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春秋战国人物志大全1 周幽王姓姬名宫涅,宣王子,生卒年不详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废申后而立褒姒,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褒姒一笑褒姒生子伯服,幽王为了讨好她,竟废嫡立庶,将原先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了,以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结果申后带其子出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申后父申侯乃起而抵抗幽王公元前 771 年,申侯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河南方城) 、吕(河南南阳西)等国,进兵西之 镐京幽王烽火征兵,兵莫至,镐京陷,犬戎兵杀幽王于骊山(陕西临潼邻近) ,西周亡, 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2 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名宜臼,幽王正妻申后所生初立为太子,后为幽王废而改立宠妃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幽王死后,宜臼在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下即王位,是为周平王公元前 770年,平王迁都洛邑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 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 720 年死去 .3 周桓王 .周平王之子,名林,东周初年其次代周王,公元前 719 年至公元前 697 年在位桓王即位之初,秉承平王之志,连续减弱卿权,以加强王权,依旧保持「宗周」之余烈是时,卫国定君,必假王室之威。
晋国内乱,必借王室力气干涉,以至于王室尚能自由取易郑国之田到了公元前 707 年,桓王夺郑伯政,郑庄公不朝桓王仍能率诸侯之师伐郑,双方战于葛,但被郑军打得大败从今,王室转衰,虽一度得志于虢,但桓王已无力振作,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业已形成春秋五霸从公元前七七 O 年到前四七六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 可以说是烽烟四起, 战火连天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 经过连年兼并, 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这些大国之间仍相互攻伐, 争夺霸权 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 “春秋五霸 ”在历史上,对 “春秋五霸 ”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 “五霸 ”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 “五霸 ”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1 齐桓公(前 685—前 643)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在位时,昏庸暴乱,诸弟出逃, 小白也逃往莒国公元前 686 年,齐襄公被杀,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在齐国高氏帮忙下,取得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在内进行行政改革,进展生产,使齐国经济、军事力气大增, 对外 .「尊王攘夷」 ,取得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优势, 又顺应了当时戎狄内侵、中原各国关注如何抵挡的态势。
齐桓公在诸国间获得了极高的威信, 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2 宋襄公(? — 前 637)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之子,名兹甫,公元前 650 年即位齐桓公死后,诸子争位,宋襄公用武力护送齐太子昭回国,夺取君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自以为立孝公有功,妄想以此为资本继齐而霸齐恒公死后,他欲为中原霸主公元前 638 年与楚大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大败,伤重而死3 晋文公(前 697—前 628)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名重耳,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陷害太子申生,重耳受到连累,被迫逃亡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直到公元前 637 年,才在秦国的帮忙下返回晋国,登上君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对内任用贤能,改革军政,国力增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强对外尊奉周王,帮忙王室平乱,取得「尊王」美誉晋文公最终灭曹却楚,成为中原霸主4 秦穆公(? — 前 621)春秋时秦国国君秦德公之少子,成公之弟,名任好,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 659 年至公元前 621 年在位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后在崤 〔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之战被晋军突击,大败,转而向西方进展, 「益国十二,开的千里,遂霸西戎」 ,对秦的进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肯定的奉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5 楚庄王(? — 前 591)楚穆王之子,名侣,春秋时楚国的国君,公元前 613 年至前 591 年在位他曾整顿内政,兴修水利,任用平民出身的孙叔敖为令尹,进展经济,使农工商贾各守其业政治上遵循「楚国之令典」,留意选用旧贵族, 「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 ,加强了贵族的力气军事上重新提倡楚武王制定的阵法, 使兵士之间团结一样 这些有力措施, 为楚庄王的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公元前 611 年,楚庄王攻灭庸国 〔今湖北竹山西南 〕,国力大盛,继而又攻击陆浑之戎,陈兵周疆,派人询问象徵天子权威的九鼎之轻重后在 〔 今河南荥阳北 〕之战大败晋军, 间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6 吴王阖闾吴王寿梦死后, 子诸樊即位, 诸樊死, 其弟余祭、 余依次继位, 到四弟季札, 季札让位不受, 本应将王位回传于诸樊之子公子光, 但继位为王的是余子州于, 即吴王僚, 公子光极为不满公元前 515 年,吴王僚派兵伐楚,吴军陷入包围,进退不能,公子光趁机夺权,派专诸刺死王僚,登上吴王宝座,是为吴王阖闾 〔又称阖庐 〕吴王阖闾任用孙武、伍员等贤臣,国力大振,数败楚国,并攻入楚郢都 〔今湖北江陵北 〕,盛极一时。
后来在对越的作战中,阖闾负伤而死7 越王勾践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 496 年,勾践即越王位,同年在李大败吴师公元前 494 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投降,勾践做了吴臣仆此后二十年间,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任用贤臣,繁息人口,进展生产,重建武装,越国重新强大起来从公元前 482 年起,越开头攻吴 前 473 年,灭掉吴国, 统一了东南一带 后来勾践又北上争霸, 横行江淮, 号称霸王齐威王田午之子,名因齐,战国时齐国的国君,公元前 356 年至公元前 320 年在位即位之初,齐国曾一度显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面对这种不景气的局面,齐威王大刀阔斧的实行实际措施他任邹忌为相,田忌、孙膑为将和军师,整饬吏治,改革弊政, 「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赏一人 〔即墨大夫 〕,诛一人 〔阿大夫 〕 」,不数年间, 国力渐强 公元前 341 年, 齐大败魏军于马陵 〔今河南范县西南 〕,迫使魏惠王于公元前 334 年到徐州 〔今山东滕县南 〕朝见,互尊为王,史称「会徐州相王」 同时,他仍继承其父在国都临淄 〔今山东淄博东北 〕稷门外稷下广置学宫,招徕各派学者前来著书立说,谈论政治,任其讲学。
齐宣王(? — 前 301)战国时齐国国君 (前 319— 前 301)田氏, 名辟疆 公元前 314 年乘燕内乱, 派兵攻占燕国,后因齐军残暴,被燕国人民赶出又继其父威王置稷下学宫,广招学者讲学郑庄公郑武公之子,名寤生,是春秋初年的郑国国君,公元前 743 年至公元前 701 年在位他曾平定其弟共叔段的叛乱,继武公之后,为周平王的卿士后来,周平王为了减弱郑的力气,分政于虢,任虢公忌父为右卿士,由郑庄公为左卿士,于是周、郑之间发生了冲突,双方互派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人质不久,周平王死去,继之者周桓王准备让虢公单独执政,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公元前707 年,周桓王罢了郑庄公左卿士之职, 郑庄公进行报复, 不去朝见周王 于是桓王带领蔡、卫、陈三国之师伐郑, 战于葛, 被郑军打得大败 到了公元前 701 年,郑庄公竟然召齐、 卫、宋会盟于恶曹 〔今河南延津西南 〕,几乎当上的春秋初年的霸主吴王僚 .吴王余之子,或说庶兄,名州于,春秋时吴国的国君,公元前 526 年至公元前 515 年在位曾多次兴兵伐楚,后被公子光 〔 即吴王阖闾 〕 求助勇士专诸所杀。
吴王夫差 .吴王阖闾之子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夫差不忘父仇,立志报复数年后,夫差大举伐越, 越军大败,向吴降服夫差不听伍员灭越的劝告,却听信佞臣太宰与越议和,失去了统一东南的时机服越以后,夫差日渐骄横,北上争霸中原,连年用兵,导致国力空虚此时越经过多年积聚,力气增强,不断攻吴,公元前 473 年,越灭吴,吴王夫差自杀魏文侯魏桓子之孙,名斯,战国时魏国的第一代国君,为魏国的建立者,公元前 445 年至公元前396 年在位他曾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 〔今河北临漳西南 〕令,嘉奖耕战, 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曾西取秦的河西 〔今黄河与北洛水间 〕,向北越过赵国攻灭中山,又带领韩赵联军向东方开拓,大败齐军至齐长城,并且仍向南伐楚,遏制了楚北上之途,成为战国初年的雄主 .韩昭侯战国时代韩国国君战国七雄之中,以韩国最为弱小韩昭侯在位期间任申不害主持国政, 使韩国致治,诸侯不敢侵韩 .赵武灵王赵肃侯之子,名雍,战国时赵国的国君,公元前 325 年至公元前 299 年在位即位之初,由于年少,未能听政至十九年,即公元前 307 年,意识到「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乃决心以胡服骑射教百姓,改穿胡服,学习骑射,间续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国力大盛。
公元前 299年,传位给王子何 〔即赵惠文王 〕,自称主父后在内讧中被李兑围困于沙丘宫,饿死 .楚怀王(? — 前 296)楚威王之子,名熊槐,战国时楚国的国君,公元前 328 年至公元前 299 年在位由于楚怀王昏庸贪利, 任用亲信令尹子兰、 上官大夫靳尚, 宠爱南后郑袖, 排斥左徒屈原, 使国事日非其后,又误信张仪之言,为秦给商于之的六百里所诱,不能坚持联齐制秦的对外政策,与齐绝交后索的不成,先后与秦战于丹阳 〔今河南丹水北岸 〕、蓝田 〔今陕西蓝田西 〕,为秦所败, 失去大片国土后又遭齐国攻击,国力日衰时而靠秦,时而靠齐公元前 299 年,楚怀王再次受骗,入秦被扣,最终死于秦在位期间,曾乘越国内乱,攻灭越国,设立江东郡 . 燕昭王燕王哙之庶子,名职,战国时燕国的国君,公元前 311 年至公元前 279 年在位曾经流亡于韩,公元前 315 年,齐国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随后,他被赵国护送回国,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趋燕,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来,剧辛自赵至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又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 公元前 284 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 授相国印。
乐毅率燕及秦、 楚、魏、韩、赵之兵联合伐齐,大败齐于济西燕兵深化齐的,齐人大乱,泯王出走,占据齐国七十多城,是燕国最强大时期燕太子丹(? — 前 226)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战国末年燕王喜的太子曾在秦国为人质,后逃归当时秦已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他阴谋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于燕王喜二十八年(前 227 年)派荆轲入秦行刺,未遂次年秦军攻破燕国,他逃奔辽东,被燕王喜斩首献给秦国秦襄公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乱时,犬戎攻击镐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平王又把王室无力掌握的岐山以东的土的赐予秦国, 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了基础秦孝公(前 381— 前 338)秦献公之子,名渠梁,战国时代秦国闻名国君之一于公元前 361 年二十一岁即位,是时诸侯力政,相互并争,孝公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于是,孝公行布宪、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求贤,走富国强兵之路公元前 359 年,孝公用商鞅实行了第一次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