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文化概论

上传人:1980****057 文档编号:273558747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养生文化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养生文化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养生文化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养生文化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养生文化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养生文化概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养生文化概论 中国养生文化概论饮食篇考查试题答案 中国饮食养生文化的特点:中华饮食养生理论与中国古代朴素哲学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天人相应;(2)调和阴阳,协调脏腑;(3)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 养生的基本理论:(1)天人相应,强调人应该适应自然,但在适应自然过程中,尤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2)形神合一,形是指人的整个形体结构而言的,包括五脏六腑、经络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神指情态、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3)形神皆养,即是在养生时不仅要注意精神的摄养,还要注意形体的保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

2、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饮食养生的内容:饮食养生的内容包括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愈后防复,饮食节制,饮食宜忌等。“食养”是利用饮食来到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目的。“食疗”就是利用饮食防治疾病,治疗或辅助药物治疗疾病。 中国传统的就八大菜系:山东(鲁系),淮扬(扬),四川(川系),广东(粤系),浙江(浙系),安徽(徽系),湖南(湘系),福建(闽系)。 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可以食用山药、扁豆等。银耳、百合也是不错的养胃生津之品;食补物品:甘蔗、猪肝、饴糖、乌骨鸡、蜂蜜、豆

3、浆、芝麻、藕、菠菜等。 食疗特点:首先食疗是利用食物来调节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防御疾病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有:(1)历史悠久(2)可做为食疗的食物种类多且常见,来源简单,如谷物、水果、蔬菜等(3)简单方便,几乎无毒副作用(4)价格一般低廉,可很好地坚持,效果好不易反弹(5)无痛苦(6)虽然食疗对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但是不等于食疗能包治百病,更不可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适当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延年益寿,过度饮酒有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饮酒方法:(1)饮酒时心境要好(2)温酒而喝(3)饮必小咽(4)不要混饮(5)空腹勿饮(6)勿强饮 长寿老人在饮食的特点:1、喜欢喝粥 2、小米为其最佳补品 3

4、、玉米当主食4、牛奶 5、每天一个鸡蛋6、偏爱红薯7、喜吃豆腐8、口味清淡9、冬天离不开胡萝卜 10、适量适当的喝酒 现代医学对延缓衰老的研究与探索:(1)抑制“衰老激素” (2)使用抗 氧化剂法(3)保持免疫功能正常(4)置换衰老器官(5)激素调节法(6)降低体温法(7)维持细胞膜的功能良好(8)维持下丘脑功能(9)抑制细胞突变法(10)遗传工程法 从舌尖上的中国我们得到的启示:(1)食物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2)食养食疗应该得到广泛推广(3)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意义:论述了五气、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对五脏之所宜;气味和合而服食,可以补益精气.五脏六腑之病根据其属性

5、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食物予以辅助即食疗 悦目之画,悦耳之音均是艺术,那么,可口的饮食又何尝不是艺术啊。烹调技术也是一种文明,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对于五味是把控不好的,五味为烹调技术的核心,五味把控不好自然烹调技术就不好。故文化底蕴是饮食文化同根同源的二者共同发展,所以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深也。中西没有文化交流之时,世界上普遍认为法国的烹调技术最好。但是和中国的烹调技术相比却只能排第二。综上所述:中国的饮食文化烹调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息息相关。 过去人认为,早饭吃饱了,一整天干活都精神,午后(晌午)不能吃多,要不然瞌睡,晚上要少吃甚至不吃,这样有利于机体的排毒 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鸡加黄芪、当归炖服这种药膳只适合于气血亏虚的人群,如果气血旺盛,内热较盛的人是不适合吃的如果体质好的话,不建议服用,食用很容易上火,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庄子“养生主”启示: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 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