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回顾及新挑战分析

Baige****034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7.68KB
约6页
文档ID:272696545
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回顾及新挑战分析_第1页
1/6

       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回顾及新挑战分析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规划发展部发展研究员 黎子文从我国第一张信用卡诞生之日算起,至今已有30 个年头30 年来,中国信用卡经历了哪些大事,未来又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一、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历程回顾中国信用卡市场3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拓荒期(1985 ~ 2002 年)该时期发生了如下里程碑式事件第一,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诞生1979 年10 月, 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代办东美信用卡的取现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中国1985 年6 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当时只在珠海使用1986 年6 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长城信用卡,后经中国银行总行命名,长城信用卡作为统一名称在全国各分支机构推广这是第一张全国范围发行的信用卡第二,我国实施“金卡工程”20 世纪90 年代初,各家银行系统独立, 彼此不联网,ATM 等自助设备也不通用,极大地阻碍了银行卡产业的发展1993 年,国务院牵头实施“金卡工程”,推动实现设备共享、资源共享和市场共享,银行卡产业发展开始提速。

第三,首家个人征信公司出现信用卡发展高度依赖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1999 年7月,我国首家具有中介性质的个人征信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第四,中国银联成立为协调各方利益,推进用卡环境建设,2002 年3 月,由多家银行共同参股的中国银联在上海成立至此,中国银行卡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信用卡市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如下1) 行业参与者少、基础薄弱、产品单一在这一时期, 社会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绝大部分信用卡属于准贷记卡持卡人用卡时须先按发卡行要求缴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余额不足以支付时,方可在发卡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截至2002 年9 月,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合计发卡2620 万张,其中,贷记卡(即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只有100 多万张此时国内开展贷记卡业务的银行仅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广发银行等寥寥几家2)发卡量增长缓慢,产业规模较小1994 年底,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合计900 万张直到1995年,信用卡发卡量才开始提速,1995 年当年新增发卡500 万张,增速达67%2. 跑马圈地期(2003 ~2008 年)这一时期发生了如下里程碑式事件第一,多家信用卡中心密集成立2003 年被业内称为“信用卡元年”,原因是2003 年前后多家银行开始成立信用卡业务专营部门—— 信用卡中心。

从2003 年起,贷记卡发卡量开始快速增长第二,个人征信系统启动建设2004 年2 月,人民银行启动个人征信系统建设2006年1 月,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运行信用卡市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如下1)搭建运营体系,拓展销售渠道,注重发卡规模扩张在运营体系搭建方面,很多银行选择与外资银行进行合作交通银行信用卡与香港汇丰银行合作,中信信用卡与香港嘉华银行合作,工商银行信用卡与美国运通合作;建设银行信用卡引入美国银行,浦发银行信用卡引入花旗银行而那些没有引入合作伙伴的银行信用卡中心, 早期也聘用了许多来自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富有信用卡管理经验的人才在销售渠道拓展方面,形成了网点销售和网点+ 分中心销售两种模式网点销售模式下,由总行信用卡中心负责统筹业务,分行卡部负责区域协调, 信用卡销售由网点承担采用该模式的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分中心+ 网点销售模式下,信用卡中心下设多个地区营销分中心,独立于分行,专门负责信用卡推广信用卡销售指标小部分由网点承担,大部分由分中心承担采用该模式的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2)信用卡发卡量呈爆发式增长2002 年末,中国信用卡发卡量不到3000 万张,其中贷记卡100 多万张;2006 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增长到4958 万张, 其中贷记卡2934 万张;2007 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飙升至9026 万张, 其中贷记卡7162 万张;2008 年末,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14 229 万张,中国信用卡市场大步迈进了“亿级”行列。

2003 ~ 2008年,5 年间累计发卡量年均增速达36.5%3.精耕细作期(2009年至今)这一时期发生了如下里程碑式事件第一,网络发卡兴起电子商务高度繁荣,促使信用卡行业关注网络发卡的巨大潜力2009 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成立电子商务中心,率先探索网络发卡模式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分别开展相应业务,网络发卡迎来快速发展第二,信用卡贷款风险权重降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简称(新资本办法))于2013 年1 月1 日实施按照新资本办法,信用卡贷款的整体风险权重大幅降低信用卡贷款风险权重从100% 下调到75%,信用卡未使用额度转换系数从50% 下调到20%,原始期限不超过1 年的信贷承诺转换系数从0% 上调到20%新资本办法提高了各家银行向信用卡投入贷款资源的积极性第三,信用卡子公司化探索起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5 年度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条件成熟的商业银行可以对信用卡、私人银行、理财等业务板块进行子公司改革试点,实现法人独立经营”8 月,银监会就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模式召开研讨会,标志着信用卡业务公司化探索起步信用卡市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如下。

1)发卡量增速放缓、贷款规模扩大、收入快速增长,行业从“重规模”转向“要效益”2009 ~ 2014 年,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增速分别为30%、2 4 % 、2 4 % 、1 6 % 、1 8 . 2 % 、17.9%,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2008 ~ 2014 年, 信用卡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111%、55%、8 4 % 、8 1 % 、4 0 % 、6 1 . 6 % 、27.2%,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收入方面,虽然只有部分银行公布了数据,但从中仍可窥见快速发展的势头(见表1)2)产品多样化、市场活动品牌化以及管理精细化产品多样化是信用卡行业进入精耕细作期的显著特征在跑马圈地期,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产品中标准卡占比较高;而进入精耕细作期后,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类联名卡、主题卡大放异彩,如航空联名卡、汽车联名卡、网络联名卡、自动分期卡、借贷合一卡、全币种卡等市场活动品牌化是该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各家银行集中打造市场活动子品牌如招商银行信用卡的“非常旅游”活动和周三美食日活动、中信信用卡的精彩365 活动和9 积分享兑活动、民生信用卡的必胜客满百减30 活动、交通银行信用卡的最红星期五活动等这些活动覆盖全国多个城市,参与门槛低,活动周期长,对提升各行信用卡品牌形象、提高交易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管理精细化是该阶段的第三个重要特征各家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管理中广泛引入质量管理、流程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大数据、平衡记分卡等管理工具和技术,致力于提升运营效率的创新举措不断出现,行业管理水平逐步向国际看齐二、中国信用卡市场未来新挑战30 年来,中国信用卡产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从2003 年到2013 年, 发卡量从3000 万张增长到3 亿张,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展望未来,中国信用卡产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要么与时代特点密切相关,要么与中国市场特点密切相关概括起来,主要来自以下4 个方面1.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浪潮下的经营模式创新近年来,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数据俨然成为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面对上述挑战,信用卡行业必须作出改变一是进行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模式,如网络发卡、网络审批、网络贷款等二是积极行动,应对来自新兴网络金融(如阿里花呗、京东白条)带来的挑战2.零售银行大发展背景下的信用卡业务定位以及零售协同探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落地,零售银行业务重要性日益凸显信用卡业务在零售银行业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因为它是资产业务,贡献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它的黏性很强,应用场景十分丰富,是经营客户的利器。

但如前所述,不少银行采取了信用卡独立运营模式,导致一方面信用卡业务在零售体系中的定位不清;另一方面信用卡业务与银行其他业务协同程度较低要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梳理零售贷款业务,理顺各类无抵押贷款业务之间的关系,明确信用卡在零售业务中的定位从2011 年起,部分商业银行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二是在零售协同方面下功夫,通过打通系统、内部计价、影子考核等方式提升信用卡与其他零售业务的融合水平3.资本约束背景下信用卡融资难题有待破解信用卡业务的高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资本,而新资本办法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导致银行资本供给紧张因此,信用卡业务资本需求旺盛与资本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从长远来看,信用卡业务发展将遭遇融资难问题从目前来看,资产证券化以及信用卡业务子公司化将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4.全球化背景下信用卡国际化路径探索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走出国门,中国信用卡业务也走向国际从整体看,目前我国信用卡国际化程度较低,仅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在海外从事信用卡业务,并大多集中在港澳地区从长远看,国际化是国内市场经营的必然发展方向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