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余庆谱新篇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72099048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美余庆谱新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美余庆谱新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美余庆谱新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美余庆谱新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美余庆谱新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美余庆谱新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美余庆谱新篇 贺春雨 郑德忠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余庆将向着争创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城乡统筹先行区、高端养生休闲度假区、黔中物流集聚区和社会治理创新区的“六区”新目标,一路高歌猛进。漫步余庆县城,现代化都市雏形初显。沥青铺设、干净宽阔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穿梭,甚为兴旺;放眼望去,各具特色的民居楼群中,矗立着凸显现代都市特色的高楼迎头赶上实现超越2011年的冬天,对余庆人来说特别的寒冷,这一年,余庆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名末尾。痛定思痛。如何奋力拼搏,才能不断缩小与各县区的差距?如何培植后发优势,才能迎头赶上并实现超越?这是摆在余庆县委、县政府及30万群众面前的重

2、要课题。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在省委、省政府,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余庆县委、县政府保持定力、顶住压力、齐心协力、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建设大交通、构建大旅游、实现大发展的总体部署,用苦干、实干加巧干描绘未来美景。”余庆县委书记谭诤如是说。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46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总收入8.1亿元,年均增长23.6%;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年均增长13.9%,其中构皮滩电站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2011年的91%下降到2015年的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比“十一五”净增172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6.74亿元,较“十一五”增加173.66

3、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88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11元,年均增长12.1%和16.9%,增比进位综合测评排列全省非经济强县第5名。立体交通注入发展新活力2015年12月31日,江安高速公路、道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的“天亮”唤醒了“沉睡”的资源,将余庆发展带入高速时代。“要致富先修路,没有交通就没有发展。”这是余庆上下的共识。近年来,全县紧紧抓住高速公路“三年大会战”重大机遇,全力服务余凯、江安、道安高速公路建设,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5.6公里,建成通村公路330公里,实现村村通油砼路目标,全面构建起“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离余庆县城仅25分钟车程的凯里黄平机场已建成通航,年通

4、达能力500万吨的构皮滩电站翻坝运输工程以及年通航144万吨的构皮滩电站通航船闸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余庆“水、陆、空”一体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显现,区位条件从“封闭落后”向“黔中枢纽”迈进。在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仕昌电子、电商服务运营中心处处都是就近务工农民忙碌的身影;在余庆飞龙湖景区,良好的生态及完善的设施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在“都市第三地”生态园,将土地流转给园区的农民一边收着租金,一边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挣钱。近年来,余庆县坚持不懈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农业园区从无到有的突破。建成面积3.75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69家,其

5、中规模企业24家。龙溪烟花爆竹产业园获“中国西部烟花爆竹产业基地”称号,遵义仕昌电子有限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星级酒店4家,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申建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亿元,被贵州省社科院列为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基地。建成省级农业园区2个、市级农业园区4个、县级农业园区10个,三次产业结构由“三一二”向“三二一”转变,初步形成“接二连三”、多产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从“一支独秀”向“多产融合”联动。城乡一体迈向“全域旅游”初秋时节,万物丰茂、百果飘香。余庆县日新月异

6、的县城、魅力特色的小镇、景色秀美的村庄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乌江两岸。近年来,余庆县城乡建设从“打造环境”向“经营风景”转型。坚持以经营理念推进城乡建设,先后实施了县城亮化、环境绿化、雨污分流、余庆河流域治理、魁龙水库建设等县城环境提升和功能配套工程,建成西部新城、东部产业园、“都市第三地”生态园、玉笏山森林公园等城市综合体和城市景观。环境的优化带来人口聚集,县城常住人口从3万人增加到6万人,县城面积从7.3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在中国第一骑游小镇松烟茶山骑游,到敖溪体验千年土司古镇的淳朴,再到全国旅游景观名镇大乌江品尝鲜美的乌江鱼,夜晚入住“余庆坊”特色鲜明的“一镇一品”与“旅居农家”发展

7、模式结合,不仅让农村闲产变资产,农民变股民,村庄变景区,更是实现了从“景点本文来自于www.zz-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这里的空气好、生态好,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我们生活在这里觉得蛮好,希望明天会更好。”在县城、集镇、山村,群众朴实的言语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打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翻身仗“逐渐形成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为加快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要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走好发展之路,大刀阔斧干、持之以恒干,加快速度、创造条件、补齐短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打好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翻身仗,争做向东挺进长三角的先遣队。”谭诤掷地有声地说。随着余凯、道安、江安高速公路

8、正式通车,90分钟可达遵义机场、30分钟可达凯里机场、5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凸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将让余庆成为西连贵阳、东出湖南、南下两广、北上重庆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十三五”期间,余庆将围绕找准定位,做大总量、升级产业、打造特色,增比跨越,全力做好“六区”文章。争创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建成中国西部苗木之乡、苦丁茶之乡和省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发展新型石材、新型陶土和烟花爆竹“两新一特”绿色智慧型产业,建成中国西部烟花爆竹生产基地、贵州十大重点石材产业园和陶土产业园。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0亿元,率先在遵义全市全面建成小康

9、。争创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力争2017年实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全覆盖。推进“旅居农家”产业融合创新,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从建设新农村到经营新农村的转变。举全县之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到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11776人,率先在遵义市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争创城乡统筹先行区。按照一镇一品,一镇一特的要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城镇,解决8万农民进城创业就业安居问题。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县城创造成果,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卫生县城。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5%,实现乡乡通二级路。初步展现山水园林的全景域城乡面貌。争创高端养生休闲度假区。着力做大做强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建设一批茶旅一

10、体、康养一体、文旅一体的示范项目,把高端养生休闲度假的特色旅游业建成全县新支柱产业。创建全国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县、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县、高端旅游度假休闲示范区。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旅游收入41亿元。争创黔中物流集聚区。启动余庆至遵义高速公路建设,对接争取贵阳至郑州高铁、都匀至南川铁路过境,利用余凯、江安、道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构皮滩电站通航船闸工程即将建成,黄平机场投运等机遇,配套建设县城、大乌江物流产业园区,打造新型现代物流产业。争创社会治理创新区。巩固和提升“余庆经验”,在社会管理各领域借鉴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推进治理创新,使人民群众满意率保持全省前列。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余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将做好“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向东挺进长三角的先遣队,向着争创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城乡统筹先行区、高端养生休闲度假区、黔中物流集聚区和社会治理创新区的“六区”目标,一路高歌猛进。(责任编辑/哈文丽)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