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化历史论文宋代科举封弥誊录制度述论

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6.80KB
约20页
文档ID:274132141
文化历史论文宋代科举封弥誊录制度述论_第1页
1/20

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宋代科 举封弥 誊录 制度述 论封弥 誊录 制度是宋代科 举 考试的一大 创造 对此,前 辈学者和当代同仁多有 论述 i ,但 仍有一些问题 需要 补充说明, 现不揣浅陋, 试加论述,以就正于方家 一、封弥 誊录制度的 创立和推行 1、封弥 誊录 制度的渊源 封弥,又称糊名, 这一考试 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当 时大致先用于制 举考试《通典》卷十五《 选举 典三》 载:“其制 诏举 人,不有常科,皆 标 其目而搜 扬之 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 亲临观 之 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 ”《新唐 书》卷一二五《 张说传 》云: “永昌中( 689 ),武后策 贤良方正, 诏礼部尚 书李景 谌糊名 较覆 张) 说所对第一,后署乙等,授太子校书 郎,迁左 补阙 稍后,糊名又用于吏部 铨试 《通典》卷十五《 选举 典三》 载: “武太后又以吏部 选人多不 实,乃令 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糊名自此始也 ”但到天册元年( 695 )十二月二十二日, “武后以 为非委任之方 ”ii ,遂下敕曰: “ 其常 选人自今已后,宜委所司依常例 铨注。

其糊名入 试,及令学士考判,宜停 ”iii 大约 三十年后,唐玄宗在吏部 铨试 中又复原 了糊名 试判《唐会要》卷七五《 杂处 置》 载: “[开元] 十五年( 727 )九月,敕: ‘今年吏部选 人,宜依例糊名 试判, 暂时 考第奏 闻’” 唐代制 举和 铨试 糊名考 试大致都只是 实行了很短的时间 直到五代后周广 顺 二年( 952 ), 赵上交知 贡举 ,糊名才 开头用于科 举省 试《宋史》卷二六 ○《赵上交 传》载: “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 试贡 士,上交申明条制, 颇为 精密,始 复糊名考校擢扈 载甲科,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 时称得士, 转户 部侍郎明年,再知 举, 谤议纷 然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常荐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 选士失 实, 贬商州司 马 赵上交被 贬, 省试 糊名亦随之被 废 2、宋代封弥 誊录 制度的 创立和推行 ( 1 )封弥制度的 创立和推行 宋代科 举糊名考校始于太宗淳化三年( 992 )的殿 试《 续资 治通 鉴长编 》(以下 简称《 长编 》)卷三三 载: “[淳化三年( 992 ) ] 三月戊戌(四日),上御崇政殿,覆 试合 格奏名 进士。

先是,胡旦、 苏 易简、王世 就、梁 颢、陈尧 叟皆以所 试先成,擢上第,由是士争 习浮 华,尚敏速,或一刻数 诗,或一日十 赋将作 监丞莆田 陈靖上疏, 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 纳 之于是,召两省、三 馆 文学之士,始令糊名考校,第其 优 劣,以分等 级《宋会要 辑稿 ·选举 》七之五、《玉海》卷一一六《景德考 试新格》 记载 略同 对于殿 试封弥始于淳化三年,学界亦无分歧不 过, 这已经是宋朝建国 32 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对 于省 试实 行封弥的 时间 , 就有多 种看法徐 规、何忠礼 认为 : “省试糊名始于大中祥符元年( 1008 ) ”iv 荒木敏一 认为 ,始于景德四年( 1007 ) v 其依据都是《 续资 治通 鉴长编 》(以下 简称《 长编 》)卷六七、景德四年十二月癸卯(十一日) 纪事: “凡礼部封印卷首及点 检程试别 命官,皆自此始 ”及李 焘的原注: “按《周起传 》云,起 创糊名之法又《 陈靖传》,亦云糊名考校始于靖盖靖先 请用之殿 试,起 复用之礼部,故起首 为封弥官也 ”穆朝 庆就认为 ,省 试封弥始于咸平二年( 999 ) vi 其依据是,《宋会要辑 稿·选举 》一九之三 记载 : “[咸平 ] 二年( 999 )正月十日,命礼部尚 书 温仲舒等知 贡举 ,刑部员 外郎董 龟正、太常博士王陟同 试举 人及封印卷首,仍当日入院。

”《长编 》卷四四 记载 略同,李焘 又云: “礼部 贡院封印卷首,自此始 ” 徐 规、何忠礼与荒木敏一的意 见并不冲突,不 过是景德四年( 1007 )十二月任命周起、滕元晏 为封弥官,大中祥符元年( 1008 )正月省 试实 施糊名考校 罢了真正的分歧在于徐 规、何忠礼与穆朝 庆之 间即省 试糊名到底是始于大中祥符元年, 仍是咸平二年?二者之所以有如此分歧, 关键 在于 对“封印卷首 ”一词的解 读 不同穆朝 庆认为 ,“封印 ”即“封弥 ”何忠礼 认为 : “此处的‘封印 ’,当不作 ‘封弥 ’懂得,而是 ‘印署 ’之意因 为它起有 记验 与限制的作用,故亦可称 为‘封印 ’vii 检阅 宋代文献,除上引《 长编 》卷四四和《宋 会要 辑稿·选举 》一九之三 记载 “封印卷首 ”外,在景祐元年( 1034 )之前,至少 仍有 11 处可以 见到“封印卷首 ”(或称 “封弥卷首 ”)一 词现 不惮其烦,征引如下: 1 、[ 咸平三年( 1000 ) ] 三月十七日,帝御崇政殿 试礼部奏名 进士, 又命国子博士雷 说、著作佐郎梅 询于后殿封印卷首《宋会要 辑稿·选举 》七之五~六,《 长编 》卷四六略同) 2、[ 景德四年( 1007 ) ]* 闰 五月二十九日 , 帝 问宰臣等: “天下 贡举 人几何? ”王旦曰: “万三千有 馀 人。

”帝曰: “约常例奏名几何? ”曰: “大约十取其一而已 ”帝曰: “当落者不啻万人矣必慎 择 其有司 ”旦曰: “至于封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卷首,如朝廷差官,于理亦 顺 ,然 须择 素有操 执者凡 进士、 诸科试卷,悉 纳封印院糊名,送知 举官考校,仍 颁其式知 举官考定等第后, 复令封之,俟覆考 毕,参校其得失 ”( * 原系年 为景德三年,是年无 闰月,据《 长编 》卷六五、《文献通考》卷三 ○《选举 考》三改《宋会要 辑稿·选举 》三之八) 3 、[ 景德四年 ] 十二月癸卯(十一日),先是,上 尝问辅 臣以天下贡举 人数王旦曰: “万三千有 馀, 约 常例,奏名十一而已 ”上曰: “如此, 就当黜者不啻万人矣典 领之臣,必 须审择 ,晁迥兢畏,当以委之,周起、王曾、 陈彭年皆可参 预 。

冯拯曰: “封印卷首,如朝廷遣官主之,于理亦 顺,尤宜用素有操守之人 ”旦曰: “滕元晏于士大夫 间少交 游 ”上曰: “今当以朱巽代周起知 举,令起与元晏同掌封印事 ” 于是,命翰林学士晁迥、知制诰朱巽、王曾、 龙图阁 待制 陈 彭年同知 贡举 既受 诏 ,上 谕以取士之意, 务 在至公,擢寒俊有 艺者又命 监察御史 严颍 、张士逊监贡 院 门,都官 员外郎 乔颜 、太常博士 郑彝、太常丞 陈既济巡试铺 ,太 常丞、直集 贤院任随、著作佐郎 陈覃点 检进 士程 试,大理寺丞 马龟 符等六人考校 诸科程 试又命知 制诰 周起、京 东转 运使、祠部 员外郎滕元晏封印 举人卷首,用奉使印殿中丞李道 监封印院 门进 士、 诸科试卷,悉封印卷首,送知 举官考校,仍 颁其式知 举官既考定等 级, 复 令封之 进入,送覆 考所考 毕,然后参校得失凡礼部封印卷首及点 检程试别 命官,皆始此元晏,中正子士 逊,光 化军 人也李 焘原注: “按《周起 传》云,起 创糊名之法又《 陈靖传》亦云糊名考校始于靖盖靖先 请用之殿 试,起 复用之礼部,故起首 为封弥官也 ”)(《 长编 》卷六七,《文献通考》卷 三○《选举 考》三) 4 、[ 大中祥符四年( 1011 ) ] 七月七日,武成王 庙考试官杨侃言: “所试服勤词学 经明行修 举人,未敢只照旧令小 试官更互封弥卷首,乞 别差人。

”从之《宋会要 辑稿·选举 》一四之二四,《 长编 》卷八三略同) 5、[ 天禧三年( 1019 ) ] 正月九日,以翰林学士 钱惟演 权知贡举 ,命国子 监直讲马龟 符、刑部 详覆官王(名与御名音同)、大理寺丞张峤 、大理寺 详断官 赵继 武、国子 监说书卢 自明、 冯诚为 考 试官, 户部员外郎兼太子右 谕德鲁宗 道、直 龙图阁冯 元封印卷首,祕 阁校理李垂、国子 监丞王准点 检试 卷,集 贤校理 陈宽 、馆阁 校勘晁 宗懿覆考 诸科试卷,直史 馆陈 从易、国子博士李成 务 考试知举官亲 戚 举人《宋会要 辑稿 ·选举 》一九之六~七) 6 、[ 天圣元年( 1023 ) ] 闰九月十二日,命侍御史高弁, 职方员外郎、判三司 开 拆司吴 济,直集 贤院胥偃考 试开 封府 举人 监察御史王 轸封弥卷首殿中侍御史王 硕、直史 馆张观 考试 国子 监举 人直史 馆章得象太常寺考 试亲 戚举人, 监察御史 张亿 封印卷首 ”(弁等后坐拆 举 人策卷及莽 卤解策 词,同 进士疑 误弁降两官, 济、偃、 轸各降一官, 诸州监当《宋会要 辑 稿·选举 》一九之七~八) 7 、 [ 天圣二年( 1024 ) ] 正月二十一日,以御史中丞刘筠等 权 知贡举 , 龙图阁 待制滕 涉、判三司 户部勾院、刑部郎中李如谷封印卷首。

《宋会要 辑稿·选举 》一九之八) 8 、[ 天圣五年( 1026 ) ] 正月十二日,以枢密直学士刘筠等 权 知贡举 , 工部侍郎赵稹、 监察御史鞠泳充封印卷首《宋会要 辑稿·选举 》一九之八~九) 9 、[ 天圣八年( 1029 ) ] 正月十四日,以 资政殿学士晏殊等 权知贡举 , 右司 谏范讽 、监察御史崔 暨封印卷首《宋会要 辑稿·选举 》一九之九)10 、[ 明道二年( 1033 ) ] 八月十二日,命三司 盐铁 判官 杨 日华、直史 馆郑戬 、开封府推官明 镐考试开 封府 举人,侍御史郭 劝封印卷首《宋会要 辑稿 ·选举 》一五之九) 11 、[ 景祐元年( 1034 ) ] 正月十六日,以翰林学士章得象等 权知贡举 ,侍御史蒋堂、右正言滕宗 谅封印卷首《宋会要 辑稿·选举 》一九之一 ○) 由上引 11 条宋代史料可知, “封印卷首 ”(或称 “封弥卷首”)一 词不但 见于咸平二年( 999 ),此后又 见于咸平三年( 1000 )、景德四年( 1007 )、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天禧三年( 1019 )、天圣元年( 1023 )、明道二年( 1033 )和景祐元年( 1034 )。

这 11 条宋代史料中的 “封印卷首 ”(或称 “封弥卷首 ”)均指 “封弥 ”(或曰 “糊名 ”),宋人不至于将 “封印 ”与 “封弥 ”混淆到如此程度所以 , 我 认为 省试封弥 应当 始于咸平二年( 999 )至于《 长编 》卷六七、《文献通考》卷三 ○景德四年( 1007 )十二月 纪事所 载“凡礼部封印卷首及点检 程试别 命官,皆始此 ”,大致是在咸平二年至景德四年 间的省 试中, “封印卷首 ”(封弥)尚未“别命官 ”,而由其他考 试 官兼管,如咸平二年的封印卷首官董 龟正和王陟即是 “同试举 人及封印卷首” viii 到景德四年十二月,才 开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