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研究一、问卷调查1.调查对象和方法 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设计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对湖南文理学院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时间是 2013 年 4 月1 日至 18 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一共发放了 135 份问卷,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分别为 31、30、29、36 人,收回有效问卷 126 份有效问卷中男生 20 人,女生 115 人2.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有一个数据引起了笔者的强烈思考就业倾向”选择旅游行业的占 49.2%从这一数据来看,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比例将近一半,和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就业率低这一现实现象十分矛盾 通过对该题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性别和年级因素对此选项有显著影响性别因素表明女生在旅游行业的就业意愿要高于男生, 这与旅游业更容易为女性提供就业岗位的论断吻合年级因素来看,二年级学生倾向于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数最多, 为 20 人, 占同年级中 66.7%;其次,是一年级学生,为 18 人,占同年级中 58.0%;大四人数最少,为 8 人,占同年级中 22.2%。
为了弄清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就业概念淡薄,加之对专业了解不够,1 / 5使其对未来就业形势的评价不高, 随着对旅游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旅游偏好不断加强,于是对就业形势评价的乐观度不断升高,在二年级时达到最大;到了大四,由于面临毕业压力和实习完成后对旅游行业的偏见,使得其对就业形势的评价有所降低此外,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考填写志愿中的第一专业的为 52%,然而在如果重新选择专业时,肯定还会再选择此专业的比率仅为 9.5%这缘于当初高考填写志愿时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 有些学生甚至简单认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就有很多机会出去游玩,正是抱着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填报了本专业学生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些疑问,在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对求职是否有帮助一题中,80.2%的学生表示“一般”,3.4%的学生表示“没什么帮助”值得表扬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回答“专业实习的安排对求职的帮助”一题中表示肯定二、原因分析以 1979 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等专科旅游学校成立为标志,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
至今,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已走过了 35 个春秋,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通过调查和实际访谈,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原因:一是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二是旅游业就业前景良好,我国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三2 / 5是学生就业观念正在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服务行业低人一等既然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如此感兴趣,那么为何出现了学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率低, 且流失率高的现象呢?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1.高校旅游教育体制的缺陷 (1)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等专业方向课程都是各高校学生的必修内容,大有蜻蜓点水门门懂,样样不精之感而旅游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如酒店管理阶层、高级导游等却又相当缺乏 (2)理论和实践脱节旅游业更加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而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 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偏少 (3)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许多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基本上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旅游教学工作, 这种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在业务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都有较大的欠缺,特别是实践经验较为缺乏2.部分旅游企业的急功近利。
旅游企业在招聘新人时注重招聘有旅游从业经验的熟练工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虽然具备较高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但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部分用人单位往往吝惜用人成本,缺少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机制,很难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管理人才许多企业宁愿选择具有较强技能熟练度的专科或者中专学生3.社会对服务性行业的偏见 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仍有很多人认为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而服务行业就是伺候3 / 5人的工作,从事服务业让人在心理上觉得低人一等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业的误解,认为旅游业是青春行业,不适合长久干下去,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观念上出现了偏差,出现了一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不愿意在旅游业就业的现象4.学生对旅游业就业信心的缺乏 不少大学生择业时过分注重在短期内有充分的晋升机会, 有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旅游业尤其是酒店业的通则就是要求管理者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大学生的愿望与旅游业的行业特性就成为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也成为大学生不愿意从事旅游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三、优化对策1.普及专业知识,为职业道路打好基础由调查得知,有些学生当初填报志愿时最迫切的愿望只是上大学, 很少根据个人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好好考虑过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
这是降低高校学生专业满意度的一个内在原因因此,从小就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帮助孩子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职业,让学生对大学专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普及大学专业知识,介绍专业就业情况,合理填报志愿显得十分必要2.创新高校旅游教育模式第一,旅游本科教育需要构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新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科学设计实验教学4 / 5内容,优选校外实习基地十分重要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师资来源,从企业中聘用师资,为学生开一些讲座或授课;增派访问学者,吸引留学生回国,从国外聘请师资要加强教师的科研应用性, 增加教师的实践阅历, 创造条件使教师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第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择业标准,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改变部分学生心中传统的导游服务、接待服务等工作低人一等的观念,使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人生观3.倡导旅游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不断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体制, 在薪酬方面本科生与专科或者其他学历的从业人员应该有一定区别, 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建立良好的晋升机制,对那些真正有管理能力的人要给予学习提高与晋升的机会。
从社会角度来说, 现在社会上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负面报道过多,旅游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不被认可因此,一方面政府需要重视旅游业,让全社会知道旅游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要为所有旅游从业人员呼吁,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消除人们对从事旅游业工作人员及旅游业认识的偏差,使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愿意留在旅游行业里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