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含解析) 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2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1.C 2.B 3.B 1.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地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且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贺兰山东麓泥沙堆积,冲积扇集中连片分布。
故选C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河流相对较长,根据图中低山和中高山图例,可以看出甲处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流域内地势起伏小,水流速度较缓,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所以在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3.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少考生重图轻文字,只是千方百计想从图上获取信息,忽视了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有“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一段话,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土层薄,耕种条件差 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辽河下游平原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水流较缓,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平原上遗留很多废河道和牛轭湖,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下辽河下游的河道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4-6题 4.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1984、1988、1992、2022年辽河下游河道,其对应正确的是 A.甲—1984年B.乙—1988年 C.丙—1992年D.丁—2022年 5.在辽河下游地区,牛轭湖演变最缓慢的时期是 A.1963年—1975年 B.1975—1984年 C.1984-2022年 D.2022-2022年 6.牛轭湖形成后,新的河道 A.流速增大B.流程延长C.流量减小D.河床变浅 4.C 5.D 6.A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
4.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道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根据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判断,其发展先后顺序对应是:1984年——丁,1988年——甲,1992年——丙,2022年——乙5.辽河下游牛轭湖50年(1963—2022年)演变呈减缓趋势其中,1963—1984年期间已形成的牛轭湖不 断演变消亡,新的牛轭湖快速发育;1984—2022年期间已形成的牛轭湖逐渐消亡, 少有新的牛轭湖形成;2022—2022年,牛轭湖的演变近乎停滞 6.牛轭湖的形成与曲流发展有关牛轭湖形成后,河道裁弯取直,较原有河道,新河道流程变短,流速、流量增大;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新的河道泥沙淤积减少,河床变深 疏勒河源自祁连山区,河流出山口后,分别流向东北、北、西北三个方向清代,为解决流域内日益增长的灌溉需求,在出山口修建了大坝,大坝建成后对下游影响显著,形成如今的疏勒河水系格局(如下图) 据此7-9题 7.大坝下游附近的地貌类型及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B.戈壁滩风力堆积作用 C.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D.河漫滩流水堆积作用 8.大坝建成后,库区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土地沙化B.土地盐碱化C.生物数量D.上游来水量 9.大坝建成后,导致大坝下游地区 A.耕地面积缩小B.湿地面积缩小 C.蒸发能力增强D.城市用水紧张 7.C 8.D 9.B 7.根据图示等高线等信息可知,大坝下游附近位于出山口,呈现出类似扇形的景观,为山前冲积扇地貌, 主要是河流携带的物质在河流流经出山口后,流速减弱,物质堆积形成,C对。
三角洲地貌形成与河流入海口,戈壁滩一般以风蚀作用为主;河漫滩是形成于河床和谷坡之间的平坦的低地,这种低地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图示的地貌位于山前且经常性存在,不是河漫滩据此分析选C 8.大坝建成后,库区会拦截上游的来水来沙,导致库区的淤积增加,土地沙化;由于水源供给增多,库区地下水位增高,区域气候干旱,春夏秋蒸发量大,导致极易形成土地盐碱化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到生物数量;水库的调蓄功能主要是对其下游地区的调蓄,上游来水量不会受到水库的影响据此分析选D 9.大坝建成后,库区的水源更好地得到控制和保证,会使大坝下游地区的耕地获取较为稳定的灌溉水源,从而扩大耕地面积;由于大坝拦截其上游水体及蓄水会导致下游湿地的补给水源减少,从而使得下游地区的湿地面积缩小;下游地区的水体总量减小,使得蒸发能力减少;大坝距城市较近,大坝建成后会对下游水量调节,使城市用水得到更好的保证据此分析选B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河谷剖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八个堆积面T1—T8,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1读图完成10-12题 10.地壳最稳定的时期是 A.T2形成时期B.T4形成时期 C.T6形成时期D.T8形成时期 11.抬升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是 A.T8—T7时期B.T6—T5时期 C.T4—T3时期D.T2—T1时期 12.T2—T3时期河道弯曲凸出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北 10.D 11.B 12.B 10.据已掌握知识可知,地壳稳定时期则表现为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作用为主,河流阶地产生,地壳最稳定的时期河流阶地沉积物应最厚。
据图可知,T8形成时期沉积物最厚 11.地壳抬升时以流水下蚀作用为主,无明显河流阶地产生,比较无河流阶地产生时期河流下蚀的距离,即河谷上下相邻阶地之间的距离,距离最大者表明地壳抬升持续时间最长,故选B 12.根据图中方向指向标,T2、T3分布于河谷东侧,该时期西侧未出现河流阶地及堆积物,说明河谷西侧为侵蚀岸、凹岸,东侧为堆积岸、凸岸,即河谷向西侧弯曲凸出,故选B 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点.下图为燕山山前构造单元图(左图)和Z 地钻孔沉积物垂直剖面分布图 据此完成13-15题. 13.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对甲河流的影响有 A.流量减少B.汛期变长C.流程变短D.泥沙增加 14.山前平原的主要形成过程 A.褶皱—一断裂下陷——流水堆积B.断裂——褶皱—一隆升——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褶皱——流水堆积D.褶皱——断裂—一下陷——流水侵蚀 15.Q1至Q4沉积层形成时期Z钻孔河段水流速度最缓的为 A.Q l B.Q2C.Q3D.Q4 13.D 14.A 15.B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13.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燕山成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增多,河流流量加大,落差增大,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加强,冲积扇发育,泥沙含量增加,位置没有变化,汛期和流程不会有变化,D正确14.山前断裂带南北两侧均有褶皱,故先出现褶皱现有断裂,材料中指出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点,故下陷后沉积,A正确 15.流速比较快,沉积的物质以颗粒大的物质为主,它的重力比较大,不容易携带而流速减慢,沉积的物质颗粒较小,黏土颗粒最小,故Q2水流速度最缓,B正确 下图为甲河干流某河段沿东南一西北方向上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16-17题 16.若在图示①河段发现漂浮的污染物,则该污染物 A.可能将继续漂移到②河段B.可能将继续漂移到③河段 C.可能是由②河段漂移过来D.可能来自③河段,漂向②河段 1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段水土流失严重B.该河段所在地形以平原为主 C.该河段干流河道平直D.枯水期湖泊对甲河径流调节作用明显 16.C 17.B 本题组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并分析信息的能力及对河流特征的理解程度。
16.首先审题,题目要求考生通过把握河段整体流向进而判断漂浮物的移动方向解题的关键是获取三条干流河道的河床及水位的高低信息,判断河流流向是由③经②流向① 17.根据对图中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及比例尺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为平原地区该河段位于平原地区,因此该河段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沿着一个方向多次出现同一条干流河道,说明该地河道弯曲,C错图中河流的河床明显高于湖泊水面,因而枯水期湖泊很难补给甲河,径流调节作用不大,D错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18-20题 18.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C.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 19.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C.冲(洪)积扇D.三角洲 20.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A.高度B.速率C.规模D.年代 18.C 19.C 20.B 本题考查河流阶地。
18.由图可知,高阶地表层沉积物以沙丘沙为主,这是风力沉积物,而低阶地沉积物既有风力沉积的沙丘,又有河流沉积的粉砂-粘粒,来源较高阶地复杂,所以沉积物均匀程度较差,据此选C 19.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该剖面图绘制于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流刚出山,携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会大量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据此选C 20.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中阶地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选B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