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7405960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白 桦》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白桦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白桦树图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1.查找白桦树的有关知识。2预习生

2、字词,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白桦。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呢?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4介绍作者: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猜一猜,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学生猜测,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引

3、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2学习字词: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瞧,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第一组: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第二组: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1)学生自由认读。(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出示词语: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指名读每一节。设计意图:字

5、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2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预设: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潇”“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

6、写两个。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3拓展: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交流。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2学生认读。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加强记忆;回忆诗歌内容,获

7、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二、品读诗歌,读出韵味1轻轻读诗歌,想想写了哪些内容,用笔圈画。2抬头望去,窗前那棵白桦,多么漂亮,多么特别,你喜欢吗?与同学进行交流,说说你读文的发现。3学生汇报。(1)第一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白桦总体上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特点?读这一节,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指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好一棵通体洁白的白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第二节写桦树的枝叶。对枝头的描写,为什么是“毛茸茸”的?(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

8、茸”的。)“毛茸茸”的,让我们想到了松鼠的大尾巴,在作者的眼中,毛茸茸的枝头像什么?(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指导朗读时“毛茸茸”“雪绣的”“洁白的”要读得轻柔些,“绽”要重读。 你能读出这种美吗?雪后的桦树,展现着怎样的形象?(它傲寒挺立的形象。)读出这种傲寒挺立的感觉。(3)第三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朦胧的寂静”写出了什么?(白桦的含蓄)从“玉立”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闪着”这一动词又突出了什么?(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4)第四节写朝霞的映照之下的白桦。“姗姗来迟”让我们感受到了

9、什么?(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读出这种感受。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10、2拓展: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写完后,和同学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诗中走出来。同时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摘抄诗歌,试着当“小诗人”写写诗的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板书设计白桦外在洁白傲然内在静中有动形态秀美教学反思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功能,发挥自身语言、动作的暗示作用,多渠道帮助学生理解、揣摩诗句,感受意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相关诗句,入情入境,感受作者传递的喜爱与赞美,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