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27409917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心理测量学学问点总结1. 测量:是依据肯定的法就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它包括事物、法就和数字(具有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可加性、规律性的特点)。2. 测量的要素有参照点和单位。3. 参照点:是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需有的运算的起点。参照点分为确定参照点(代表“无”) 和相对参照点(不代表“无” )4. 好的单位必需具备两个条件: ( 1)有确定的意义。 ( 2)有相同的价值。心理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5. 测量的本质是依据某一法就将事物数量化。即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6. 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

2、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数字只用来做标记和分类,不能做数量化分析,即不能说A B C,也不能做加、减、乘、除的运算。7. 次序量表。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这里的数字包含数量关系,即可以说A B C。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次序。心理测量一般是在次序量表上进行的。8. 等距量表。不但有大小关系,仍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确定零点,即可以说A B C, 也可以做加、减运算,但不能做乘、除运算。9. 等比量表。即有相等单位又有确定零点,即可以说A B C,也能做加、减、乘、除的运算。1. 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肯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看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 为,

3、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2. 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包括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和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3. 按测验的功能分为:智力测验、特别才能测验和人格测验。4.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为:文字测验和操作测验。5.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为:客观测验和投射测验。6. 按测验的方式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7. 按测验的要求分为:最高作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8. 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9. 正确的测验观: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讨论方法之一,是决策的帮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讨论方法

4、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10. 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较多的运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以及心理评定量表。1. 第一提倡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他的奉献主要有: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不同遗传的。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可以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为心理测量学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同学皮尔逊加以进展,创立了积差相关法。2. 卡特尔对促进心理测验进展得奉献有:1890 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显现于心理学文献中。主见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规定,并要有常模以便比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 比

5、内西蒙在1905 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4. 20 世纪以后心理测验主要的进展方面:操作测验的进展。团体智力测验的进展。才能倾向测验的进展。人格测验的进展。5. 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致力于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们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6.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7. 常模总体的挑选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8. 常模团体的条件:群体的构成必需明确界定。常模团体必需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标准化样本是肯定时空的产物。样本大小要适当( 1)在实际工作中, 应从经济、 有用和削减误

6、差等方面来考试样本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样本越大越好。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2)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需要100%样本。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也大,一般最低不少于30 或 100 个。全国常模一般有20003000 人。1. 取样:从目标人群中挑选有代表性的样本。方法有:简洁立即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抽样。2. 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可无等级结构存在。其关键是运算组距( K )3. 分组抽样用于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4. 分层抽样时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方法。5. 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肯定规章

7、转换出来就是导出 分数,所以常模分数又叫导出分数。导出分数的特点是:与原始分等值。具有意义。等单位。具有参照点。6. 常模分数所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模,它是说明心理测量分数的基础。7. 进展常模:也叫年龄量表,是依据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在这个量表中,个人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进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进展水平。最直观的进展常模是进展次序量表。8. 进展次序量表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进展程序表,其中按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进展水平。婴儿的感觉运动进展是:4 周:能掌握眼睛运动,去追随一个对象看。16 周:能使头保持平稳。28 周:能用手抓握东西并玩弄

8、它。40 周:能掌握躯干、坐立或爬行52 周:能掌握腿脚运动、站立和行走。1. 皮亚杰的讨论着重于从婴儿到十多岁儿童认知过程的进展,特别留意某些特别概念的形成,其中最闻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的概念的讨论。2. 守恒是指两种等量的物体只要无增无减,无论怎样转变组合,它们在质量、重量、长度、数量及容量等方面仍旧是相等的一种认知。3. 皮亚杰发觉,儿童不同时期显现不同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5 岁时才会懂得质量守恒。6 岁才会把握重量守恒。7 岁才能有容量守恒的概念。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4. 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智力年龄,简

9、称智龄。比内西蒙量表中第一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5. 智龄的算法:先算出基础年龄,即全部题目都通过的那组题目所代表的年龄。然后再全部个更高年龄水平上通过的题目,用月份运算, 加在年龄上, 儿童的智龄是基础年龄与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例如某个儿童 6 岁的题目全部通过, 7 岁组通过 4 题, 8 岁通过 3 题, 9 岁组通过 2 题,其智龄为: 6(岁) +4 2(月)+3 2(月) +2 2(月) =6 岁+18 月=7 岁 6 个月。6. 年级当量实际就是年龄量表,例如常模中6 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也得 35 分,那么就有“该儿童的算术水平是6 年级

10、水平”的表述。7. 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8. 未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运算公式:100100R50 N,其中 R 是原始分数排列次序数,N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是指总人数(样本总人数) 。例如小东在30 名同学中语文成果是80 分,排列第五名,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其百分等级为:1001005508530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9. 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百分点或百分位数。10. 高考的最高分时 695,其中百分等级为 1

11、00,最低分为 103,百分等级是 1,要求录用 20%的同学进入高校,百分等级为80 的百分位数( PP)可以用以下公式运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0088801695PPPP103,得 PP=575.40 575 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将 103 到 695 分成 100 份,其中第 80 分对应的分数。1. 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25%、50% 和 75%对应的三个百分点分成的四段。非常位数也可以此类推。2. 标准分数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由于他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

12、分数。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 分数、 Z 分数、 T 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 IQ )等。标准分数可以通过线性转换和非线性装换得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 zXX 其中 X 为任一原始分数, X 为样本平均数, SD 为样本标准差。由此可见,SD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z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某一分数与平均数之差是标准差的基本。4. ZABz 式中 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 A 、B 为依据需要制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5. 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就

13、是非线性的。6. 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T 分数5010标准九分52标准非常5.51.5标准二非常103离差智商10015 或 16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单纯专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分方法缺乏不同年龄儿童间的可比性,因此,目前一般都用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的高低。2. 比率智商( IQ)被定义为心理年龄(MA )与实足年龄( CA )之比。为防止小说,将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数乘以 100:公式是: IQMA100 CA可编

14、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 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进展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大的被试。4. 离差智商的优点有:离差智商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的。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所处的位置。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抱负的指标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5. 运算离差智商的公式是:IQ10015 z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6. 不同的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同时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7. 转换表,也叫常模表。是一种最简洁、最基本的且常用的出现常模资料的方式。它构成的要素为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和对常模团体的有关详细描述。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说明。8. 剖面图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剖面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位置。9. 对某些特别的群体来说,情形很详细而特别,我们就需要制定特别常模。标准分数与百分等级、 T 分数等的关系标准分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