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山东省博物馆发展史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7.48KB
约10页
文档ID:272215460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山东省博物馆发展史_第1页
1/10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山东省博物馆发展史                    郭思克 山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1953年,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的王冶秋同志在济南广智院小礼堂作了《怎么样办博物馆>的报告,提出了山东省博物馆的建设要求和方法,并指明了博物馆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为山东省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一份蓝图1954年8月,山东省博物馆筹备处正式成立,被文化部文物局确定为省级地志博物馆的试点单位,领导了全国的博物馆建设,为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创发展期(1954~1991年)山东省博物馆的前身是清朝末年设立于山东省图书馆内的“山东金石保管所”,成立于1909年,是国内省级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博物馆性质的机构时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的王献唐先生本身就是一位金石学家,非常重视对金石文物的搜集和保存,并在图书馆内设立了专门的库房保存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同时积极搜求出土文物,千方百计地阻止这些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经费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甚至自掏腰包,购买流散文物,为保护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殚精竭虑,做出了重大贡献除此官方设立的机构外,济南当时还有一些私立的机构和组织从事文物的收藏和研究。

1904年,英美教会迁青州博古堂至济南内城外西南隅,改称“济南广智院”,英籍传教士怀恩光任院长广智院集展览、宗教礼仪、文化教育于一体,正中为陈列大厅,左为阅览室,右为研究所,房舍采用中西合璧式的设计,既有中国传统庭院式对称布局,又采用了西式拱门和砖混结构,成为了当时济南一道独特的“西洋景”广智院的收藏及陈列分为天文、地理、矿物、动物、植物、历史、艺术、文物等13大门类,努力改变当时文化发展落后、不被重视的现状,反响强烈、名声远播,统计至1925年,参观者达到700多万人次新中国成立后,金石保存所、广智院、济南道院均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接收,后拨交山东省博物馆使用1952年,山东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徐眉生接管济南广智院,并成立了山东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广智院旧址在济南市文化西路103号(现已并入齐鲁医院,只有陈列大厅仍然矗立),俗称“东院”世界红十字会旧址位于上新街51号的济南道院,修建于1934~1942年,道院利用各地信徒的捐款,聘请著名建筑师粱恩成的学生萧怡九负责设计,著名的古建商号北京恒茂兴、广和兴负责营造,院落坐北朝南,前为山门和影壁,后依次为仪门、前殿、后殿、辰光阁,建筑采用清式大木作形式,使用了钢筋水泥等西式材料,别具一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组织被解散,济南道院后来成为山东省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室,俗称“西院”1954年8月15日,成立山东省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张静斋任主任,王献唐、徐眉生、秦亢青任副主任委员,而这一天也成为山东省博物馆的建馆纪念日1956年2月,《山东地志陈列》在山东省博物馆西院(原济南道院)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的地志陈列,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也标志着山东省博物馆的正式对外开放山东省博物馆建成后,广智院的收藏和金石保存所的藏品成为山东省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同时,人民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搜集和保护文物,将战乱期间流散的文物收集整理之后全部移交给山东省博物馆,极大丰富了山东省博物馆的馆藏1957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徐眉生为山东省博物馆第一任馆长1959年4月,山东省文管处、山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山东省普查文物展览”,展出珍贵文物254件,同时编写了《山东文物选集》(普查部分)陈列展览方面,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国3周年建设伟大成就展”1952、 “山东地志陈列”1956、“难胞刘连仁脱难还乡”1958、“山东省普查文物展览”1959、 “山东少数民族史料展览”1959、“山东革命史”1 959、“水利工程出土文物展览”1960、 “义和团运动60周年纪念展览”1960、“辛亥革命50周年文物资料展览”1961、 “古代书画”1962、 “古代扇面”1962、 “古动物化石”1962、“古代史陈列”1963、“馆藏自然标本”1963、“山东省阶级教育展览会”1964、“山东历史文物”1972、“批林批孔展览”1974、“山东革命文物展览”1975、“卉生物化石展览”1977、 “纪念周恩来诞辰80周年”1978、 “纪念毛泽东诞辰85周年图片展”1978、 “山东文物考古新成就及珍藏文物展”1980、 “沂南汉墓画像石拓片展览”1980、“古代乐器展览”1980、“造像艺术品展览”1980、 “馆藏清代书画展”1981、 “中国文物立体摄影巡回展”1981、“馆藏俞剑华先生遗作展”1981、 “纪念建党60周年展”1981年、“新疆古尸展”1981、 “珍藏动物标本展”1982、“人体构造与优生畸胎展”1983、“山东古代史陈列”1983、 “毛泽东图片和手迹展”1983、 “原始社会的山东”1984、 “山东文物汇展”1984、“山东人民八年抗战”1985、“迎春邮展”1987、“山东古代艺术珍品展”1987、“山东民俗民间艺术展”1988、“嘉祥彩印、鲁锦民间美术品展”1988、 “山东省文化艺术品展”墨西哥1988、“贵州酒文化与蜡染文化展”1988、“日本挂历展”1989、 “全省文化科技成果展”1989、“珍稀野生鸟类标本展”1989、“闫丽川教授书画作品展”1989、 “山东文物精华摄影”1989、“馆藏现代名人书画”1989、 “山东盆景优秀作品”1989、 “省直文化系统老年人书画作品展”1989、“省老年大学书法、篆刻、摄影、根雕作品展”1989、 “胡禧和国画展”1989、 “王仲武书法篆刻展”1990、 “历代名家“马”绘画展”1990、 “谢朝林雕塑作品展”1990、 “中国文物界书画展”1990、 “山东大学书画展”1990、“济南市革命文物展”1991、 “济南市九三学社社员书画展”1991、 “孔子展”新加坡1991等等。

文物考古方面,1963年试掘菖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了刻文大口陶尊1965年发掘青州苏埠屯商代大墓,出土2件大型青铜钺,其中1件铸有“亚醌”族徽1970年先后发掘曲阜九龙山西汉崖墓、明鲁荒王朱檀墓1972年发掘清理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1975年发掘莒南大店老龙腰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出土游钟等重要文物1976年临朐山旺硅藻土矿发现一件完整的鸟化石,在我国属首次发现,命名为“山旺山东鸟”1977年对曲阜鲁国故城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成果汇总在《曲阜鲁国故城》-书中同年举办“古生物化石展览”,展出“巨型山东龙”、 “山旺山东鸟”等珍贵化石200余件1980年,考古部、文物管理部单独建制,成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东省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上,不能忘记王献唐的名字王献唐(1896~1960年),名琯,号凤笙,山东日照人,我国著名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著述宏富,身后遗稿数百万言,后由齐鲁书社和青岛出版社陆续出版王献唐先生不仅是金石学家,而且是山东省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1929—1937年,任省立图书馆馆长、齐鲁大学讲师当时山东省博物馆前身的金石保存所设于图书馆内,文物石刻藏于宏雅阁、金丝榭,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王献唐忧虑齐鲁文物毁于战火,遂将重要文物先南运曲阜,后除笨重者留孔府外(新中国成立后这批文物由南京运回),重要文物装箱后,从汉口乘船入川,先在万县(今重庆万州市)驻留半载,但敌机时来轰炸,于是继续西行,经泸州、宜宾至乐山,选取空崖墓存放,墓口封闭,王献唐入大学讲课,工友李义贵负责看护,家国万里,亲故难觅,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即使如此,李义贵也从来没有变卖文物或者放弃的打算,这一守就是13年,直到四川解放后的1950年,这批珍贵文物始返故乡。

王献唐1937年至1945年在山东大学任教授,1953年任山东省文管会副主任,1960年病逝王献唐先生一生致力于搜求和保护齐鲁大地的古物和文化,更以卓越的见识和眼光果断地迁移文物,保护下来的珍贵文物达到2100余件,实为山东省博物馆历史上的第一功臣,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蓬勃繁荣期(1991~ 2009年)随着山东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与繁荣,对博物馆的各种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原来的广智院和济南道院旧址院落狭小,无法满足现代展览的陈列要求1989年,建设新博物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时任山东省的相关领导多次亲临博物馆,咨询了解相关情况1990年,在山东省政府的直接关怀下,山东省博物馆新建馆址确定在千佛山北麓,征地约50亩于1991年8月1日正式奠基,省长赵志浩、副省长李春亭、张瑞凤、宋法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等参加了奠基仪式,1992年10月主体工程落成,1994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主体建筑占地3.4万平方米,其中馆含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陈列楼、文物藏品楼、办公楼等一组完整的建筑,建筑采用现代[来自www.lW5u.coM]化的装饰与古典传统的庑殿顶建筑相结合的风格,显得宏伟典雅、气派稳重,实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完美统一。

[来自wwW.L]宏伟、典雅的建筑群,体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一大景观1.机构设置山东省博物馆下设文物保管部、陈列部、自然部、考古研究部(2000年)、宣传教育部、文物保护部(2001年)、文物资料信息中心(2003年)、文物鉴定站(2003年)、物业管理部、办公室、政工科(2000年)、保卫部、经营部(2000年)等13个部门,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同时承担着向世界宣传山东、介绍山东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的重任2.陈列展览展陈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展出固定陈列精品的同时,积极筹展外展,向世界宣传山东的古老文明和悠久灿烂的文化举办的展览主要有:“馆藏古代书画展”1992、“山东古生物化石展”1992、“恐龙化石展”1992、“人体与健康”1992、“山东民间艺术展”1992、“齐鲁文化风采展”1992、“古生物化石展”1992、“馆藏珍稀动物标本展”1992、“馆藏书画展”1992、“明鲁荒王墓出土文物展”1992、“孔子展”日本1992~1993、“近代的山东”1993、“孔子展”意大利1994、“孔子展”中国台湾1995/2002、“山东人民八年抗战”1995、“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大型图片展”1998、“国际礼品展”1998、“山东文物精品”1999、“古代石刻艺术展”2000、“宋元明清青铜艺术展”2000、“青州龙兴寺石造像展”2003、“孔子展”法国2003,“孔子展”韩国2004、“大汶口陶器展”日本2003、“青州出土佛教造像展”美国2003、“山东重大考古新发现成就展”2004、“山东佛教造像展”日本2007、“佛像遗珍”澳大利亚2008、“孔子文化展”美国2009等。

3.藏品保管山东省博物馆是山东省文物及自然标本的收藏中心,馆藏历史文物11万余件,自然标本8000余件其中一级藏品1388件,藏书12万册,馆藏文物居全国第七位,一级藏品居全国第四位山东省博物馆馆藏以历史文物为主,目前收藏各类文物11万余件,设青铜、书画、陶瓷、服饰、善本古籍、工艺杂项等专项史前部分有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头盖骨和牙齿化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藏品丰富,收藏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精美的彩陶、白陶和蛋壳黑陶,其中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胎壁薄如蛋壳,制作精美,为国内仅有商周时期文物也是山东省博物馆的收藏特色,馆内收藏有2000多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刻辞的字数不一,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山东省博物馆还收藏有1976年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同时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解决了孙武、孙膑是否为一人的千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