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修改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1980****05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67KB
约8页
文档ID:273672516
修改民政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1/8

修改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施甸县2022年以来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施甸县人民政府 (2022年7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施甸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2022年以来全县民政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施甸县有13个乡(镇)、137个村(居)委会,国土面积2022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60万亩2022年末,全县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3万人;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7万人,占总人口的8%,其中布朗族9424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44569人全县山区半山区占95.5%,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2.8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9亿元;财政总支出10.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元 二、民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1.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新突破一是城乡低保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做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 继续坚持分类救助和动态管理,对残疾、重病、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予以重点保障,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就业。

同时,对全县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将2180名贫困大学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X围全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7727人,人均月补助从2022年的166元提至213元,截至2022年累计投入城市低保资金5648.5万元,2022年上半年投入719万元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级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知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23330人,截至2022年累计投入农村低保资金4974.9万元,2022年上半年投入1220万元二是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本着稳步推进、有的放矢、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的原则,进一步规X城镇弱势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实问题截至2022年农村医疗救助困难群众达6368人次,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611.5万元,2022年上半年救助323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280万元;城市医疗救助困难群众达1680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222.9万元,2022年上半年救助420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30万元 2.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有新进展。

一是“五保”集中供养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按时足额兑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补助资金,着力解决好“五保”老人住房、医疗问题,截至2022年累计投入农村“五保”供养资金827.9万元,2022年上半年投 —2 — 入217万元,投入切实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1691名“五保”老人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其中107名老年人入住敬老院二是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XX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切实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累计为全县1672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优待证,坚持对百岁老人实施每月200元长寿补贴制度,累计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补助290万元 3.救灾体系建设有新成效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以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完善救灾应急机制,加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规X灾害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报灾快、响应快、救援快、重建快的要求,建立灾情信息快速收集和报告制度,强化灾情评估工作;建立自然灾害基本资料数据库、备灾和救灾物资储备机制,提高救灾减灾工作水平,确保灾后24小时内灾民的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搞好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拨发救灾款1972万元,其中生活救济款792万元,救济灾民近20914人次;拨发灾民建房款146万元2022年百年一遇特大旱灾拨发救灾款1034万元 (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深化 按照新的优待抚恤政策和标准,认真抓好优待抚恤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切实维护和保障好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全县有各类优抚对象近6000人,重点优抚对象1577人,其中:其中烈属18人,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15人,残疾军人105人,在乡 老复员军人467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89人,“两参人员”783人截至2022年累计投入优待抚恤资金2301.9万元,2022年上半年投入68.5万元继续巩固安置改革成果,积极筹措安置资金,全面落实安置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质量,规X安置程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退役士兵安置长效保障机制全县共接收退役士兵304人,其中农村义务兵197人,城镇义务兵102人,转业士官5人,自谋职业107人,截至2022年累计投入退役士兵安置资金295.8万元,2022年上半年投入144万元 (三)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方面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广泛深入开展村务公开、XX管理的示X活动,完善基层XX制度,扩大基层群众自治X围。

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形式和内容,扩大群众参与面,引导群众在基层XX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工作机制,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行使XX权利、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另一方面按照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基础条件,打牢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着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四)殡葬改革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4 — 一是不断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村(居)委会的作用,以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向人民群众宣传实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殡葬新观念、新风尚,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引导群众破除丧葬陋俗二是推进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000万元的县殡仪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22年7月完工目前,墓区建设工程正在积极争取中 (五)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一是社会组织管理能力切实增强。

截至目前,共依法注册登记社团22家坚持社会团体年检工作,全县社会组织管理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区划地名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建立地名数据库,录入和更新数据1660条;顺利出版施甸县行政区划图,并开展《施甸县城区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县城共设置地名标志牌125个;13个乡镇共设置25个标准路牌;创建平安边界工作深入开展,与周边县区签定了《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三是婚姻、收养登记工作进一步规X深入开展婚姻登记规X化建设、婚姻档案规X化建设、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等工作累计办理结婚登记12140对,办理离婚登记730对,婚姻登记合格率100%;办理收养登记32件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近年来,我县的民政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县财政困难,民 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较薄弱,特别是乡镇民政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能被削弱、人员更换频繁、业务不规X的问题三是殡葬改革宣传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尚未形成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习俗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县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同时,在下步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民政法制建设,促进民政部门依法行政认真组织好有关涉及民政业务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着力提高民政队伍的行政执法素质;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执法程序,规X民政行政执法行为;发动社会各界加强对民政行政执法监督,努力提高民政工作的行政执法水平二是进一步搞好民政“窗口”建设,推行政务公开,简化手续,缩短流程,提高效率三是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虚心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广开言路,体察民情,倾听呼声,使民政工作更加贴近民情、民意,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民政工作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城乡低保规X化管理,做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做好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二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健全群众性自治组织体系,理顺管理体制,依法推进社区自治,抓好社区服务,积极开展创建示X社区工作;三是继续完善救灾工作分级负责和 —6 — 管理的体制,完善救灾预案,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济工作;四是继续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快墓地建设步伐。

五是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切实拓展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路子同时,继续做好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区划地名、婚姻登记、老龄等各项工作 (三)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民政工作廉洁高效 进一步加强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向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认真开展反面案例警示教育,不断拓宽警示教育渠道,筑牢民政系统广大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防线积极开展民政系统廉政风险防X管理工作,针对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