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课时作业(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72417940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课时作业(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X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课时作业(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X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课时作业(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课时作业(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课时作业(新版)沪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第2课时液化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液化现象1.揭开锅盖盛饭时,经常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水滴(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这是一种液化现象。2.夏天,一罐易拉罐饮料在冰箱中被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来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即使马上用干毛巾擦,一会儿又变湿。这是发生了( C )A.饮料渗出B.熔化C.液化D.汽化知识点2液化放热3.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 如图 )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水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水蒸气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后液化

2、( 填物态变化名称 )而形成的。4.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D )A.水蒸气比水温度高B.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C.水蒸气比水传热快D.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知识点3液化的方法及应用5.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6.为了便于运输氧气,应使氧气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 )A.压缩体积B.提高温度C.降低温度D.增大体积综合能力提升练7.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汽化(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的缘故。8.

3、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我们经常看到尾翼拖着的长长的白线( 俗称拉烟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有水蒸气;由于高空气温较低,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环境时,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而发生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这时就有大量的雾产生,人们就会看到一道长长的白线形成的尾迹云。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的两壶水放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甲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判断出乙房间的气温较高。10.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4、 )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上( 选填“上”或“下”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蘸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汽化吸热,使手不会被烫伤。11.如图,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的现象是试管壁有水珠产生,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 选填“降低”或“升高” )。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12.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小( 选填“大”或“小” ),这是由

5、于湿布中的水在蒸发( 或汽化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选填“大”或“小” )。13.下列关于生活中见到的“白气”“白雾”,解释正确的是( C )A.飞机的“尾气”是水蒸气B.冬天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的早晨,空气中有大量的“白雾”,太阳出来后,“白雾”消失是液化现象14.下列关于液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煤气罐中的液体是通过降温的方法液化的B.一次性打火机的液体是通过降温的方法液化的C.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D.一切气体都可

6、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15.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B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B.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C.水管与空气接触,所以是空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D.是水蒸发形成的16.小明同学将冰和盐的混合物放入搪瓷杯里,盖紧杯盖,过一会儿,发现搪瓷杯的外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珠。( 1 )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推断此水珠的来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 )与此实验现象是相同原理的自然现象有雾和露;( 3 )搪瓷杯里冰和盐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17.如图是模拟大

7、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 )按照图示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先调整固定B( 选填“A”或“B”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A( 选填“A”或“B” )的位置;( 2 )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 )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升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4 )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 合理

8、即可 )。拓展探究突破练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氮气泄漏,夏现冬景南京建宁路上一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发现停车场里的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有10 cm长的冰柱,而液体滴到地面上就开始凝固。原来,这辆槽罐车装的是液态氮,车尾部冒出的“白烟”是车罐里的液态氮发生泄漏引起的。据资料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氮足够多,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将周围的气温迅速降低到-50 ,情况比较危险( 1 )氮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而槽罐车里的氮却是液态,氮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2 )车罐里的液态氮发生泄漏冒出“白烟”,这一过程中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3 )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找出文中不妥的描述,请写出一条: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凝固( 或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