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72517005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2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石子乡站 4043003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花桥镇站 4043004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双桂镇站 404300摘要: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尤其在规模化养殖的背景下,普遍重视对疾病的防控,但是部分生猪养殖场在动物防疫方面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几种常见的疾病也对养殖户造成了困扰,因此需要在养殖中对常见的疾病做好防控措施,不仅可以保证生猪良好的长势,更是保证收益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生猪常见疾病概述,并分析如何对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进行防控,希望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生猪常见疾病;预防;控制;建议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养殖户盲目扩大饲养规模,忽视了生猪

2、养殖管理,生猪很容易感染疾病,以至于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积极进行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广大养殖户的防病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生猪市场稳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猪肉。1 生猪常见病症1.1 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痢以及白痢是一种相对多见的病症,是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发的仔猪倡导传染病症。通产情况下,仔猪黄痢出现在1周龄至4周龄仔猪之中,其中以1周龄至2周龄最为很常见。仔猪黄痢临床主要表现为粪便呈现黄色糊状稀便,其中包含有小块凝乳块,病猪身体明显虚弱,进而出现脱水现象,最终昏睡而死。而仔猪白痢则一般多见于1周龄至2周龄仔猪,病猪临床特点表现为排泄白色或是灰白色糨糊状态的粪

3、便。1.2 猪流行性腹泻生猪流行性腹泻同样是一种多见的流行性病症,该病症可见于不同生长阶段生猪之中,其是因为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所引发的传染病症,临床主要特点为水泻。该病症一般出现在冬春两季之中气候突然爆发,具有地方性流行特征,病猪所排粪便呈黄色稀便。1.3 猪水肿病症通常情况下,猪水肿病多见于刚断奶的仔猪身上,仔猪一般于断奶之后1周至两周内发生,该病症死亡率较高,可达到90%。且病症发病急,病猪明显精神困顿、食欲下降、口吐白沫,且部分病猪伴发有抽搐、四肢呈现游泳状态,站立状态下呈弓背发抖的状态,步态不稳健。患病仔猪通常会在脸部、眼睑部、腹部、颈部以及皮下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1.4

4、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生猪出男性胃肠炎是因为猪冠状病毒所引发的一种传染病症,临床特点以呕吐以及水样腹泻为主,各个年龄段生猪均有概率患病,但两周之内的仔猪发病率相对较高,若不予以及时治疗,将会令生猪因为脱水严重而死,致死率高达100%,该病症并不受季节影响,但相较而言,冬季与春季母猪产仔期间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养殖户饲养密度过大的情况下,更为容易爆发。2 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2.1 建立系统规范健康养殖体系首先,控制水量。生猪养殖场内需要大量水资源,建立生猪养殖场所时应当重点考虑水源。选择水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确保水源充足。第二,水源的质量应当符合安全标准。第三,保证水源的来源,确保生猪饮

5、用后不会出现不适的状况,促进健康生长发育。第四,测定不同季节水温变化,防止因水温差别过大使得生猪出现应激发应。其次,饲料管理。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户逐渐从散养模式转变为规模化经营。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不断发展,饲料成为生猪主要粮食,能够满足生猪不同阶段发展需求,促进养殖户实现科学饲养目标,因此,饲料的品质决定着生猪养殖效果。最后,品种选择。选择生猪品种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不同生猪品种生长性能有着差异,对不同环境适应能力有所不同。因此,生猪养殖户可以依据养殖场位置、环境和季节等特点选择适合养殖的品种。第二,选择的生猪品种应当适应市场猪肉产品的需求。养殖生猪最终目的是面向市场,因此,尽可能

6、选择肉质鲜美和瘦肉率较高的生猪进行引种。第三,选择生猪品种应当考虑生猪对饲料转化效率。饲料转化效率高能有效保证生猪健康快速生长,为生猪增肥提供基本保障。2.2 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毒滋生做好养殖场内部消毒工作是防止病毒滋生、减小病毒发生概率和保证环境净化的重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消毒工作。首先,场馆内外进出车辆和人员应当做好消毒工作,是防止病毒滋生的主要方法。其次,养殖场内办公室、生活区和生产区都要进行消毒。通常情况下办公室和员工宿舍每周进行 1 次消毒,卫生间和生活区域每周进行 2 次消毒。再次,猪舍净舍后应当进行彻底消毒,在同一批生猪出栏后应当立即清理杂物、污水和粪尿,并且使用高压枪进

7、行喷冲处理,在舍内干后使用过氧乙酸和甲醛溶液进行消毒1。最后,在进行消毒后还存在通过老鼠和飞禽进行传播病毒的可能,严重污染猪舍内部环境。与此同时,在彻底做完消毒工作后还要进行有计划接种,才能做到避免发生疾病传播的可能。2.3 健全生猪养殖生物安全体系健全生猪养殖场安全体系是防止养猪场发生疾病的有效措施,能够降低养殖场生猪对药物依赖程度,提升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第一,养殖场厂址选择合理,建设在通风干燥地方,为疾病防疫提供基本条件。生猪养殖场内部布局要合理,配备消毒设备和设施,并且建立疾病隔离治疗室。提供清洁饮水资源和饲料,确保饮水和饲料安全。第二,关注细节管理,避免发生应激反应,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8、随意进出。做好场内通风工作,如果养殖户没有对猪舍内进行通风换气,就会使得温度上升出现通风不良状况。合理控制猪舍内养殖密度,做好猪仔补食。做好母猪产后卫生处理工作,冬季时使用温水,做好每个细节管理,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第三,健全养猪场防疫管理制度。生猪感染疾病可能涉及多个环节,因此,应当制定各项规定制度,从生猪生产、防疫消毒、产品投进、无公害处理以及生猪出栏等环节建立全面制度。依据病猪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免疫程序。做好药物保健处理工作,依据不同生长期采用适当的保健计划,执行药物休眠期。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养殖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疾病预防理念。2.4 制定科学合理生猪免疫方案目前我国对于生猪疾病防

9、控工作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法,但是使用抗生素不仅具备局限性,而且会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2。因此,有关生猪疾病防控工作,养殖户应当依据养殖场所在位置疾病发生情况、每年生猪发病率、政府采取预防疾病的措施、生猪品种、性别、生长阶段和体制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免疫计划。除此以外,养殖户还应当对经过免疫处理的生猪进行效果监测,重新免疫预防效果不理想的生猪,提升免疫效果。在选择和使用疫苗过程中,养殖户应当依据生猪体重、体质和品种等方面选择质量合格、免疫效果较好和种类适合的疫苗进行接种。与此同时,养殖户应当做好猪舍卫生定期消毒工作,避免在免疫接种工作中出现交叉感染现象。2.5 提升养殖人员疾病防控意识生猪疾病

10、防控工作中养殖户要定期为生猪注射防疫疫苗,增强生猪对疾病抵抗力。与此同时,也应当确保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生猪驱虫工作,依据季节和养殖环境等爆发疾病的可能性,科学合理使用适合的驱虫剂,确保疫苗注射和驱虫工作有效性。与此同时生猪养殖户应当合理控制好驱虫剂使用量,避免用药过多危害生猪健康。但是部分养殖户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两项工作重要性,也并不熟悉操作过程。因此,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组织养殖户参加生猪疾病防控培训活动,普及推广疫苗和驱虫适用范围。3 结论综上所述,养猪业是养殖行业中一个基础产业,但是现阶段养猪行业中存在问题,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场内发生大规模疾病,严重限制养猪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养殖人员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保证生猪健康成长,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 郭世栋, 马明仑. 生猪在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疾病预防和控制J. 甘肃畜牧兽医, 2016, 46(13): 51-51.2 郑常林. 生猪养殖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J. 兽医导刊, 2016, (18): 182-182.-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