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74195324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橘皮陈皮功用等信息的详细介绍橘皮,又称为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广橘皮(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橘皮(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陈皮又称橘皮,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陈皮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本草经疏:“辛能散,苦

2、能泻,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嗽止,胸中瘕 热消矣,脾为运动磨物之脏,1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 逆、霍乱、泄泻等证,苦温能凿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诸证自疗矣。”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橘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橘皮入药以陈久者

3、为良,故名陈皮、贵老。王好古云:“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橘皮药材,除上述橘类的果皮外,柑类及甜橙的果皮,有时亦作橘皮使用。折叠产地分布广东福建 四川重庆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其中以广东新会、四会、广州近郊产者质佳,以四川、重庆等地产量大。折叠采收加工1012月间采挖。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其中10月份采摘的柑皮色偏青,11月份的柑皮色呈黄,12月份的红色.柑果采摘后先是剥皮,晾干,密封储藏。只有收藏了3年以上的才能称为陈皮。折叠药用价值折叠临床应用1 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

4、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2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陈皮。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3 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该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

5、等药同用。折叠医学作用【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5%(压榨法)至2%(蒸馏法), 油中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d-limonene),还含-月桂烯(-myrcene)-及-蒎烯(pinene)等, 另含黄酮类成分橙皮甙、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柑橘素(tangeretin,5,6,7,8,4-pentamethoxyflavone)、二氢川陈皮素(citromitin,5,6,7,8,3,4-hexamethoxyflavanone)及5-去甲二氢川陈皮素(5-O-desmethyl-citromitin);又报道川陈皮含橙皮甙约8.4%,川陈皮素(nobiletin)约0。15%

6、另含辛弗林(对羟福林)0.28%-2。54%【理化鉴别】1该品粉末0。3g加甲醇10ml, 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 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1ml, 溶液渐成红色(检查橙皮甙)2薄层层析:样 品 液:按上项制取滤液5ml,浓缩至1ml, 作供试溶液对照品液:取橙皮甙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对照品液 取出, 凉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展至约8cm显 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醋酸-水

7、(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橙皮苦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 即得津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 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80ml, 加热回流23小时,弃去石油醚, 药渣挥干,加甲醇80ml, 再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 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 用少量甲醇分数次洗涤容器,洗液滤人同一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l,注人液相色谱仪, 测定,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 含橙皮苷(C23H34O15)

8、不得少于3.5%折叠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的作用小量陈皮煎剂使离体及在位蟾蜍心脏收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大,加大剂量则出现心脏抑制,离体兔心灌流可使冠状血管扩张,蟾蜍全身灌流使流量减少,陈皮煎剂静脉注射可使犬肾容积减小,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对犬及兔可使动脉压上升,在血压恢复后有短时间的下降现象,其作用与肾上腺素极为相似,反复用药亦不产生耐受性。陈皮中含有橙皮甙,能使兔耳灌流量增加,可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人工合成的甲基橙皮甙,为多种双氢黄酮型及查耳酮型的甲基橙皮甙混合物,降低血管通透性的效力较其他黄酮甙强,对狗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在心肺装置及离体兔心灌流实验上,不影响心收缩力及

9、心率,但整体实验时由于血压下降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速,0.51毫克的甲基橙皮甙对离体兔心的冠状血管扩张作用为茶碱效力的1/21/4,但持续时间较久,剂量增至10毫克时,对冠状血管的扩张作用增强,对心收缩力及心率仍无影响。对麻醉兔、猫、犬静脉注射有缓慢的降压作用,其降压原理是由于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研究甲基橙皮甙混合物中的各单体,对家兔的降压作用,离体兔心冠状血管扩张作用,动物在位后胺灌流(股动脉注射)增加流量的作用,以双氢黄酮型的3'-甲基-7-鼠李糖-2-甲基葡萄糖-橙皮素作用陈皮最强。 对平滑肌的作用陈皮煎剂对家兔及小白鼠离体肠管,麻醉兔、犬之在位胃及肠运动,小白鼠离体子宫均表现

10、抑制,对麻醉兔在位子宫则呈强直性收缩,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甲基橘皮甙对豚鼠、家兔的肠管、气管、子宫及大白鼠胸部主动脉片均有松弛作用,但作用较弱,为罂粟碱的1/100以下。 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橙皮甙不能减轻大鼠后肢脚爪因甲醛引起的浮肿,柑橘属植物中顺式香豆素则有抗炎作用。甲基橙皮甙(以二氢黄酮型为主的混合物)对毛细管的通透性(家兔氯仿法及小白鼠蛇毒法)也有抑制作用,并能防止蛇毒引起的出血,在甲基橙皮甙单体中,3'-甲基-7-鼠李糖-2-甲基葡萄糖-橙皮素抗炎作用最强,毒性最低。甲基橙皮甙对结扎幽门引起的大白鼠溃疡,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与维生素C及K合用能增强其效力,口服则无效,给

11、大白鼠腹腔注射,迅速表现利胆作用,维生素C及K亦可增强此作用。 其他作用橙皮甙对大白鼠分别饲以致血栓塞及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饮食,能延长其存活时间。用氯乙烷喷射法在家兔耳部造成的人工冻伤,在冻伤前或后连续给予橙皮甙可减轻冻伤症状,并用维生素C不能增强其预防冻伤的效果。广陈皮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卡他奈氏菌、溶血性嗜血杆菌的生长,陈皮与小叶榕的合剂在试管内亦有抑菌作用。陈皮、干姜煎剂(1:1)对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无镇吐作用。研究中药中治疗脚气病的药物,发现陈皮(蕉柑的果皮)及广陈皮(甜橙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1。前者每100克生药中含65微克,后者约100微克。折叠功能主治【性味】:性温,味辛

12、、味苦。【归经】:入脾经、胃经、肺经。【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本草纲目:其至百并总是取棋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本草经疏:辛能散,苦能泻,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嗽止,胸中瘕 热消矣,脾为运动磨物之脏,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 逆、霍乱、泄泻等证,苦温陈皮能凿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

13、诸证自疗矣。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 ,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

14、从肺而言,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温化寒气,能治痰多咳喘,气壅食停;从心而言,则辛开心气,苦泄心火,温化湿浊,能治胸中烦热,口气哕臭;从肝而言,则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温化寒湿,所以它能治肝郁有热,饮停食滞;从肾而言,则辛润肾燥,苦泄肾湿,温和肾气,所以它能治命火不足,饮食不化。当然,种种解释都与湿和脾有关,所以它的药性作用发挥余地比较大,一般理气化痰方中均可使用。如李时珍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如和白术同用,则有补脾胃的作用,与人参、甘草同用则有补肺气的作用,与杏仁同用则有通降大肠气秘的作用,与桃仁同用则

15、有通润大肠血秘的作用,与半夏同用则有燥湿的作用,与茯苓同用则有祛湿的作用,与竹茹同用则有降气止呕的作用,与干姜同用能温化寒痰,与黄连同用能清除热痰或者直接服用胃肠饮治疗胃肠疾病疗效更好。橘皮去其内白者,称之为橘红,其辛苦之味较重,故临床主要用在祛湿化痰上,尤其是痰多壅肺之时,如常用成药橘红丸之类。橘络有行经络之气,去经络痰湿的作用,故临床上用在气滞痰阻的肢体麻木之时,多配在其它成方之中。橘核有散结止痛去湿化痰的作用,故在临陈皮床上用于疝气疼痛、湿疒主痹腰痛等。橘叶色青,有条达肝气的作用,故临床上用于胁肋疼痛,胸闷乳痛之时,也多配在成方中使用。青皮和陈皮一主肝脾,一主脾肺,从行气的力量来说,青皮

16、较强,从化痰的能力来说陈皮较强,青皮破气故易伤正气,陈皮力缓不易伤正气。所以青陈皮在治疗气滞痰阻的疼痛时各有所长。比如左侧胸痛用青皮,右侧胸痛用陈皮;胁肋疼痛用青皮,中间疼痛用陈皮;乳头疼痛用青皮,乳房疼痛用陈皮;下腹疼痛用青皮,胸腹疼痛用陈皮。香椽皮与陈皮相似之处较多,但香椽皮苦辛不强,甘味有余,且略有酸味,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故香椽皮行气之中多有补养作用,所治范围也主要是限于脾胃气虚而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等疾病。其祛湿化痰作用虽然明显低于陈皮,但养脾行气作用则优于陈皮。佛手片与陈皮也有相似之处,但佛手片主行肝气,兼顾脾气,透散之力较强,所以主治范围主要是因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达脾土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其透散能力优于陈皮,但其去湿能力不如陈皮,散结化痰能力不如橘核。可以说,在临床选用的时候,陈皮以脾胃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设备维修与保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