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72416941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教案设计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5.负荆请罪【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有三篇文章,均是围绕着爱国、爱岗、爱社会的伟大精神,展现主人公们为祖国、为他人献出真爱,向人间撒播真爱的崇高精神境界,所以主题可以叫“人间真情”。负荆请罪是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所叙述的故事来源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个多幕剧的话剧剧本,共有两幕。第一幕是蔺相如笑劝韩勃;第二幕是廉颇负荆请罪。这两幕历史小话剧的内容各有侧重,第一幕侧重蔺相如的表现,第二幕侧重于廉颇的言行。第一幕是第二幕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幕是第一幕的发展和结果,两者互为依存,不可或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的主旨就是戏剧创作的灵魂,就像清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关于戏剧创作的观点:“

2、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在这篇历史小剧本中,“主脑”就是“和为贵”,深刻内涵就是“国为重”。剧本主要通过描写人物间的对话,辅之以动作、神态等鲜明地蔺相如为国家利益而不计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爽直磊落、知错就改的大将风范。【学情分析】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学生掌握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要着重引导学生去认真感悟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所展现出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从“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说起,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教学策略及设计说明】本课的教授依据新课标中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认

3、知特点和兴趣,以“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去思考串联起全文。采取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取长补短,最后师生交流心得,集思广益:先由韩勃生气,蔺相如解释引出“和为贵”,继而围绕这一主题探究内涵,深化认识,然后又紧承“和为贵”这一主题转到廉颇负荆请罪,揭示缘由“国为重”,最后于表演中升华主题,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感同身受,传承中华美德。【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准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含义。2.学会阅读剧本。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3.能够按照人物性格分角色朗读课文。课后经过排练,可以生动地演出小话剧。4.反复朗读,理解剧本中人物语言的特色

4、,并能够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主人公顾全大局的人格品质。【教学重点】1.了解剧本这种文学体裁,学会阅读剧本的基本方法。2.体会通过戏剧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人格魅力,感受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一心为国,廉颇的知错就改以及诚恳的态度。【教学难点】1.理解“蔺相如为什么一再避让廉颇”,体会蔺相如的一心为国和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2.廉颇是否真的“老迈昏庸”?3.秦国为什么惧怕赵国?【教学准备】教师:“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则故事的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准备;课堂所需其他资料的课件整理;史记的简单介绍;剧本相关知识的资料整理。学生:搜集廉颇、蔺相如的相关资料;预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对不理解

5、的词语进行标注或字典查阅;可以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试着理解人物性格。【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开门见山,揭题导入;自读课文,疏通词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品读第一幕,走近蔺相如;品读第二幕,了解廉颇,深化蔺相如;熟读剧本,动情表演;总结拓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学案(教师活动)导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1.教师直接通过对课文题目的解析来导入新课。导语一: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说的是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教师板书(廉颇 蔺相如)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之前,

6、还发生了什么故事?大家都来讲一讲课前搜集到的“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故事。(教师可以指名学生来讲这两个故事)大家来概括一下,从这两个故事中,能够看出廉颇和蔺相如怎样的品质?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出赵国的两根顶梁柱: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之间竟有了隔阂,故事是怎样发展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同学们听完故事,交流概括:廉颇英勇善战、忠心为国,蔺相如有勇有谋、忠心为国。开门见山的导入,让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熟读课文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中主人公的认识和理解。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指名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厉害:难以

7、对付。昏庸:糊涂而愚蠢。3.剧本这种体裁的介绍和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背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1.理解“负荆请罪”。大家讨论思考:什么叫“负荆请罪”?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赔罪?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分别讲了什么?3.交流讨论搜集到的相关资料。1.“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的是背着荆条去认罪,愿意接受责罚。也表示向人

8、赔罪。廉颇向蔺相如赔罪。2.同学们交流讨论:第一幕应该是韩勃愤怒,蔺相如笑劝;第二幕则是廉颇负荆请罪。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步骤学案(教师活动)导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复习导入。1.复习“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成语的来源是什么?(2)课文是如何描述的?我们来看剧本的第一幕。二、品读第一幕,走近蔺相如。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一幕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认识了怎样的蔺相如?通过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他的这些品质?大家一起找一找。大家找到的句子非常准确。另外,我们从蔺相如和韩勃的态度也可以看出蔺相如宽广的胸怀。深入体会蔺相

9、如的语言。(1)找同学说一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2)大家分组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这结果蔺相如有没有考虑到?(3)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几句话。1.交流。从这一幕的阅读中,一位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胸怀宽广的文官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语言方面(课文中的句子):“你要知道,亲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行动方面: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1)指名读文中的句子:“还是和为贵嘛。”(2)大家按照教师的问题,讨论交流。三、品读第二幕,了解廉颇,深化蔺相如。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幕中都讲

10、了什么?廉颇是一位怎样的将军?2.哪些词句表现了廉颇的优秀品质?3.廉颇请求蔺相如宽恕他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大家来说一说,如何理解“老迈昏庸”。4.这一幕中,经过廉颇的负荆请罪,更加深化了蔺相如的高大形象。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5.廉颇评价蔺相如“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大家赏析一下这句话。如果去掉“真”,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6.分角色朗读课文。1.交流。这一幕讲的是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与之密切交谈。就像廉颇说的,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而廉颇的品质也值得学习,因为他是一位知错就改、态度诚恳、深明大义的将军。2.词句:没穿衣服,还背着一根荆条;赶忙跪下来;请您用这根

11、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说自己“老迈昏庸”。3.学生们自由交流。教师指导。4.联系第一幕,他处处侮辱、为难蔺相如,可见他的“老迈昏庸”;第二幕他经人提醒明白过来,从赵国的利益出发来负荆请罪,可见廉将军并非真的“老迈昏庸”。5.交流。迎上去;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双手扶起廉颇;过去的事就别提了;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6.大家分组交流讨论。四、熟读剧本,动情表演。在感受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表演的形式,深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1)自由搭配,小组练习。大家看来给予评价和意见。(2)推选全班表演,组织学生评价。学生熟读剧本,进行排练。自拍自导自演此剧,学生可以加深印象,也

12、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1.这个故事出自于司马迁花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耗尽毕生心血写成的史记。一个小小的片段,尚且这样生动、耐人寻味,何况是一部用52万字写成的辉煌巨著。所以,大家应该好好读一读史记。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蔺相如、廉颇。六、板书设计。负荆请罪(为了赵国的利益)多幕剧:第一幕 蔺相如笑劝韩勃(和为贵) 第二幕 廉颇负荆请罪(国为重)人物性格特征: 蔺相如 廉颇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谦虚有礼 态度诚恳 宽容大度 英勇善战 深明大义 深明大义七、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的人物性格鲜明,旨在通过剧本语言的阅读品味,感受廉颇知错就改以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性格魅力,应该为学生讲述“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则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廉颇和蔺相如之于赵国的重要性。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是因为廉颇的大军压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和赵王之所以能够平安返回赵国,廉颇功不可没。2.因为本文的体裁是剧本,所以让学生自排、自导、自演,更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更能体会文本的深意,从而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