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古诗精选:东海有勇妇【作品介绍】 《东海有勇妇》的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4卷第3首此诗当作于公元745年(唐玄宗天宝四载),当时李白45岁诗写东海勇妇报杀夫仇之事,盛赞其义和勇 【原文】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⑴ :唐·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⑵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⑶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⑷ 学剑越处子⑸,超腾若流星 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⑹,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⑺ 斩首掉国门⑻,蹴踏五脏行⑼ 豁此伉俪愤⑽,粲然大义明⑾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⑿ 舍罪警风俗⒀,流芳播沧瀛⒁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荣耀⒂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⒃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⒄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⒅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故辜,焚之买虚名⒆。
岂如东海妇,立事独扬名 【解释】 ⑴原注:代《关中有贤女》王琦注:《晋书》:《关中有贤女》乃《鼓舞》旧曲篇五之一,其辞已亡关中有贤女”一作“关中有贞女” ⑵“梁山”二句:春秋齐杞梁妻,哭夫至哀,城崩此处却言梁山感杞梁妻之恸哭而倾倒,盖取其意耳汉刘向《列女传·顺贞传》:庄公袭莒,殖(杞梁)战而死杞梁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二句综谓,真诚的悲伤能感动天地 ⑶“金石”二句:意即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语出《后汉书·广陵王荆列传》 ⑷“何惭”句:苏子卿即苏武,无报仇杀人事应是“苏来卿”之误曹植《精微篇》:关东有贤女,自字苏来卿壮年报父仇,身没垂功名句意谓东海勇妇之勇,比得上报父仇的苏来卿 ⑸越处子:春秋时,越国善剑之处女,曾战胜妖精“白猿公” ⑹“白刃”句:言刀刃亮光闪闪,犹如白雪刺眼 ⑺“十步”二句:谓东海妇手握兵器,跳动呼喊着,与仇人厮杀躩(jué)跃,跳动兵,兵器 ⑻“斩首”句:谓割下仇人之头,抛掷于都城之门国门,都城之门 ⑼“蹴踏”句:谓东海勇妇剖出仇人内脏,踏在脚下。
言其仇恨之深五脏,脾、肺、肾、肝、心这里泛指内脏藏”通“脏” ⑽“豁此”句:言消退失夫之恨豁,免除伉俪,配偶 ⑾粲然:光明的样子 ⑿“北海”二句:言地方长官将此事急报朝廷北海李使君,唐李邕为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使君,州郡长官的尊称飞章,急报的奏章天庭,即朝廷 ⒀“舍罪”句:谓朝廷下达赦免令,赦免其杀人之罪,破了杀人偿命的惯例,此事在当地竟起了劝诫众人的作用舍”应是“赦”之误 ⒁“流芳”句:言声誉广布流芳,流传的美妙声誉播,传播沧瀛,沧海,代指天下 ⒂“名在”二句:谓名留史册,光荣荣耀名在列女籍,留名列女史册列女,重义轻生,坚守节操的妇女竹帛,书籍的代称这里指史册 ⒃“淳于”二句:言汉朝淳于意因女儿缇萦向汉文帝上书而使其父免肉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淳于)意,以刑罪当西至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行复生而刑者不行复续,虽欲改正自新,其道莫由,终不行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诏狱,奉旨办理的案件 ⒄“津妾”二句:谓津吏的女儿脱父于死刑《列女传·辩通》:赵津女娟者,赵河津吏之女也赵简子南击楚,与津吏期(商定时间),简子至,津吏卧醉不能渡简子欲杀之,娟曰:“妾父闻主君来渡不测之水,恐风波起,水神动骇,故祷九江三淮之神,共具备礼,御釐(受禧)受福,不胜巫祝杯勺(酒力)余沥(残酒),醉至于此君欲杀之,妾愿以鄙躯易父之死简子曰::“非女之罪也娟曰:“主君欲因其醉而杀之,妾恐其身不知痛,而心不知罪也若不知罪而杀之,是杀不辜也愿醒而杀之,使其知罪简子曰:“善遂释不杀棹歌,行船时唱的歌此处以棹歌代言词,谓其打动赵简子言语的轻松 ⒅“豫让”二句:言春秋时晋国豫让替智伯报仇,欲刺杀赵襄子,屡次不成而空击其衣袍,聊以慰报仇之情其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⒆“要离”四句:言春秋吴要离为刺庆忌,付出了燃烧妻子的沉痛代价,空买义勇之名,为壮夫所轻 【翻译】 梁殖死,其妻杞为之恸哭,梁山被梁殖之妻的悲情所感动而崩倾 金石之所以开裂,是由于梁殖妻的深情所激 东海有个勇妇,不比苏子(来)卿逊色 拜越处子为师学剑术,快捷若流星。
捐躯报夫仇,万死也不回头 刀刃白耀素雪,苍天感其精诚 十步两个跳动,三呼一过招 在闹市将仇人斩首,快速掩藏行踪 豁然报此伉俪之愤,深明粲然大义 北海李使君李邕,飞送奏章与皇上 朝廷赦免其罪以警风俗,她的流名远播海内她的名字列在列女籍中,荣耀载入史册 这样的列女还许多,如淳于之女缇萦为父请罪汉文帝为淳于免除诏狱 津吏之女妾用一篇歌词解释其父失职的缘由,而脱其父于严刑 十个不肖的儿子,还不如一个英烈的女儿 豫让只能斩赵襄子的空衣来报仇,有心而无力 要离趁虚刺杀勇士庆忌,素为壮夫所轻视 要离的妻子有何辜,被焚而让要离买虚名 真不如东海妇,一人做事一人当,独立扬名! 【赏析】 全诗分为四段梁山”四句为第一段,是比兴性文字,作为发端言夫妇之深情可以感动无情的土石前二句言事,后二句言情东海”以下“大义明”以上十四句为其次段,写东海勇妇“捐躯报夫仇”其义,可比报父仇的苏来卿其勇,可比战胜妖精白猿公的剑客越处子超腾”、“躩跃”、呼喊,斩仇首,抛国门,剖仇腹,踏内脏,皆言其勇。
大义明”与“报夫仇”相照应北海”以下“已荣耀”以上六句为第三段,写东海勇妇的义举感动朝野,非但免除了其死罪,而且美誉流传,名列史册末十四句为第四段,用类比和比照的手法,写东海勇妇义举的突出她的举动可比脱父于肉刑的淳于缇萦和救父免死刑的津吏女;赛过心有余而力缺乏,空击仇衣的豫让和为刺庆忌,焚妻子、买虚名、为士所轻的要离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为全诗之纲,前者言事,后者言情 【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诞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202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自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观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剧烈的主观颜色,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扬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详细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潇洒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剧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亮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克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怪,常有异乎寻常的连接,随情思流淌而变化万端 【繁体对比】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 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爲之倾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躩跃,三呼壹交兵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淳于免诏狱,汉主爲缇萦津妾壹桌歌,脱父于严刑十子若不肖,不如壹女英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