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升初衔接课程(语文)一、课程说明课程介绍以小学、初中知识衔接点为基础,以基础、阅读、写作三个部分为重点,以初中语文学习方法为依托, 让学生尽快从小学语文学习模式转入初中语文学习模式同时强化知识的系统归纳与运用,突出课外与学校教学的差异,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课程特色强化基础, 夯实细节, 在阅读与写作的版块中着重思维训练,突出知识的系统性与迁移性,从知识的衔接、思维训练、答题技巧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能力课程编排体例课程以知识板块为基础,分“基础知识”、 “现代文阅读” 、 “作文”三大板块各版块基本按照“知识要点简析”“例题精析”“强化”的体例编写其中, “知识要点简析”部分,侧重知识本身的梳理以及知识点在考试中的要求,兼顾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以及知识的运用例题精析”部分,侧重知识点的具体考查,包括考查的类型、 审题的角度、 答题的思路、 解题的步骤与方法等,集中体现课外与学校教学的区别, 体现个性化特点 “强化” 部分, 是与“知识要点简析” “例题精析” 相匹配的,重在学生实践, 既能巩固知识, 又能提高答题速度与答题的准确性,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授课时间7-8 月二、课程结构(共 8 讲 每讲 2 小时,共 16 课时)课程内容重点介绍课时安排一、基础知识注重病句、词语运用2 小时二、语言运用串讲重点讲解常见修辞手法、句式结构、材料分析2 小时三、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注重人物形象及事件安排的顺序2 小时四、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注重情景选取及物体表象的描写2 小时五、说明文阅读串讲说明文的结构、顺序及说明方式2 小时2 六、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从细节出凸显人物形象2 小时七、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作从波折中突出重点2 小时八、记叙文情感抒发的提升用抒情议论句提升作文立意2 小时三、课程示例第三讲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一、知识梳理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的几个重点:1、事件安排的顺序事件安排的顺序,谈的就是文章的结构,它主要体现的是作者的思路过程。
一般说来,在初一的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中,写作顺序有以下几种常见模式:(1)常见思维的逻辑顺序六种逻辑顺序:一般 个别现象 本质原因 结果概括 具体部分 整体主要 次要(2)常见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3)结构安排的作用结构的阅读主要是看选取对象在文中的位置,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相同一般来说,它分三种情况:1. 在文章的开头 (包括标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 引出下文 ,(要具体回答) ;为下文 , 做铺垫2)引起阅读的兴趣2. 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要具体回答); ( 2)多次反复出现,也可作线索作用3. 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揭示中心(要具体回答) ; (2)照应开头(标题) ,首尾呼应2、人物形象的分析3 人物形象的分析一般采用点面结合的分析方法所谓面就是指从背景及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其答题的形式一般为:人物形象是什么身份,或者充当什么角色;做了, ,表现出, 所谓点就是指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其答题的形式一般为: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神态)描写,表现出, 二、例题精析【例题 1】鲁迅生活片断20 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
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热情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 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 留很长的头发, 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 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 “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 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 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 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问题一】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答案】第一部分:开头, “抨击时弊”第二部分:“那时先生上课 , 免得误了学生。
第三部分:“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 , 点头问题二】为每一部分选择一个最合文意的小标题4 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是()A、教育 B、教诲 C、拨亮火花 D、为大众服务 E、听鲁迅讲课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A、夹铅笔 B、免得误学生 C、改正 D、讲义错字多 E、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A、早来晚走 B 、吃饭 C、鲁迅请我吃饭 D 、津津有味 E、小饭摊【答案】第一部分小标题是:拨亮火花;第二部分小标题是:“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小标题是:早来晚走问题三】本文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答案】本文是以事情的性质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解析】前面三个问题都属于结构的问题,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首先要理清楚作者的思路本文由几件不同的事件表现人物性格,首先要分析的是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还是有承接关系的, 然后找到作者的议论抒情性的句子或者总结性,总括性的句子, 分析概括出事件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或者写作目的,即能清晰地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问题四】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解析】 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事件和细节来表现的:第一个事件中,作者通过鲁迅先生对自己的教诲的情节,表现出他对青年的谆谆教诲;第二个事件中, 作者主要通过夹铅笔改错字等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严谨的治学态度,第三个事件中, 作者通过吃饭的情节和细节,表现出鲁迅对待自己的生活的率性,简单、随和。
答案】 本文通过三件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青年的谆谆教诲,对自己的生活简单随便三、强化爷爷由于营养不良, 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历岁时, 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 可从此以后我再5 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趴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我很难描述爷爷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医生走后, 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迎接着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
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 ”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 10万元也治不好 ”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 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在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结果起因:结果:2爷爷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什么?【答案】1起因: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结果:铁路上发给爷爷5000 元钱2不占公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