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

上传人:芳*** 文档编号:272519164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市级名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尖刻,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B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上网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必需品。C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D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卡的信息被犯罪分子盗用,

2、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2下列对汉字“宁”的书法字体鉴赏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颜真卿的“宁”字是楷书,横画细竖画粗,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B曹全碑中的“宁”字是隶书,笔画正行,字体扁平匀称,奔放豪逸。C王羲之的“宁”字是行书,笔画遒劲稳健,整体上刚健娟秀、朴素精巧。D张旭的“宁”字是草书,笔画连绵不断,跌宕起伏,奔突游走,如龙蛇飞动。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中“黄金台”运用的是燕昭王筑台以重金招贤纳士的典故。B醉翁亭记中的“太守”,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乡愁听听那冷雨等。

3、D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白雪公主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短篇小说。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B两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就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D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新,就在于前所未有地开拓和改变了中国知识界和青年一代的意识范畴和思维格局。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勿以恶小而为之,_。人生自古谁无死,_。江山如此多娇,_。_,鸡犬相闻。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_,_”(辛弃疾破阵子)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4、“_,_”(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6在庆祝“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激发同学们更好地传承“五四精神”,校广播台向你约稿。请你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谈谈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要求:概括准确,举例贴切,表达得体。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不聪:听不清。石:针石,治病的工具。知之者:指懂得医术的人。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使 此

5、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3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扁鹊所讲道理。8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

6、: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哀转久绝B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C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

7、当的一项是( )A(甲)文写景既有移步换景,又有定点观察,写出了小石潭的通幽,游鱼的自得,潭水的澄澈,环境的清冷,都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B(乙)文写景既有整体概貌,又有四时特征,多做点染勾勒,写出了三峡夏天的动魄、春冬的沉美、秋天的肃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甲)文三、四两段写潭上景物,突出此地的幽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贬谪后内心无法摆脱的落寞。D(乙)文最后写渔人歌谣,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也同样传达出了作者被贬后的凄凉冷落之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9文言文阅读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8、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9、!”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举大计亦死B远嫌而避怨/远望若有光C顾左右曰/顾野有麦场D此人素有痴名/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帝得疏,大怒,抵之地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B趣执之,无使得遁C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D少顷复取读之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海瑞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10、。B(乙)文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C(乙)文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下了命令,最终把他逮了起来。D(甲)文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4把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10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多些“无声的联系”徐文秀春节刚过,不少人回味,这几天只与亲人团聚,过得清爽,过得惬意。当下,

11、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到,这些年来人与人的交往就像潮水退去一样,渐渐地安静下来了。过去那种两天一小聚、三天一大聚,不是喝酒唱歌就是甩牌搓麻的现象少了,那种拉拉扯扯、勾肩搭背的喧嚣渐渐淡去,人们回到了平静和理性,人与人“无声的联系”多了起来。这是一种好现象,正所谓无声胜有声。过去那种热衷于“热线联系”,整天泡在一起推杯换盏,打得火热、走得很近,今天一个同学会、明天一个乡友会等,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有所图。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无声的联系”可以少些纷扰嘈杂,让心静下来、神定下来;少些“小圈子”“小团伙”滋长的

12、土壤,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净起来;少些精力上的分散,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学习上。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静静的守望。“无声的联系”的可贵在于,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各奔东西,心却在一起,心心相印、守望相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相互支持与牵挂,然而他们曾20年身处两地,更多只是一种“无声的联系”。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两地一心的守望,志同道合的默契,虽天各一方,但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共同的志向、追求和品质,可以让人与人的交往精神高于物质,无形重于有形,虽远在天边却近在咫尺。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稳稳

13、的守护。“无声的联系”并非冷漠无情,当他人身陷困境,能够雪中送炭,敢于挡风遮雨。明代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互相赠答。郑少谷曾有诗赞王子衡“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郑少谷去世时,王子衡哀伤至极,为素未谋面的朋友千里奔丧。人与人的交往,都是平日看似平常,有事时却显非常,患难与共、肝胆相照,既给人力量,又让人温暖。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默默的守候。“无声的联系”不是忘却,也不是抛弃,而是把记忆和美好存放心里。宋代王安石与孙少述交情极深,孙少述离别王安石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别少述诗为之送行,字里行间尽显彼此间的真诚和友谊。后来王安石到朝廷掌了大权,有好几年孙少

14、述同他没有来往,人们猜测两人之间有矛盾、合不来。等到王安石再度罢相而归、隐居山林,路过高沙,孙少述与其彻夜长谈,依依难舍。这种君子之交诠释出“无声联系”的一种魅力,不因久别而褪色,不因沉寂而荒芜。“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无声的联系”是一种“淡若水”的表达,逢年过节时,或身患疾病中,或挫折失意之际,一声问候、一句叮咛,都会如春风般温暖,似春雨般滋润。多些“无声的联系”,人与人的关系就多一份纯粹与干净,多一份清澈与明媚,多一份醇厚与朴实,人与人的交往就更加行得稳、走得远。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无声的联系”相对于“热线联系”来说的,“热线联系”有哪些弊端?3请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15、4简析第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5结合本文观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如今,在人人都离不开网络的社会中,手机似乎成了人们的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当刷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可惜的是,由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很多人没有时间去仔细探究信息的内涵,甚至连辨别真假的功夫都没有,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渐渐地,有些人发觉自己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陷入了思维碎片化的困境。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或许,读书能够破解。读书使人专注。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沉醉其中,在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花轿快到家时,忽然发现新郎不见踪影,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