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学习参观心得体会材料

上传人:Wea****66 文档编号:272732764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旗渠”学习参观心得体会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旗渠”学习参观心得体会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红旗渠”学习参观心得体会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旗渠”学习参观心得体会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旗渠”学习参观心得体会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旗渠”学习参观心得体会材料近 10 年时间,削平 1250 座山头,架设 151 座渡槽,开凿 211 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 12408 座,挖砌土石 1696.2 万立方米,开辟出一条全长 1500 多公里的水渠。面对如此恢弘巨大的工程,你一定会忍不住赞叹一句“奇迹”。如果再告诉你,这一切发生在太行山腰的陡崖险壁上,是上世纪 60 年代 10 万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实现的,你会发现,“奇迹”二字早已承载不起其中的分量。 这是新时代的愚公移山,是只有中国红能作为底色的伟大故事,故事的主角,叫“红旗渠”。十载春秋、挖土砌石、惊天动地,于是才让十

2、年九旱、水贵如油、民不聊生,永远成为了过去式。在国际上,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4 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也正是纪录片红旗渠。 今天的红旗渠,早已不仅是一道天河、一弯长龙,更是一幅图腾,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中国的雄伟名片,是穿越岁月尘埃依然荡气回肠的壮阔史诗。“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何其豪迈,何其厚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红旗渠精神之精魂,熔铸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6 个字很

3、短,却也很长长到很多人献出自己的生命,长到造福黄土地上无数黎民苍生,长到会被永远铭记、传承、发扬。如何唱响历史深处的旋律,把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酝酿成春风化雨的精神营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红旗渠精神的种子,让故事讲下去、火炬接下去、征程跑下去,是时代留给现实的必答题。 人工天河中国红旗渠一书,无疑提供了很好的范本,通过绘本的形式,重现一帧帧人物形象和历史场景,引人入胜、直抵心灵;红旗渠电视剧同样引发了一波“怀旧”热潮,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老年人,很多青少年、小朋友,也是这部剧的忠实观众和铁杆粉丝。 如今的青少年们不曾经历过那个年代,或许无法想象曾经的生活,但通过绘本、电视剧等艺术形式,他们能看到自

4、己目力景深之外的往昔岁月,感悟到精神边界不曾触碰过的雄浑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理解当下的来路、看清前行的指引、补充意志的钙质、锤炼品质的韧劲,让红色基因在自己身上发光发热。这正是艺术的力量、理论创新解读的力量、党史教育的力量。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风风雨雨缔造了神州大地的春华秋实,除了红旗渠,从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到中国高铁、港珠澳大桥,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从来不缺少“奇迹”,也从未停止实干。越是道阻且长,越需要灯塔的照耀与红旗的飘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飞速发展的纷繁现实,我们相信纸短“渠”长,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被立体全面真实地讲述,像“红旗渠”一样成为闪耀的精神名片,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