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宫中行乐词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译文及赏析 李白的这组诗,写的是宫中行乐,种种豪华绮艳,曼丽风神,可谓应有尽有但诗人孤标独醒,傲骨铮铮,偏要在"遵命'的文字中,加几根刺,挫一挫行乐者的兴头 宫中行乐词八首 唐代: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芒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译文及解释 译文 自幼入宫,生长于金屋之中,长大之后,轻盈的舞姿便经常在宫殿中皇帝面前表演头上佩戴娇艳的山花,身穿绣着石竹花图案的罗衣,经常出入深宫大殿之中,往往侍从于皇帝的步牵之后只怕有朝一日,歌舞一散.自己便像天上的彩云一样,随风而去,再也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乳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随辇游乐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呢?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苑林中长着卢橘,宫廷中种着葡萄在落日烟花之下,丝管齐鸣,春风骀荡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莫说君王多游乐之事,如今天下太平,天子正与万民同乐呢! 玉树影斜,日暮下朝之时,宫中多有乐事。
由于君王白天忙于政务,至夜晚才乘着轻辇来到后宫殡妃们在花间恶意谈笑,在明烛下娇声唱歌在月光下尽情地唱吧,跳吧,莫要叫明月归去,我们还要请月宫中的嫦娥一起来欢歌醉舞呢! 宫殿内香风和暖仍旧,纱窗外已现出黎明的曙光宫中的花朵竞相对朝日开放,池塘中已暗暗地长出了春草绿树间的小鸟开头歌咏,宫殿中舞女的身影在晨光中逐步明显昭阳殿前桃李相间,明月渐斜,虽天色已明,但宫中的美人狂欢了一夜,兴犹未尽,仍在追赶嬉戏 今日在明光宫中,还要结伴相游春风吹开了紫殿大门,一阵天乐吹下了珠楼舞女们的舞蹈跳得惟妙绝伦,歌女们的歌声娇里娇气更令人开心的是在花香月明之夜宫女们在玩藏钩的嬉戏,好一幅春官游乐图! 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宫莺唱着醉人的歌,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春花璀璨映看美丽的舞衣入夜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光辉一片,好不气派! 龙池之水映绿了南薰殿,北阙楼在一片红花中显现从太液池上传来阵阵莺鸣似的歌声,笙箫之音围着池上的蓬莱山打转一阵仙女玉佩的碰击的叮咚响声传来,原来是宫人们在玩着扣彩毯为嬉戏今日天气真好,正是宫中行乐的好日子 解释 ⑴小小:少小时。
金屋:用汉武帝陈皇后事 ⑵石竹:花草名 ⑶出:一作"上' ⑷步辇:皇帝和皇后所乘的代步工具,为人所抬,类似轿子 ⑸散:一作"罢' ⑹玉楼:华美之楼巢:一作"关',又作"藏'翡翠:翠鸟名,形似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 ⑺金:一作"珠' ⑻妓:同伎此指歌女、舞女雕辇:有雕饰采画的辇车雕:一作"朝' ⑼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汉时引种长安 ⑽还与万方同:一作"何必向回中' ⑾玉树春归日:一作"玉殿春归好' ⑿竹:一作"烛' ⒀青楼:古时指女子所居之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⒁自:一作"坐'罗绮:本指罗衣,此代指穿罗绮之美女 ⒂明光:汉宫名此代指唐代宫殿 ⒃藏钩:古代的一种嬉戏手握东西让别人猜,猜中者即胜 ⒄迟日:春日白昼渐长,故曰迟日《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毛传:"迟迟,舒缓也' ⒅彩仗:宫中的彩旗仪仗 ⒆南薰殿:唐兴庆宫之宫殿名 ⒇莺歌:歌如莺鸣太液:唐大明宫内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 创作背景 这组诗为唐玄宗天宝二载(743年)春李白在长安奉诏为唐玄宗所作,大约与《清平调词三首》作于同期。
关于这组诗,孟棨的《才能诗》中记载了相关的故事,说唐明皇因宫人行乐,特召李白,"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以"夸耀于后'李白因作这组诗 鉴赏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今存八首,是李白奉诏为唐玄宗所作的"遵命'文字 第一首写一位宫中歌妓的愁情这位歌妓,身居皇宫,歌舞帝前,生活奢靡但她并非嫔妃,不能受到皇帝的亲幸,歌舞一散,各自回家因而情况难堪,心理失衡"愁'为全诗之眼首二句言居室华贵,且在皇宫三四句言服饰特殊,山花插鬓,石竹绣衣五六句言其身份,出入宫闱常随天子车驾末二点明诗旨,表现出歌妓欢愉后的内心孤寂这首五言律诗四联全都对偶 其次首写歌妓中有人偶然被皇帝看中而极度受宠其得幸的理由和赵飞燕完全一致,故以赵飞燕比之前四句为比兴,以景物环境陪衬宫女歌妓之美首二室外花木,示意美人嫩、白、香三四殿内鸟雀,示意善舞能言五六句写选妓征歌七八句写歌妓因能歌善舞而宠荣至极此首前三联对偶 第三首写天子赏乐"君王多乐事'为全诗之纲首二句似写风景,细品却是说龙恩抚远,万方朝贡三四句言风光宜人,音乐醉人五六句言音乐之巧妙,笛声如龙鸣水中,箫声如凤鸣,遂使凤凰纷纷从空中飞下。
箫声之妙,宛如箫史末二句似称颂君王与民同乐,实际暗含讽喻,且与首二句响应 第四首写帝与妃子嬉戏玩乐"金宫乐事多'为全诗中心句首句言宫中美景,且点明时令值春,以此陪衬三四句言帝夜间无事,宫中路过五六句写妃子花间游憩,帝过而笑,奔出花间;娇态可掬,为帝而歌末二句言帝与妃子意兴不尽,愿明月迟度此二句字面意思是留住明月,好让月中嫦娥玩乐醉酒,实那么让时光慢行,好多玩乐 第五首写在春光明媚的宫殿,帝与妃子相信相爱"罗绮自相亲'是全诗中心句首二句写宫廷门户,曙光初照,风香日暖风香实为花香三四句写阳光映照,百花争艳,池草碧绿"争'、"暗'是诗眼争,见花之娇艳繁多,暗,示草长疾速,为人不觉五六句写鸟歌人舞,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媲美"昭阳'句总括以上六句,为下句作陪衬"罗绮'句为全诗主旨综上,全诗八句,前六句全是写景,第七句总括前六句,修饰限制帝妃活动的时令环境前七句都是为结果一句作陪衬的,但分两层 第六首写宫女结伴游玩"结伴游'为全诗之纲"光明里'点明处所中四句写宫中歌舞奏乐乐为天乐,见其巧妙;舞为艳舞,见其服丽;巧那么舞姿娴熟;歌为娇歌,见其情态;半羞那么娇态毕现末二句写时至夜晚,宫女们趁月光、玩藏钩之戏。
"花月夜',一那么点明游乐至夜,二那么点明游乐环境之美着一"笑'字,喧嚷场面跃然报纸上"笑藏钩'与"结伴游'遥相响应 第七首写宫中行乐"行乐好光芒'为全诗中心句诗分两段前四句写景,为主体片面作了很好的渲染首二句写冬尽春来,梅落柳黄,为花木之景"尽'"归'是诗眼"尽'是说梅花整个落完;"归'使柳人格化归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即春风使柳归来三四句写莺歌燕栖为鸟雀之景"娇欲醉'、"语不飞'俱用拟人,极其生动后四句写歌舞行乐是全诗主体片面五六句写日照歌席,花映舞衣,不胜光芒秀美第七句写时至夜晚,彩仗逶迤,好像游龙,气势恢宏第八句,"行乐'点明主体,"好光芒'盛赞行乐辉煌荣耀 第八首仍写宫女游乐首二句写宫殿楼观水绕花簇"绿'、"红'是诗眼,突出了水与花的特征,使之色调更为鲜明三四句乐声,以鸟鸣为喻,使读者易于体会五六句写宫女游乐,其中有声有色七八句言趁风日好,去游未央宫,拓展了游乐的地域范围 唐玄宗的旨意,原是再领会不过的,就是要李白粉饰宫中的乐事李白不能抗命,但遵命又违心作为天才诗人,他想出了绝技:始那么托言'已醉",继而苦求'赐臣无畏"写的是'行乐"诗人却有所'畏",这就透露了消息。
组诗中的景物:嫩柳梨花,春风澹荡,正是良辰美景;金屋、紫微,玉楼,金殿,不啻人间仙境;卢橘,葡萄,为果中珍品;盈盈,飞燕,乃人寰绝色;征之以歌舞,伴之以丝竹,正所谓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皆备于是盛唐天子醉了,满宫上下都醉了昏昏然,忘掉了国家黎民他们冒死享乐,纵欲无已,全不顾自己正躺在火山口上,更看不到他们一手豢养的野心家已开头磨刀而自称'已醉"的诗人,恰恰是这幅宫中行乐图中唯一的清楚者他在冷静地查看,肃穆地斟酌他原有雄心壮志,远大梦想奉诏入京,满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了,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励精图治的开元皇帝了此时天才卓绝的李白,也只能做一个文学弄臣而已如今偏要他作宫中行乐词,消沉、痛楚,悲愤,啮噬着诗人的心幸亏他有一枝生花妙笔,皮里阳秋,微言讽喻,尽在花团锦簇中'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蛾眉粉黛,遍于宫廷,唯独没有贤才'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里宫外,步步皆随声色,无暇过问朝政内有高力士,外有李林甫,唐玄宗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他给自己的唯一任务,就是享乐要享乐,就要有女人,于是杨玉环应运而生这情景,令诗人想起汉成帝宠幸赵飞燕的历史教训。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是讥讽,还是赞美,不辨自明怅然,这当头棒喝,并没有惊醒昏醉的唐明皇,他完全沉沦了行乐者已病入膏肓,天才诗人的苦心孤诣,终究敌不过绝代佳人的一颦一笑李白最终熟悉到自己的讽喻无力,愤然离开了长安 李白的这组诗,写的是宫中行乐,种种豪华绮艳,曼丽风神,可谓应有尽有但诗人孤标独醒,傲骨铮铮,偏要在"遵命'的文字中,加几根刺,挫一挫行乐者的兴头他忧心如焚,透过这诸般"乐事',看到的是行乐者的丑恶灵魂,想到的是荒淫误国的前车之鉴因此,盈盈,小小,罗绮,宝髻,翡翠,鸳鸯,玉楼,这美不胜收的一切,经李白的妙笔一点,便在读者心目中统统化为一片污秽只有诗人忧世济时的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言浅而意深、意微而词显的高明技巧,永远为后人所景仰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世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解释及赏析 - 5068儿童网 2.《送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