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1.课程教学目标 《摄影基础课程》摄影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 一种重要手段,现已 摄影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摄影教学在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照相机(含相机类型、结构、使用及维护)、黑白感光材料(含种类、性能和选用等)、摄影曝光(含正确认识曝光、曝光量估计等)、景深与超焦距(含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超焦距含义的使用价值等)、摄影实践(含人物、风光、静物摄影以及运动、广告摄影等)、黑白暗房工艺(含黑白胶卷的冲洗、黑白照片印相和放大 的制作)、摄影构图(含构图的原则和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等)、数字摄影系统(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等内容 2.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摄影是艺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 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 技能。
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 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和后期暗房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识各种常用镜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胶卷的类型和成像特点;初步掌握摄影用光、曝光、取景、构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拍摄照片的技巧和黑白摄影暗房后期制作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和照相机品牌等知识 2.了解学习摄影的目的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掌握摄影所用的照相机使用及维护常识等内容及其拍摄的技术细 节 4.了解镜头的种类及特性,镜头的使用、维护等常识 5.掌握常用的曝光技术等内容 6.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使用知识及其后期 photoshop 处理技术。
4.课程教学内容 4.1 摄影基础 第一章照相机及摄影附属器件 1.教学内容 (1)照相机的种类; (2)照相机的分类; (3)照相机的自动化功能; (4)照相机的使用 , 维护及选购; (5)三脚架; (6)快门线; (7)遮光罩; (8)近摄接圈及皮腔; (9)滤光镜 (10)闪光灯及测光表; 2.自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照相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讲述相机 的发展史,机背取景相机、单反相机、旁轴取景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数码相机的构造和原理及各种相机的特点,以及根据拍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相机图片 (2)情感目标:本章主要讲述拍摄照片时对相机各项参数的调整 主要是光圈、快门和焦距不同光圈和快门组合的拍摄效果,以及景深 和镜头焦距与光圈之间的关系测光表的应用 (3)技能目标:本章主要介绍照相机的主要构件镜头以及常用的附件, 如UV 镜、偏振镜、柔焦镜、星光镜、去雾镜、色温纠正滤光镜等。
讲述镜头的焦距、通光能力、光圈的计算方法以及镜头的类 型等内容 3.重点、难点 (1)重点知识: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照相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讲 述相机的发展史,机背取景相机、单反相机、旁轴取景相机、双镜头 反光相机、数码机的构造和原理及各种相机的特点,以及根据 拍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相机图片本 章主要介绍照相机的主要构件镜头以及常用的附件,如 UV 镜、偏振 镜、柔焦镜、星光镜、去雾镜、色温纠正滤光镜等讲述镜头的焦距、通光能力、光圈的计算方法以及镜头的类型等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拍摄照片时对相机各项参数的调整主要是光圈、快门和焦距不同光圈和快门组合的拍摄效果,以及景深和镜 头焦距与光圈之间的关系测光表的应用 (2)难点知识:照相机的原理和各种相机的特点镜头的通光能 力、光圈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滤镜的使用不同拍摄情形对曝光组合的 要求,景深的应用 第二章黑白感光材料 1.教学内容 (1)乳剂; (2)片剂和纸剂; (3)辅助涂层; (4)感光片的种类; (5)感光纸的种类; (6)感光度; (7)密度; (8)灰雾度; (9)颗粒性。
(10)解像力; (11)宽容度; (12)反差与反差系数; (13)特性曲线; (14)选片; (15)选纸; (16)其他注意事项; (17)DX编码的识别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学习黑白感光材料的构造 , 种类 , 性能及如何选用 . (2)情感目标:本章主要讲述黑白感光材料 , 体会不同的黑白感光材 料的差别 , 且学习 DX编码的识别 (3)技能目标:明白胶片及相纸的主要组成 , 体会不同的感光片及感光纸的种类的效果 , 了解感光材料的性能 ,, 进行感光材料的选用 , 清楚感光材料的注意事项 . 3.重点、难点 (1)重点知识:黑白感光材料的构造, 及性能 第三章摄影暴光 1.教学内容: (1)有关曝光的几个问题 (2)准确曝光曝光过度曝光不足 (3)正确的曝光选择 (4)掌握一种简易的估计曝光的方法 (5)胶片感光度的影响 (6)光照度的影响 (7)景物亮度的影响 (8)影响曝光的其他原因 (9)等量曝光和选择曝光 (10)梯级曝光(括弧曝光)和区域曝光 2.自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光的原理与方法;影响感光的各种因素;测光 的方法与曝光控制;曝光与影调控制。
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摄影;日出日落、夜景的摄影,室内自然光的摄影 (2)技能目标:了解感光的原理掌握全天候的摄影曝光控制 3.重点、难点 (1)重点知识:重点掌握曝光控制的知识重点掌握各种天气 条件下的摄影技术知识 第四章摄影用光 1.教学内容: (1)自然光 (2)人工光; (3)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 (4)不同光的运用; (5)影调的定义及分类; (6)处理影调的原则 (7)影调的调控 2.自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持续光源与摄影感光;电子闪光灯与闪光摄影;电子闪光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滤光器的原理;滤光器与黑白摄影;滤光器与彩色摄影 (2)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除了自然光拍摄之外,还有人造光的摄影,而人造光又有持续的和瞬间的两种类型,这两种人造光对摄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了解滤光器的原理及其运用 3.重点、难点 (1)重点知识:重点掌握电子闪光灯的拍摄技术知识 (2)难点知识:滤光器与黑白摄影 第五章黑白暗房工艺 1.教学内容: (1)感光片冲洗的原理; (2)常用冲洗原理; (3)影响负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4)冲洗的程序和方法; (5)底片的鉴别和保存; (6)相纸的选配; (7)黑白印相方法; (8)黑白放大技艺; 2.自学目标 (1)知识目标:黑、白感光片的冲洗。
要求在暗房室中进行实际操作黑白照片的制作, (2)情感目标:亲自在暗房中进行一次黑白感光照片的冲洗操作 . 在药液的准确配制和显影时间的 控制 (3)技能目标:通过外拍实践,自己动手在暗房进行冲洗和制作 3.重点、难点 (1)重点知识:在药液的准确配制和显影时间的控制 (2)难点知识:在黑、白照片的制作在实验室太小;拍摄和暗房实践的的时间也不足 第六章彩色摄影 1.教学内容: (1)光源色与物体固有色; (2)三原色光与三补色光; (3)色彩三要素; (4)色彩的象征和表情作用; (5)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 (6)彩色感光材料的种类 , 性能及结构; (7)色温的概念及常见光源的色温值; (8)光源色温的配置; (9)与黑白的区别 (10)画面色彩的调节; (11)色彩感光片的冲洗; (12)色彩照片的扩印; 2.自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光、色及减色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彩色摄影中曝光的测定原则掌握彩色照片的冲洗和扩印. (2)情感目标:掌握色温的含义及各种常见光源的色温差别。
色温的含义及各种光源的色温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 (3)技能目标:了解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及色温的校正方法色温的校正方法 第七章取景构图 1.教学内容: (1)取景构图的原则; (2)取景构图的要求; (3)拍摄距离与角度; (4)横竖画面的决定; (5)画面的结构中心; (6)突出主体; (7)前景与背景; (8)透视规律的应用; (9)摄影器材和技术对取景结构的影响 (10)多样统一与照应; (11)匀衡; (12)对比; (13)反复与渐变; 2.自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摄影构图常用的各种要素区分主体与背景的方法构图的基本法则圆形构图、三角形构图、 S型构图、框式构图等摄影画面的基本构图形式及特点 (2)情感目标:掌握各要素的形态分类及表现形式,学会在拍摄中合理的运用摄影位置:距离、方位、角度的选择 (3)技能目标:在摄影画面中合理的安排主体的位置,以形成兴趣中心前景的作用及运用 3.重点、难点 (1)重点知识:掌握摄影画面中主体、前景、背景的安排方式。
熟悉各种构图的形式及特点 (2)难点知识:学会根据拍摄需要合理的选择拍摄位置 第八章数字照相机 1.教学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