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税收原理5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税收原理5教学提纲(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 税收原理词源税:最早见于春秋所记鲁宣公十五年“初税亩”。税由“禾”与“兑”组成,其本意是社会成员以国家占有的土地为基础把一部分农产品上缴给国家。赋:本义是军赋,指君主或国王向臣属本身征发的军役和军用品。春秋后期,军赋常按亩计征,赋与税渐趋混合,形成“赋税”一词。租:本义是土地所有者让渡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古代国王常将征自田亩的税成为租,使租与税融为一体,形成“租税”一词。捐:本义是自由献纳。清代后期,因财政拮据而大开捐例,使捐成为普遍的、经常的、强制的收入形式,以致捐与税难以分清,形成捐税一词。税收:1916年,民国财政史一书首次使用,意为税的收入。邓子基: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2、,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1988年,财政学原理)侯梦蟾:税收是国家为满足一般的社会公共需要,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对社会剩余产品所进行的强制、无偿的分配。(1990年,税收经济学导论)一般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职能的需要,凭借政一般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集治权力,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所形成的特定的分配关系,是国中一部分社会产品所形成的特定的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手段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手段2.概念的具体内涵
3、概念的具体内涵 税收的主体征税主体(国家)、纳税主体(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统称“纳税人”) 税收的目的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 征税的依据政治权力 税收的征收形式实物(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商品经济发达) 税收体现分配关系国家征税就是把一部分生产者创造的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强制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引起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转移,导致社会分配关系的变化,因此税收体现了特定的分配关系。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二、税收的形式特征强制性强制性依靠政治权力的征收、国家征税是以法律依靠政治权力的征收、国家征税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的。的形式出现的。无偿性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国家征税以后
4、不直接返还给单个纳税人不直接返还给单个纳税人也不向单个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也不向单个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税收官和紧跟在他后面的吓人的法警,这是今是农税收官和紧跟在他后面的吓人的法警,这是今是农民最熟悉不过的人物。民最熟悉不过的人物。”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斯全集 第十九卷第十九卷固定性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课税对象、税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课税对象、税率、 征纳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征纳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纳税期限等。纳税期限等。以上三个特征中,以上三个特征中,哪一个是核心?哪一个是核心?无偿性案例一案例一 税收的征税依据税收的征税依据“ 交换说交换说” 税收
5、的征税依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税收基础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中税收的征税依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税收基础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地探讨,并形成了诸多学说。外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地探讨,并形成了诸多学说。“ “ 交换交换说说” ” 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 “交换说交换说”认为:税收是纳税人为获得国家提供的安全保护和公共秩认为:税收是纳税人为获得国家提供的安全保护和公共秩序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一种利序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国家征税的依据是其向纳税人提供了安全保
6、护和公共秩益交换关系,国家征税的依据是其向纳税人提供了安全保护和公共秩序等利益。该学说把政府视为一个公共经济部门,从市场失灵和公共序等利益。该学说把政府视为一个公共经济部门,从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的存在来解释征税依据,即由于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产品的存在来解释征税依据,即由于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部门,场机制解决,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部门,而税收则是政府为补偿公共产品成本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收取的一种而税收则是政府为补偿公共产品成本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收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价格。凯恩斯、汉森、萨谬尔森和马斯格雷夫
7、等人均持此特殊形式的价格。凯恩斯、汉森、萨谬尔森和马斯格雷夫等人均持此观点。观点。 思考题:思考题: 你认为税收的征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税收的征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 简要分析:简要分析: “交换说”根植于市场经济,从典型的市场经济的交换角度来探讨税收的征税依据,挖掘税收征纳双方之间的市场关系。但“交换说”在税收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缺陷:从理论上看,“交换说”否定国家政治权力在税收中的决定作用。税收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古今中外,税收总是同国家的政治权力相联系的,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照搬引入国家的政治权力活动中来,自然否定税收与国家的本质联系。从实践上来看,“交
8、换说”容易误导纳税人忽视、否定纳税义务,并损害税务机关执法的权威;此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具有整体性,不能排除“免费搭车”现象,没有直接对应的补偿关系,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等价交换不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与税制结构税收的分类与税制结构一、税收的分类(一)以课税对象为标准以课税对象为标准1.流转课税:流转课税:也称商品也称商品流转税、流转税,如:流转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税、关税等 2.收益课税:收益课税:也称所得也称所得税,如:企业所得税、个税,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取消)人所得税、农业税(取消)3.财产课税财产课税:如
9、:房产:如:房产税、契税、车船税、遗税、契税、车船税、遗产税产税4.行为课税行为课税:如:印花税、:如: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0暂停)、烧油特别税暂停)、烧油特别税(1994取消取消)(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二)以管理权限为标准(二)以管理权限为标准1.中央税:中央政府管理并支配收入中央税:中央政府管理并支配收入2.地方税:地方政府管理并支配收入地方税:地方政府管理并支配收入3.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按比例管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按比例管理和支配收入理和支配收入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车辆购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
10、车辆购置税、关税、船舶吨税和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置税、关税、船舶吨税和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调节税(2000年起暂停征收)、车船使用税、年起暂停征收)、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2007起合并为起合并为“车船税车船税”)、屠宰税(停征)、筵席税(停征)、)、屠宰税(停征)、筵席税(停征)、农业税(停征)、牧业税(停征)、耕地占农业税(停征)、牧业税(停征)、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赠与税(尚
11、未开征)、土用税、契税、遗产赠与税(尚未开征)、土地增值税、税收附加等。地增值税、税收附加等。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包括:(1)增值税(不包括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分享)增值税(不包括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分享75%,地方,地方分享分享25%(基(基数部分)。数部分)。(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部)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3)企业所得税: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企业所得税: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
12、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部分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分享。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分享。2002年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分享年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分享50%;2003年度,中央年度,中央政府分享政府分享60%,地方政府分享,地方政府分享40%。2003年以后年份的分享比例年以后年份的分享比例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再行考虑商定。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再行考虑商定。(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
13、国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2002年度,中央政府和年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分享地方政府各自分享50%;2003年度,中央政府分享年度,中央政府分享60%,地方政,地方政府分享府分享40%。以后年度的分享比例再行商定。以后年度的分享比例再行商定。(5)个人所得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分)个人所得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分享。享。2002年度,中央和地方各自分享年度,中央和地方各自分享50%;2003年度,中央政年度,中央政府分享府分享60%,地方政府分享,地方政府分享40%。以后年度的分享比例再行商定。以后年度的分享比例再行商定。(6)资源
14、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目前暂不征税),其余部分归地中央政府(目前暂不征税),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方政府。(7)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归地方政府。央政府,其余归地方政府。(8)印花税: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的)印花税: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7%归中央政府,其余归中央政府,其余3%的部分和其他印花税收的部分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入归地方政府。(三)以征收实体为标准(三)以征收实体为标准1.实物税2.货币税(四)以计税
15、依据为标准(四)以计税依据为标准1.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及其计税依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及其计税依据的价格或金额为标准,按一定税据的价格或金额为标准,按一定税率计征的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率计征的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税、关税等2.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重量、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重量、数量、容积、面积等,采用固定税额数量、容积、面积等,采用固定税额计征的税收。如:资源税、车船使用计征的税收。如: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等(五)以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五)以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1.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负担而难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负担而难以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纳税人以转嫁给他人负
16、担的税收。纳税人即为负税人。如:所得税、土地使即为负税人。如: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社会保险税、房产税、遗产用税、社会保险税、房产税、遗产赠与税等收益课税和财产课税赠与税等收益课税和财产课税2.间接税:是纳税人可以将税负转嫁间接税:是纳税人可以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纳税人不等于负给他人负担的税收。纳税人不等于负税人。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人。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商品流转税关税等商品流转税(六)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1.价内税:税收的计税价格(计税依价内税:税收的计税价格(计税依据)包含税收本身,即:税收是计税据)包含税收本身,即:税收是计税价格的组成部分。除增值税外的大多价格的组成部分。除增值税外的大多数商品流转税都是价内税,如消费税、数商品流转税都是价内税,如消费税、营业税等营业税等2.价外税:税收的计税价格(计税依据)价外税:税收的计税价格(计税依据)不包含税收本身,即:税收与计税价格不包含税收本身,即:税收与计税价格相对独立而存在。相对独立而存在。二、税制结构二、税制结构(一)单一税制结构:只有一个税种的税收(一)单一税制结构:只有一个税种的税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