务,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厢式货车和封 闭式货车,主要包括纯电动货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货车、燃料电池货车以及达 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清洁能源货车3.2 邮政快递业电动自行车依据厦门邮政业电动自行车管理方法,对厦门 市邮政业电动自行车实行规范化管理。

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指标应当经有资质 检验机构检验符合《电动自行车平安技术规范》,并且符合以下要求:具有良 好的脚踏骑行功能,其30 min的脚踏骑行距离大于或等于5 km;整车高度不 大于1100亳米;车体宽度不大于450亳米;鞍座长度不大于350亳米;蓄电 池标称电压应当小于或等于48 V;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装配完整的电 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应当小于或等于55 kg,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当小于 或等于400 Wo上述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如有调整,按新标准执行厦门市快 递行业协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电动自行车管理负总责并实施各项管 理工作3.3 快递运输车辆依据厦门市快递运输车辆统一标识管理方法,对厦门市 道路上通行、停靠和作业的快递运输车辆进行统一标识管理快递运输车辆应 当且仅限于从事快递服务活动且为12座(含)以下载客汽车、封闭式货车、厢 式货车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取得省邮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快递业务经营许 可证;快递车辆的产权人应当与申请人一致;市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人应以书面方式提出申请,并按市邮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填报格式文本3.4 充电设施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物流车,推进“互联网+智能汽车+充电 设施''建设,城市配送纯电动货车保有量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货车保有量之和与可 用于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的充电设施总量的比值1。

3.5 配送车辆便利通行制定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建立通行管理机制, 对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制定并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政策和停车措施;规划不少 于150个末端配送车辆停靠、装卸点4 .物流智能装备推动仓储配送智能化,鼓励仓储、分拣、包装、运输等业务智能化建设, 鼓励智能仓、智能分拣系统、智能输送设备、物流机器人、无人仓等智能设备 广泛使用,对实现明显业务增量和服务与环境质量改善的,予以政策扶持5 .绿色包装对社区、校园、商务区等城乡配送末端网点使用绿色包装物、绿色循环箱, 实施包装物、废弃物回收对认定的示范网点,按照相关扶持政策给予奖励6 .绿色信息化平台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建设公共型城市配送信息平台, 实现交易、监管、服务等第四节精细化管理要求1 .责任分工牵头部门:市交通运输局(市物流办)负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业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 划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邮政管理局等,各区政府2 .管理机制2.1 长效管理机制按照相关标准,建立相关运行机制,推动物流管理运行 工作建设,有效落实各项工作2.2 例会制度建立联席例会制度,传达学习有关政策、法规,通报城市配 送物流管理运行动态,部署、推进工作,协调重大事项。

2.3 信息共享机制各相关部门及时收集、疏理工作推进情况,牵头部门汇 总形成总体工作情况并推送各相关部门,共享信息,共促建设2.4 工程通报落实机制建立工程实施推进机制,实行定期通报,不定期督 促、协调、解决工程实施推进工作中的问题2.5 信息报送制度加强动态信息报送,及时组织推广典型事例,总结先进 经验,强化管理应用第五节考核与评价1 .考核对象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工业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 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以及各区政府2 .考核方式分日常督查、专项检查和年终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和整改3 .考核内容3.1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情况包括物流用地规划情况,干支衔接弄货运枢纽 (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末端共同配送点等物流基础设施规划数量、建 设进度、实现功能情况3.2 绿色物流设备推广运用情况包括新能源车辆购置和运营情况,新能源 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物流智能设备推广情况等3.3 绿色物流车辆便利通行情况城市配送物流车辆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 配送车辆分时、错时、分类通行和停放优化情况、新能源物流车辆便利化通行 情况3.4 绿色信息化平台绿色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情况,服务效果评价。

3.5 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包括车辆、标识是否完好;车辆刹车、轮胎等易 损物件巡检和保养记录、车辆技术性能审查,企业员工遵守相关法规情况等4 .评价对工作措施和实施效果获省级以上肯定的内容进行通报表扬联系人:李霹雳,联系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