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特点及自我保护

lil****ar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0MB
约9页
文档ID:272032596
动物特点及自我保护_第1页
1/9

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自我保护:    有毒警告:“邮差蝴蝶”是分布在中美洲到巴西南部地带的蝴蝶翅膀上的亮红色是对潜在的敌人发出警告——“我”是有毒的,吃了“我”只会让你痛不欲生这个信号的传递,称为“警戒作用”有一些无毒的蝴蝶也伪装成有毒蝴蝶的样子,让捕食者敬而远之模拟御敌:“猫头鹰蝶”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们翅膀上巨大的眼状斑纹它的功能是——模仿瞪大的猫头鹰脸来恐吓附近的掠食者也可能是作为诱饵让猎食者袭击它们的翅膀而不是它们易受伤的身体 巧妙的伪装  “印度枯叶蝶”的翅膀是最完美的拟态——和树林地面上的枯枝落叶融为一体当两翅并拢时,就起到了很好的隐蔽作用而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当危险解除后,它们就伸展开翅膀来展示它们腹部橙色和紫蓝色的图案蓝色幻影  蓝色大闪蝶的翅膀泛着淡蓝色荧光它们的这种钴蓝色并非来自色素,而是其翅膀上成千上万的半透明鳞片,这些鳞片可以滤出可见光中的蓝光,并使之从翅膀上散发出来它能在天敌接近的时候,快速的拍动翅膀产生一道闪光,然后把天敌吓跑。

这种热带蝴蝶不吃花蜜,而是汲取腐烂水果的果汁它最喜欢的是芒果汁、猕猴桃汁和荔枝果汁蓝闪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隐身术:这种透翅蝶有着独一无二的梦幻色彩其翅脉间的组织是透明的,看上去象玻璃一样,因此得名像其他透明翅膀的蝴蝶和飞蛾一样,它的翅膀薄膜没有色彩也没有鳞片覆盖,这使得它们是透明的这种透明度有助于这种原产于南美热带雨林的透翅蝶轻易地逃离捕食者的视线虽然透明蝴蝶对人们来说很稀奇,但其实它在原生地的数量并不少,未被列入稀有物种 青蛙:青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蛙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自我保护——伪装高手青蛙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些黑褐色的斑纹有的背上有三道白印青蛙为什么呈绿色?原来青蛙的绿衣裳是一个很好的伪装,它在草丛中几乎和青草的颜色一样,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肚子充气后个体变大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充气后个体变大,可以吓跑一些敌人;充气后一些吃它的动物就无从下口了。

斑马:奇蹄目马科马属4种兽类的通称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斑马为非洲特产南非洲产山斑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体喉部有垂肉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产普通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非洲南部奥兰治和开普敦平原地区产拟斑马,成年拟斑马身长约2.7米,鸣声似雁叫,仅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腿和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 斑纹的作用: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昆虫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咬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让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人类从这种现象中得到了启示,将条纹保护色的原理应用到海上作战方面,在军舰上涂上类似于斑马条纹的色彩,以此来模糊对方的视线,达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目的。

骆驼:骆驼有两种,有一个驼峰的单峰骆驼和两个驼峰的双峰骆驼单峰骆驼比较高大,在沙漠中能走能跑,可以运货,也能驮人双峰骆驼四肢粗短,更适合在沙砾和雪地上行走 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万头,全部是家畜双峰骆驼毛长,耐寒,春季脱毛,主要生活在中亚和中国西北、蒙古大约只有120万头天生的自我保护功能: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鼻道和头能使鼻腔内空气湿润,呼气时则可回收肺部排出的气体中的水分鼻道能防止沙粒进入,骆驼的鼻子还能自由关闭必要时鼻孔可完全关闭骆驼背上的毛,有保护皮肤免受强烈太阳光照射的功能为了抵御严寒,骆驼的体温傍晚时升至40℃,在黎明时又降至34℃ 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沙地软软的,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利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他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骆驼的储水功能 在沙漠里生活的骆驼,必须适应缺水、高温和寒冷等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骆驼有良好的储水能力,并能通过避免出汗和极少排尿而节约体内的水分驼峰是骆驼储水的地方,但这里储的水不是真正的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驼峰皮下所含的水,实际上是一层厚厚的脂肪酸,当骆驼在沙漠中行走,无水可喝又没有食物时,它就凭借驼峰内储存的脂肪继续生存骆驼吃饱喝足时,驼峰会膨胀、直立起来,重达20多千克当较长时间不进食可不喝水时,驼峰又会萎缩下去,仅重2~3千克骆驼补充水时,饮水量也是大得惊人,一只骆驼可以在10分钟内,喝进80升水北极熊: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按动物学分类属哺乳纲,熊科雄性北极熊身长大约240~260cm,体重一般为400~750公斤而雌性北极熊体形约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长约190~210cm,体重约200~300公斤到了冬季睡眠时刻到来之前,由于脂肪将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可达1000公斤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时速可达60公里,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 有确凿证据证明的最大北极熊是一头雄性,1960年射杀于美国阿拉斯加西北部,站起来高3.9米,体长3.3米,肩高180CM,体重1002公斤(2210磅)。

此外还有1100KG、1200KG的狩猎记录,但没有得到权威认可较大的个体用后腿直立时,可平视大象北极熊很适应寒冷地区的生活它们那白色的皮毛与冰雪同色,便于伪装,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层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脚板和小爪垫,北极熊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覆盖着皮毛多毛的脚掌有助于在冰上行走时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当然也不会畏惧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数分钟之久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们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上就能看见皮肤的原貌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这又是保暖的好方法   北极熊的毛非常特别,它们的毛是中空的小管子,看起来是白色的是由于光线的折射、散射,变成了白色的保护色这些小管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成美丽的金黄色,而在阴天或有云的时候,毛管对光线折射和反射较少,人们就会看到白色的北极熊这些小管子非常重要,它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这样的构造可以把阳光反射到毛发下面的黑色皮肤上,有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有了它,北极熊才能抵御北极的严寒,不过这种说法又被新的研究否定1.毛的白色起到了保护色的作用,因为它周围的环境也是白色的,如果它到了另一个环境情况就不同了。

2.空心的毛防水隔热,因此北极熊才能生活在寒冷的极地3.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以致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形成的4.北极熊的毛不是白色的,而是一根根无色透明的小管子这种毛好像一根根石英纤维,但实际上是一个个空心的小光导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这就是北极熊捕集温度的“工具”至于人的眼睛看到北极熊的毛色会呈现“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且每一根毛都能把射入的太阳光散射开来,就使毛看起来是白色的 另外,皮肤下面厚厚的脂肪层进一步把严寒隔绝在了身体外面敏锐嗅觉  敏锐的嗅觉是北极熊善于寻找猎物的武器据说北极熊可以闻到3 千米以外燃烧动物脂肪发出的美味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大多数龟均为肉食性,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和朝鲜 乌龟是一种变温动物,到了冬天,或者是当气温长期处在一个较低情况下,乌龟就会进入冬眠,各种乌龟的种类不同,开始冬眠的温度也不相同,不过通常都在10~16℃。

这个时候乌龟会长期缩在壳中,几乎不活动,同时它的呼吸次数减少,体温降低,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也相对减少这种状态和睡眠相似,只不过是一次长达几个月的深度睡眠,甚至会呈现出一种轻微的麻痹状态 乌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它动作慢不说,遭遇外力干扰时,便把头脚缩进壳里它不会反击,可是你也拿它没办法一直到外力消失,它认为安全了,才把头脚伸出来这是乌龟的自我保护方式刺猬: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长,尾短;前后足均具5趾,蹠行,少数种类前足4趾;齿36~44枚,均具尖锐齿尖,适于食虫;受惊时,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如刺球状,头和4足均不可见中国有2属4种普通刺猬栖山地森 林、草原、农田、灌丛等,昼伏夜出,取食各种小动物,兼食植物,有时危害瓜果刺猬除肚子外全身长有硬刺,当它遇到危险时会卷成一团变成有刺的球刺猬坚起全身的刺,让外力知难而退它的形态和温顺的性格非常可爱,有些品种只比手掌略大,因而在澳大利亚有人将它当宠物来养   刺猬有非常长的鼻子,它的触觉与嗅觉很发达它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当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时,它会用爪挖出洞口,然后将它的长而粘的舌头伸进洞内一转,即获得丰盛的一餐。

刺猬住在灌木丛内,会游泳,怕热刺猬在秋末开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气温会暖到一定程度才醒来刺猬喜欢打呼噜,和人相似 :鱼类(fish)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是一种水生的冷血脊椎动物,用鳃呼吸,具有颚和鳍现存鱼类可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软骨鱼类(如鲨鱼等)和 硬骨鱼类(线状鳍和波状鳍的鱼类)比目鱼的自我保护本领:    比目鱼的外形与其它鱼类不同,它的两只眼睛在一边平时生活侧卧着 朝上一面有眼睛有颜色,朝下一面无眼睛无颜色,并且朝上一面的颜色能随着环境的颜色而变化比目鱼的这一特殊形态和颜色是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为了保护自己、抵御敌害所形成特殊变态 比目鱼除了有着特殊的变态能力外,它的另一种自我保护办法是变色,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将自身体表颜色变化与环境相似,这种使体色变化与环境统一的能力是其它鱼类所不能相比的通常,比目鱼的变色范围仅限于普通环境的颜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