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芳*** 文档编号:272518843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和传承国风音乐,推广国风文化。B严谨的傅雷多次在家信中向傅聪提出学习要正规化和计划化,生活要科学化的活动。C林清玄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丰富优美的文学作品,是他重视阅读、观察和思考的原因。D世界知名的摇滚马拉松,已成为全世界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路跑

2、赛事。2下面说法正确一项是( )A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分别用“告辞”,去到他家用“莅临”,送人出门称“留步”,麻烦别人说“叨扰”。B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C“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牛郎织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都是古代著名民间爱情故事。D“桑梓”指故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扑朔迷离”“刮目相待”分别出自木兰诗论语。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通过参加这次

3、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收紧肌肉 万水千山 夜幕笼罩 竹木青翠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B我很想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C一个搞人口普查的青年问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 “您今年贵庚?您的配偶还在吗?”(解说:这句话表述不得体。)D许知远的“偏见”或许是一种与当下快餐文化极不合拍的深入思考。( 解说:“偏见是思考”是这个句子的主干。)5古诗文名句默写

4、。角声满天秋色里,_。(雁门太守行)_ ,_,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重水复疑无路,_。(游山西村)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6根据要求回答。“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两个主人,一个是天使,另一个是魔鬼。在人的一生中,精神世界中的两个主人相伴共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使每个人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不同的色彩。”请你在理解以上语段的基础上,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李逵(水浒传) 匡超人(儒林外史)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曹操

5、(三国演义)我选_,分析:_二、阅读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周厉王使芮伯率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弃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告之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遂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芮:姓氏,读ru。戎:泛指西部少数民族 贾: 招致。谮:zn ,诬陷。渎货:贪财。启:引发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使_(2)卒_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

6、请求。B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请求C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D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3概括文章内容,并拟写一个标题。4作者认为两伯“罪”在“知王之渎货而启之”。其实,芮伯面对文中的其他人物,也犯下了致命的过错。请你总结出两点。8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7、”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子鱼论战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

8、:“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隘阻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劲敌之人,隘而不列,天助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劲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宋公:即宋襄公。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成列:排成战斗行列。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伤:

9、再次伤害(受伤的人)。二毛:头发花白的人,指代老人。隘,险隘之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胡耇(gu):年纪很大的人。明耻教战:使士兵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授他们作战的技能。服:(对敌人)屈服。金鼓以声气:鸣金击鼓来振作士气。儳(chn):同“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神弗福也再而衰楚人未既济公伤股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B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C虽不能察/虽及胡耇D公将鼓之/请击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若爱重伤,则如勿伤。4甲文鲁国

10、军队后发制人取得了胜利,乙文宋国军队要先发制人才能取胜,这是为什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5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在思想性格上有什么不同?9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三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四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 (4)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_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

12、同的一项是( )A则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遂用之 遂迷,不复得路C战则请从 请从吏夜归D虽席地不容间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把文中画线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翻译时必须译出“午”的姓名。)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5你怎样评价文章中的祁黄羊?10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13、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

14、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读报时间看电视时间15.38分18.91分98.85分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调查项目中国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3076个8951个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个/ 44万人个/1.3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0.58本50本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7%62%人均年阅读量4.39本7本图书畅销类型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小说、科技等(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15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