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

上传人:中**** 文档编号:27419472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_象山语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象山语要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象山语要以供大家参阅。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由于部分古籍有损,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字数:2618象山语要 卷一 与邵叔宜 前日曾尝以夫子所论齐景公、伯夷、齐叔之说,断命以祛俗惑,至今叹服,不能弥忘。为.允其所见,推其所为,勿怠勿画,益着益察,日跻于纯一之地是所望于君子,夷齐未足言也。 此天所以予我者,非由外烁我也。思则得之,得此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同此之谓同德,异此之谓异端。 心逸日休,心劳日拙,德伪之辨也。岂唯辨诸其身人之贤否,书之

2、正伪,举将不逃于此矣。 自有诸己至于大而化之,其宽裕温柔足以有容,发强刚毅足以有执,斋庄中正足以有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别。增加驯积,水渐木升,固月异而岁不同。然由萌蘖之生而至于枝叶扶疏,由源泉混混而至于放乎四海,岂二物哉?中庸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又曰:其为物不二。此之谓也。 学问固无穷已,然端绪得失,则当早辨,是非向背,可以立决。.曾之于颜,颜之于夫子,固自有次第,然而,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虽夫子不能逃于曾子矣。岂唯曾子哉?君子之道,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能行。唐周之时,康衢击壤之民,中林施置之夫,亦帝尧文王所不能逃也。故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病其自暴自弃,则为之发四端,曰:人之有

3、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夫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此复之初也。钧是人也,己私安有不可克者?顾不能自知其非,则不知自克耳。 王泽之竭,利欲日炽。先觉不作,民心横奔。浮文异端,转相萦惑。往圣话语,徒为藩饰。而为机变之巧者,又复魑魅虺蜴其间。耻非其耻,而耻心亡矣。 今之谓学问思辨,而于此不能深切着明,依凭空言,傅着意见,增疣益赘,助胜崇私,重其忿狷,长其负恃,蒙蔽至理,擀格至言,自以为是,没世不复,此其为罪,浮于自暴自弃之人矣。此人之过,其初甚小,其后乃大;人之救之,其初则易,其后则难,亦其势然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于其端绪之知不至,悉精

4、毕力求多于末,沟浍皆盈,涸可立待,要之其终,本末俱失。 夫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后世耻一物之不知,亦耻其非耻矣。人情物理之变,何可胜穷?若其标末,虽古圣人不能尽知也。稷之不能审于八音,夔之不能详于五种,可以理揆。夫子之圣,自以少贱而多能,然不如老农,圃不如老圃,虽其老于论道,亦曰学而不厌,启助之益,需于后学。伏羲之时,未有尧之文章;唐虞之时,未有成周之礼乐。非伏羲之智不如尧,而尧舜之智不如周公,古之圣贤,更续缉熙之际,尚可考也。 学未知至,自用其私者,乃至于乱原委之伦,颠萌蘖之序,穷年卒岁,非所底丽,犹焦焦然思以易天下,岂不谬哉? 与曾宅之 记录人言语极难,非心通意解,往往多不

5、得其实。前辈多戒门人无妄录其语言,为其不能通解,乃自以己意听之,心失其实也。 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烁。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所病于吾友者,正谓此理不明,内无所主。一向羁绊于浮论虚说,终日只依藉外说以为主,天之所与我者反为客,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坦然明白之理可使妇人童子听之而喻;勤学之士反为之迷惑,自为支离之说以自萦缠。穷年卒岁,靡所底丽,岂不重可怜哉? 使生在治古盛时,蒙被先圣王之泽,必无此病。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后世言易者以为易道至幽至深,学者

6、皆不敢轻言。然圣人赞易则曰: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夫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又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不为耳。又曰: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古圣贤之言,大抵若合符节。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

7、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如是则为仁,反是则为不仁。 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则得之,得此理也;先知者,知此理也;先觉者,觉此理也;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是知其是,非知其非,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敬此理也;义亦此理也;内此理也,外亦此理也。故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所谓安宅、正路者,此

8、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此也。 古人自得之,故有其实。言理则是实理,言事则是实事。德则实德,行则实行。吾与晦庵书所谓士人质实,不尚智巧,言论未详,事实先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谓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者,以其事实觉其事实,故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谓言顾行,行顾言'。周道之衰,文貌日胜,事实湮于意见,典训芜于辨说。揣量模写之工、依放假借之似,其条画足以自信,其习熟足以自安。以子贡之达,又得夫子而师承之,尚不免此多学而识之'之见,非夫子叩之,彼固晏然而无疑,先行'之训,予欲无言'之训,所以觉之者屡矣,而终不悟况其不工不似,不足以自信、不足以自安者乎! 终日依靠人言语,又未有定论,如在逆旅,乃所谓无所归。 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未至如今人有如许浮论虚说谬悠无根之甚,夫子犹以为门人之戒,又况今日谬悠无根而可安乎? 吾友能弃去旧习,复其本心,使此一阳为主于内,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终食之间而违于是。此乃所谓有事焉,乃所谓勿忘乃所谓敬。果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作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