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3教学教案

yuzo****12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64KB
约65页
文档ID:273632870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3教学教案_第1页
1/65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西方结构主义文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结构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结构主义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的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那种关系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一 索绪尔语言学和捷克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长处和局限都与其语言学根底有关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 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结构语言学,为当代大多数结构主义者提供了思想源头一)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思想索绪尔与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8571913) 20世纪最著名也最具影响的语言学家之一19061911年,他曾三度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但并没有出版过有关普通语言学的著作1913年索绪尔去世后,他的两个学生根据听课同学的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于1916年在巴黎出版1 建立共时语言学的思想人类言语活动 言 语 语 言言语:在具体日常情境中进行的个体语言活动语言: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相应的语音、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这是一个完整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则惯例任何具体言语都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它们之所以能够表情达意,都是由于那个超越其上的语言系统即结构的作用。

共时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语言中凡属历史的,都只是由于言语” 言语的历时性发展,构成了语言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演化,研究这种演化的,称为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从语言的现时用法的角度,将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对构成这一系统的各项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展开共时研究,称作共时语言学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更是一种客观的现时存在,因此只有集中于某一状态,排除历时的干扰,才能深入到它的系统内部去了解和描述它2 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索绪尔)能指: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语言符号的概念语言符号不是能指(语音)与它所命名的现实中的事物的结合,而是能指(语音)与所指(概念)的结合,能指与所指同时存在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索绪尔)二 巴黎结构主义革命海德格尔萨特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1909年入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16年后成为胡塞尔的学生和合作者。

1933年初纳粹上台后被选为 弗莱堡大学校长,10个月后 辞去校长职务存在与时间(1927)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荷尔德林诗的解释(1944)林中路(1950) (林中路所收的论文艺术作品的本源被公认为是他的美学文艺学代表作海德格尔的哲学主题及艺术的功用 在哲学上,海德格尔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 “此在”: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即存在,但它不是主客二分的不分主客意义上的所谓的“此在”,即“我的存在”或“人的存在”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海德格尔认为以往的形而上学以表象的思维方式把握存在者的“存在”,这就在近代形成了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把思维的主体当作存在者的根据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即为开端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得以完成,最后的完成是尼采的“意志”意志”的主体性原则,在现代就成为技术统治世界的依据美学的社会主题海德格尔的哲学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就是要反对主体性原则,其重大的社会主题,就是要反对技术对人的统治,拯救现代世界,恢复真实的人性。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在这一伟大的斗争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这也是他的美学的社会主题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荷尔德林)萨特的存在主思想萨特(19051980) 法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 早年受胡塞尔、尼采和 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 又吸收马克思主义,试图 把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 调和为“真正的人学” 萨特一生中一以贯之的是无政府主义和存在主义这也正是他的美学思想的政治基础和哲学基础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什么是文学(1947)恶心、墙、苍蝇“自在的存在”:我以外的世界的存在偶然的、荒谬的自为的存在”:即人的自我存在、人的主观意识,这才是真正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人不是物,人的存在不能受任何概念的规定,因此,对人来说,“存在先于本质” 人能够自由选择人的主观意识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建立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人成为绝对自由的、能动积极的创造主体人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选择自由”,人是由自己造就的东西如果说萨特代表强弩之末的思辨传统,那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方兴未艾的分析哲学和系统论,引发了结构主义革命。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罗兰巴特(结构主义文论)雅克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福柯(结构主义历史学)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特征和早期结构主义文论一样,法国结构主义文论仍然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由各种因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封闭的结构整体它们的本质不在于它们的结构要素,而在于构成整体结构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反映性的、还是诗论性的结构主义活动,其目的都在于重新建构一个认识客体,而建构的方式必须要表现出这个客体中起作用的(各种功能的) 规律罗兰巴特)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思想来自现代结构语言学在法国结构主义文论中,文学语言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仍然是一个突出的被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目的,就在于要揭示文学结构同语言结构的相似性,从而对文学及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性的语言特性及语言功能做出描述结构主义革命的起源1962年,法国杰出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该书最后一章“历史和辩证法”,对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的代表人物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的基本观点提出明确挑战,引发了一场决定法国乃至西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的学术论战结构主义也由此取代存在主义,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

1958年,列氏的论文集结构人类学发表作为结构主义宣言,该书标志了雅各布森梦寐以求的战略转折:即从语言学领域,大幅度转向文化与社会研究列维斯特劳斯:神话作为一种象征结构神话素 神话是由一系列神话素连接而成所谓神话素,如同索绪尔的音素、词素,都是结构分析单位神话是一个系统,在此系统内,神话素可以任意衔接、转换、颠倒这使得神话故事也像复调音乐那样重复变化个案:俄底浦斯神话女神欧罗巴想找一块处女地去生殖女神欧罗巴被宙斯掠走女神的恋人(亲兄)卡德摩斯发誓找回她卡德摩斯途中杀死毒龙毒龙的牙齿被埋入土地,长成一批武士武士相互残杀,最后仅剩的五人建立乐忒拜城忒拜王叫拉布达科斯,意为瘸子,拉布达科斯的儿子叫拉伊俄斯,意为左足有疾,拉伊俄斯的儿子即俄底浦斯,意为肿脚俄底浦斯出生时,巫师预言他长大后会弑父娶母,被抛弃 1 2 4 7 8 2 3 4 6 8 1 4 5 7 8 3 4 5 6 81 过分看重血缘关系2 过分轻视血缘关系3 为了人类能从地下生长出来,这一栏涉及的怪兽必须被杀死4 强调人出自地下的起源,因为行走不便是从土中生出来的人的普遍特征俄底浦斯神话体现出早期人类的困惑:即坚持人类是出自地下的信仰和人类实际上是由男女之间的结合生产出来的知识之间,无法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转换。

巴特结构消融论与文本批判论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主要研究文艺理论,不把文艺批评和社会性研究结合起来他曾同意萨特的观点,以后转向结构主义,后来又批判结构主义,提出了一种取消结构的分析文本的理论主要著作有:作品的零度(1953)、论拉辛(1964)、批判与真实(1960)、S/Z(1970)、文本的喜悦(1973)文学的“零度是指离开对现实的确切描写的文学态度,主张去掉文学中的华丽修辞以及不必要的结构而找出其“无意识的原型”这个理论就是结构消融论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文学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的统一体至少有两种记号系统第一种是由所指者、意指作用和能指者这三个层次所组成的语言交流系统;第二种就是文学系统他认为我们读一个作品时,总要追求作品文字后面的意义,甚至第一次读时是一种理解,而第二次读时又寻到了另一种理解这样,作品的结构就不是固定的了,作品的结构可以由于阅读的进行而经常变动那么,如何去进行这种消融结构的工作,即如何阅读呢?按照他的理论,阅读首先是把文学放在语言的上下文中去了解,而不是把它放在与事物的关系或与思想的关系上去了解符号就是符号本身,不代表任何事物。

文学的意义是读者或文学批评家所赋予的意义的结构是流动可变的但总的说来这种变动的意义是在一个框架之内,读者或文学批评家就是在这个框架之内进行多价解释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不是绝对的,而总是相对的巴特对了解作品文本的过程又作了可读性与可写性的划分后者(特别是在阅读新小说、荒诞派等作品时)要求读者就像一个作者那样,与原作者一道去进行创作,创立我们现在的世界因此,可写性的阅读只是一种“信碼的游戏”,人们不是得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是进行无休止的创作,在分析创作中得到快乐巴尔特的文本批判也就是结构分析 总的说来,巴特的后期结构主义观点仍来自列维斯特劳斯,文学作品是一种符号的观点也来自列维斯特劳斯之把神话等等看成符号,他的消解结构,对文本的多价解释则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的模式与结构的相对性质的发挥从结构的主观性质来说,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主张有固定的结构,另一个则认为没有固定的结构二者的区别毋宁说是来源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生于巴黎,在那里学习医学和精神病学,并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医疗活动他把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结合起来,也把精神分析的医疗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由此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新的解释。

他的主要论点是“无意识的话语具有一种语言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拉康的“镜像阶段”是对弗洛伊德的里必多学说的新解释他在俄的浦斯情结之外提出了“镜像阶段”该阶段是婴儿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识别活动,揭示出了力必多的精神活动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总是对外界保持一种疑问状态,通过想象和对幻想的事物的反省,形成他对世界的了解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婴儿通过想象与外界建立了一种双元对立关系,这也是一种对话,一种语言的结构,这就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研究婴儿最初的无意识的认识活动中了他还把这种双元对立关系运用于说明人的个性的形成人的个性分为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想象通过镜像阶段把有意识地、无意识地所知觉的和想象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形成世界的图像象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所说的“能指者”象征的结构决定了主体的是非善恶的原则与人的行为的准则现实的东西是由想象的东西与象征的东西结合而成在象征的东西限制之下所实现出来的想象中的要求就是现实的东西,这就是人的个性中能够实在存在的东西拉康的精神分析观点还强调语言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作用他提出了本能的语言与欲望的语言的理论在治疗中,从患者讲到的东西推测他被压抑的东西,把他所没有讲出来的东西补充起来,构造出他的本能话语的全部,也就是“按照症状来阅读”。

拉康的这种观点强调精神病患者所压抑的本能具有语言性质,而且通过语言就可以启发患者把他压抑的东西发泄出来,这就把精神分析与结构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把结构主义运用于无意识的研究,发展了结构主义的理论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格雷马斯格雷马斯 (Algirdas Julien Greimas19171993),法国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