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73989691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大小多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倡低年级要“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理念,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看图说生字、看图找生字,实现生字与图画的结合,尽量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多认字;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呈现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数量词表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表达、体验、交流,从而实现对小韵文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准备糖果、瓜子等。学生准备: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农家小院去看看。瞧,农家小院到了!2.课件出示情境图

2、(带有黄牛、猫、鸭子、鸟、苹果、枣、杏子、桃的农家小院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你在农家小院看到了什么?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将词语出示在图片相应位置。4.学生大声朗读这些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图上的事物猜测读音。设计意图:图文结合,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的同时,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3.教师利用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新词,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及时进行纠正。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子4.教师将词语

3、卡片拆分成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大声朗读会认的字。5.小组交流: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字,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 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1)讲一讲: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讲给小组同伴听。(2)学一学:还有哪些不认识的字?请小组内的同伴教读,并给你讲一讲他(她)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3)读一读:小组同学一起大声朗读这些生字,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6.集体交流:哪些生字识记困难?提出来,大家共同寻找识字的好方法。7.学习反犬旁和鸟字边。(1)学习生字“猫”,相机认识新偏旁:“犭”反犬旁。(2)课件出示带有“犭”的字:狗、狼、狐。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3)师生小

4、结:带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4)学习生字“鸭”,相机认识偏旁鸟字边“鸟”。(5)出示“鸦、鹊、鹃”,引导学生发现带鸟字边的字一般和鸟有关。设计意图:本课生字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因而没有必要逐字讲析,从学生识记的困难处入手,更增加了识字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三、图文结合,识记生字1.课件再次出示带有词语卡片的情境图,学生大声齐读这些词语。2.思考:小韵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幅情境图的呢?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刚才学过的生字,并用波浪线画出没有学过的生字。4.集体交流: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生字?(多少只边)5.教师将这些字补充在课前出示的情境

5、图中,组织学生认读,并根据主题图内容或联系自己的生活分别用这四个生字说一句完整的话。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字义,识记字音与字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四、利用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牛”的象形字图片,讲解“牛”的字源:“牛”中间的竖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们生活中的“牛”长得很像。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重点强调:竖写在竖中线上。3.出示“果”的象形字图片。讲解字源:“果”的上面是果实,下面是树木,表示树上结满果实。老师引导学生注意“

6、果”字的中竖的位置。4.老师范写,学生书空,重点强调:中竖写在竖中线上。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写,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明确每笔的起始、结束位置,又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了基础。五、朗读巩固,拓展练习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分组读。2.复习学习的生字。3.回家后再读两遍课文,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设计意图:只有充分议读,才能更好地识记。第二课时一、游戏巩固,复习字词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2.做“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再读词,循序渐进地巩固了新学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更扎实地识记生字。二、读数词“一”,

7、了解变调1.出示带“一”的数量短语,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秋天一文中“一”的不同读音(一片片、一会儿、一群),再尝试着自己读一读本课中“一”在数量词中的不同读音。3.然后出示按读音分类的数量词,读一读,在读中感受“一”的变调规律。(1)在上声()、一声()和三声()前读y,如一年、一种、一只。(2)在去声()前读y,如:一会儿、一片。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在读中体会“一”的变调规律。三、反复练习,积累量词1.出示第一幅图和文字。指名读,说说谁大谁小。要求带上数量词说。(1)同桌互相读读第一句,找找这句话中提到了哪些量词。(个、头、只)(

8、2)引导学生理解,“头”作为量词时多形容家畜。如:一头猪、一头驴等。(3)量词“只”经常用,鼓励学生用“只”说出几个类似文中这样的数量短语。(4)课件出示:一只猫、一只鸟、一只鸭子、一只羊、一只青蛙。鼓励学生读一读,记一记。2.出示第三幅图和文字,引导学生区分“颗”和“棵”。(出示图片:一颗黄豆粒、一颗圆形糖)(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思考: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2)小结:小而圆的东西就可以用“颗”来表示。(3)课件出示:一()树。鼓励学生试填。(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棵”也是量词,但是“颗”“棵”两个字不一样,表示的物体也不一样,“棵”一般用于植物类或条形物体。过渡

9、: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3.指名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4.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怎样才是“一群”?引导学生看图,通过鸭子和鸟的数量对比,知道很多事物聚在一起,才能叫“群”;理解怎样才可以称为“一堆”时,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书中的水果,说说哪个是杏,哪个是桃,进而理解“堆”的意思。最后再练习用“一群”“一堆”说话。5.看图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师生对读。(2)同桌拍手读。(3)男女生比赛读。(4)自由读,加上动作表演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一些圆形和颗粒状的实物,直观感受“颗”的意思和适用对象。与“棵”进行对比作

10、为拓展内容,学生会直观了解“颗”与“棵”的用法。同理,通过两组图片对比,学生直观了解了量词“群”和“只”,“堆”和“个”的意思及用法。四、范写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会写的字:小、少、鸟,指导书写。(1)少:复习笔画“”,教师写,学生书空。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建议边讲解,边配合 范写,会事半功倍。书写“少”的笔顺。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2)小:复习笔画“竖钩”和“点”。竖钩:中锋下行。提笔。自右向左圆转。顿笔。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

11、逆向收笔。(3)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就像长在小鸟头上的羽毛,可以写立一点。第二笔横折钩从撇尖起笔,钩要短。第三笔就像小鸟的眼睛,要和钩错开。竖折折钩要封住口,写宽。横要写出来。2.学生练习书写,写字展示,及时点评。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写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的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降低了写字的难度。五、拓展练习,课外延伸1.教师在讲桌上摆放物品,左边一堆瓜子,右边一颗糖。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子形式练习说话。(左边多,右边少,一堆瓜子一颗糖。)2.学生在课桌上自由摆放物品,仿照课文句子形式练习说话。3.回家和爸爸妈妈玩“摆一摆,说一说”的游戏。任意摆放物品,并仿照课文句子形式练习说话。设计意图:在生活实践中引领学生学习小韵文的表达方式,在体验活动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发展语言的目的。教学反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节课的教学就凸显了这一点。从运用生字描述画面,到联系生活用生字造句,再到运用本课的表达方式,介绍桌面摆放的物品,处处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运用中得以提升。同时,学生的识字方法也因为这些语言实践形式而变得多元化,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扎实和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