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1980****05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56KB
约10页
文档ID:27385974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1/10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 为什么? 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 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3.“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 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思路: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 和Warner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说明。

4.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 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 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 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 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思路: (1) 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 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 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 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 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4)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600/60=10单位;中 国应专业生产小麦,数量为800/4=200单位 中国的福利水平从U 0 1上升到U 1 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U 0 2上升到U 1 2,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上升了。

5.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 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 位大米X 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 2 (1) 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 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 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思路: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 ,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 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 2Y X (1) 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 122 Y X = ,或X=Y 处,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X=Y=100,U0=100*1002=106 (2) 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 ,福利最大化必在 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 12Y X =,或Y=2X 处代入交换曲线 得X=100,Y=200,U=100*40000=4*106 (3) 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 ,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 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 Y=200-X ,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12Y X =或 Y=2X 处 。

代 入 交 换曲线得X=200/3 ,Y=400/3, 7 1202260000 3.2*10*3927U == ,交换所得为6 105*10 27 U U -= 分工所得为7 6 6 1 3.2*1076*104*1027 27 U U -=- = 6.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 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思路:假设小国情形 (1) 出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 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 W , 价格的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少P 0P W AE ,但生产者剩余增加P W P 0EB ,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E (2) 进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 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 W , 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剩余增加P 0P W BE ,但生产者剩余减少P W P 0EA ,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E 。

7.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 些?画图说明 思路: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从下图中 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PW,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高ABE ,而小国福利提高A ’B ’E ’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 ,福利提高幅度为ABE/OMEN ,而小国福利原来水平为O ’M ’E ’N ’,福利提高幅度为A ’B ’E ’/O ’M ’E ’N ’,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 出口品市场 进口品市场 P P P P P 8.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 劳动投入量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 思路: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美国4,中国3,法国 2.5,泰国4/3, 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介于法国和泰国之间,所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泰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中国和法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当大米的国际价格上升到3.5时,就只有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其它国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9.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 时间 如果美国工资是$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 思路:美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为汽车5,芯片4,单放机2,香蕉 0.2, 而同时美国的相对工资为10/3,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美国应该生产和出口汽车和芯片,进口单放机和香蕉;菲律宾应该生产和出口 单放机和香蕉,进口汽车和芯片 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美国的相对工资还是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所以贸易模式不会受影响 P P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