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73983683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设计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本课设计把探究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主动发展。以研究“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借助活动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结合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典型事例采用描写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的方法进行写作的,并创设情境,迁移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准备1.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师生)2

2、.制作教学课件。(教师)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用时:5分钟)1.出示比萨斜塔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查到的资料。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着地”的读音。3.要求学生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1.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结合查找的资料进行汇报。2.齐读课题,读准“着”的读音。3.学生依据教师要求认真读课文。1.在第一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查到的资料。如自编导游词。2.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读书姿势,并以表扬的形式为学生树立榜样。二、检查预习,夯实字词(用时:17分钟)1.检查预

3、习。(1)指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而后全班同学订正。(2)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3)课文中涉及到哪些人物?你能介绍一下吗?(4)针对检查情况进行评价。2.夯实字词。画出含有生字的句子,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词,理解词语的含义。3.指导书写“妄”“释”“奉”“执”这几个字。1.(1)学生朗读课文。(2)开火车读生字,可以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给生字组词。(3)学生结合预习中查阅的资料简单汇报。2.(1)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内由组长分配认读生字,结合各组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字形进行分析。小组内互相交流积累的词语。(2)画出含有生词的句子,结合理解词语的

4、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3.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认真书写:辩(注意中间是言字旁)、奉(下面是两横)、妄(上面是亡,不要多点)、执(右边是“”,不要少点)、释(左边不是“采”,右下边不要多一横)。1.“当作、更改、违背、的确、胆大妄为”这几个加点的字的读音易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朗读。2.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词语的变化。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同义词法。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8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2.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出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怎样介

5、绍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将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成表格,让学生比较两个人,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需要很大的勇气。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1.学生以轮读、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课文,达到熟练、流利。2.学生合作学习:(1)细心地读每一段,找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叙述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2)仔细阅读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找出重点的词句制成表格,比较后再说一说自己的体会。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1.在介绍伽利略的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辩论家”为什么加引号?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引号的用法。2.在交流介绍亚

6、里士多德的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追问。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教师批注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回顾导入,对比启思(用时:5分钟)1.教师听写新词。2.启发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3.出示上节课总结的表格,对两人进行比较,指出伽利略的“大胆”,引导学生研究伽利略是否“妄为”。以“我要为伽利略辩护”展开本节课的学习。1.同桌互相检查。2.思考并回答主要内容。3.学生回顾表格内容,感悟二人之间的差距。1.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容易复述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几句简练的话来表达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事件的结果。2.可以将“我要为伽利略辩护”作为本课

7、的板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时:8分钟)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思考:伽利略是一个胆大妄为的人吗?(2)勾画出相关的词句,在旁边写下你的想法。2.小组交流,说一说伽利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合作完成活动卡。1.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2)写下自己的想法。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将所有的观点集合整理,合作完成活动卡。学生围绕“没有妄为”寻找相关的依据。教师在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再说课文中的例证。三、汇报交流,感悟品质(用时:14分钟)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1)教师

8、引导:认真读第3自然段,用简单的语言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学生根据活动卡汇报学习收获:1.学生汇报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的理由:(1)伽利略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说明他善于思考。(2)读第3自然段,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1.此处的交流,教师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对第3自然段内容的理解上。所运用的方式可以是学生预习作业的动画展示,也可以是课文的情景模拟。(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伽利略思维的严密。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1)伽利略做试验有

9、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2)换词比较:用“重复”换“反复”行吗?两者有什么不一样?(3)指导朗读。3.伽利略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科学家。(1)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谁要是就会”“责备”等词语,引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想象人们会对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人说些什么。(2)指导朗读122页第2自然段群众的话。(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2.学生汇报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理由:(1)交流,朗读感受“反复试验”。(2)想象伽利略做的反复试验: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天气、风力等试验条件不同进一步理解“反复”“许多次”的语言内涵,进

10、而感受伽利略治学的严谨。3.学生汇报伽利略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科学家的理由。(1)读第2自然段,通过角色模拟展开合理想象。伽利略的父亲会说:伽利略的校长会说:伽利略的朋友会说:伽利略的学生会说:(2)练习朗读,读出轻蔑的语气。2.在理解“反复”与“许多次”这两个词语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词的意思一样,在这句话里不显得重复吗?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删减“许多次”作比较朗读,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只相信事实的科学精神与品质。3.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领悟到这种“反复”的手法所起到的“增强语意、加强语势”的表达效果,不要误解这种手法的运用犯了“重复”的语病。四、品味作品价值,提升

11、人物形象(用时:10分钟)1.出示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4自然段中描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鼓励学生质疑。2.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1.学生认真读文,大胆质疑。2.学生动笔写话。“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指的可能是哪一类人?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示?(权威)五、总结写法,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崇高品质,课文是怎样表现出来的?2.课外练笔。1.回顾课文,总结: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的心理、语言和动作。2.自由选择,运用迁移写法进行练笔。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可以简单的提示学生:在本课中作者还描写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人们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师批注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