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272883498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轮复习 第十课?科学开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立?导学案一、考情考向分析考 点考纲要求考察角度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描绘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比拟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分析经济社会开展的协调性。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科学开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理解科学开展观涵,树立科学开展观;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主要措施。2016年备考特别要结合经济开展的新常态,联系国家稳增长、转方式、调构造、惠民生的具体措施。本课考察的主要知识点有: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科学开展观的涵,特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主要措施等。高考在

2、本课的命题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最近几年高考命题中都出现较多的关于科学开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主观题,综合性比拟强。从考察方式看,将教材中的根底知识和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相结合,多角度考察根底知识的同时,着重考察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命题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课前预习案二、考点梳理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立“三步走战略行动纲领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实现了、的历史性跨越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特点缺乏:、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到达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拟低

3、。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根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开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开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开展水平差距不小。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P86页第二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对外开放等在的全面开展进步的目标。原因:总体小康的缺乏;社会主义本质的在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当然10月以后可更关注十三五规划的目标*经济开展。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开展、明显增强的根底上,实现国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

4、010年翻一番。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大幅上升,进入行列。,大幅提升,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成效显著,根本形成。全面提高。总体实现。更加充分。缩小,持续扩大,大幅减少。全民覆盖,人人享有根本医疗卫生效劳,住房保障体系根本形成。、建立取得重大进展。注意:小康社会的具体建立进程是一种开展过程。还需要艰辛奋斗。P87页中专家点评二围绕主题,抓好主线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教材P87-88 (1)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要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科学开展观是指导,是我们长期坚持的。2科学开展观的科学涵:*P87页后专家点评与之对立的错误开展观及危

5、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必须把作为第一要义。单纯经济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必须把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开展成果由共享、促进上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必须把作为根本要求。(对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界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必须把作为根本方法。6个方面【特别提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2.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教材P88-90*重要性:以_为主题,以_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开展全局的_。要适应国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开展方式,。措施:1实施_战略。_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_,

6、必须摆在国家开展全局的_。要坚持走_ _道路,增强_ _ _新动力。2推进_。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_。要把推动开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_和_上来,使经济开展更多依靠_,更多依靠_、_提高、_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_、_、_、_道路。继续实施_总体战略,优先推进_,全面振兴_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_崛起,积极支持_率先开展。3推动_。解决好_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_是解决“三农问题的_ _。要坚持走_ _、_ _道路。要坚持_ _、_ 和_ _方针,形成_ _、_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_和_,增强_能力。坚持_和_的根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_开

7、展、_开展、_开展,形成_和_的空间格局、产业构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_建立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课堂探究案探究1:1989-2020年我国经济开展的情况表年份城镇居民收入元农村居民收入元人均GDP美元198913766011998542521622000628022538542002770324762020180008000超过3000注:小康标准是人均GDP为800美元;、等地,2001年人均GDP已经到达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还处在温饱阶段。2000年还有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还有18

8、00万人的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 上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探究2: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是。一、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平安。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平安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根本自给、口粮绝对平安。更加注重农产品行情,问诊质量和食品平安,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抓好粮食平安保障能力建立。二、大力调整产业构造。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开展。坚决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开展各类效劳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

9、创新主体。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等工作。三、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源头规,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四、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开展。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开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坚决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五、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把做好

10、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立和供应,做好棚户区改造。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六、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创造新的比拟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国转方式调构造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稳步推进投资协定谈判。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效劳,简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是如何表达经济开展的“主题和“

11、主线的?知识扩展:1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理论,是对传统的单纯追求产量、产值增长的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的一种否认。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步进展,开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2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3.经济构造调整*1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构造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构造开展、所有制构造调整,收入分配构造调整等等。2原则: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

12、区、城乡经济要协调。3主要任务:优化产业构造。要加强农业根底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第三产业,使三大产业协调开展。产业构造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消费、投资、出口构造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资产构造调整。要对资产进展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立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地区构造调整。要发挥区域比拟优势,开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可持续开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

13、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城乡构造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4.科技自主创新*1理论依据经常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正常中国共产党领导角度分析;国家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应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效劳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为根底,科技为龙头的综合国力比赛;哲学角度分析科学理论、科学技术属正确的意识对社会主义建立有巨大作用。2重要意义就国家而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开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推进经济构造战略性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就企业而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优化产品构造;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获得额外收益利润、效益3对策国家角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创新国家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制;要开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要加大科技投入;革新鼓励分配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依法保护知识产权、高新企业融资和税收优惠等结合起来;要把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与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企业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